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精骑集》序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勒编。

              (1)解释文加横线词的意思。

              (1)辄( ) (2)负 ( ) (3)比( )

              (2)翻译文画线句子

              (1)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2)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3)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

            • 2.

              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日:“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1)齐人善盗乎(    )  

              (2)其实味不同 (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清官周忱

              【明】焦竑

              周文襄公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使吏抱成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遂出其人。

              己巳之难,英宗既北狩,挞虏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州仓。举朝仓皇无措,议者欲遣人举火烧仓,敌之因粮于我也。时周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预支半年粮,令其往取。于是肩负者踵接于道,不数日京师顿实,而通州仓为之一空。

              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罪。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节选自《玉堂丛语·清官周忱》)

                 【注解】①周文襄公:指周忱,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②己巳之难: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己巳之难”。③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④达虏:对蒙古贵族及其所拥有的军队的蔑称。⑤通州仓:设置在通州的粮仓,下文的“通仓”为其简称。⑥因粮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军队要掠夺我通州的粮食来解决供应。⑦卫军: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军制。⑧民瘼(mò):老百姓的疾病痛苦。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1)案(  ) 
              (2)恐(   )   

              (3)谢(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


              (2)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3) 选文通过哪三件事来刻画周文襄公的形象?请概括。

            • 4.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
              [乙]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选自《郁离子》)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征 色,发于声  于:_____          ②郑之 人学为盖  鄙:_____ 
            • 5.

              下列加横线字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A.属 (连接) 五色交 (辉映)   往事耳(了解) 何 事之晚乎(知晓)
              B.乎众矣(应当) 造化 神秀(聚集) 不可得(竟然) 尔安敢 吾射(轻视)
              C.相 而去(舍弃) 三十而 (立身)    回清倒影(回旋着清波)与朋友交而不 乎(诚信)
              D.饭疏食饮 (冷水) 与日去(意志)   然大喜(解除) 思而不学则 (疑惑)
            • 6.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有删节)

              (1) 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1)石底以出( ) (2) 心之(                 )

              (3) 其岸势犬牙差互( ) (4) 乃记之而(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 解释下列加画线的字

              而飞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③去以六月   

              正色邪

              (2) 下列各组中,加画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天之苍苍, 正色邪   中往来种作.

              B.怒飞    乃记之

              C.生物之 息相吹也   我酌油知之  

              D.具答  子之不知鱼乐,全矣

              (3) 翻译

              ①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8.

              【甲】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论马

              岳飞

              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噉刍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馀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注释】①骥:良马。②称:衡量。③斛(hú):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④介胄:披上战甲。⑤酉:酉时,指傍晚。⑥褫(chǐ):解除,解下。⑦受大:指饮食量大。⑧力裕:力量充沛。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故常之( ) ⑵行百余里( )

              求其能千里也( ) ⑷一食尽粟一石( )

            • 9. 下列句中划横线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B.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C.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D.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