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下列四项中加画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 此自矜        我酌油知之
              B.世无双            户理红妆(《木兰诗》)
              C.久 不去           有卖油翁释担

              D.大兄何见事 晚乎    但微颔   
            • 2.

              下列加横线字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A.属 (连接) 五色交 (辉映)   往事耳(了解) 何 事之晚乎(知晓)
              B.乎众矣(应当) 造化 神秀(聚集) 不可得(竟然) 尔安敢 吾射(轻视)
              C.相 而去(舍弃) 三十而 (立身)    回清倒影(回旋着清波)与朋友交而不 乎(诚信)
              D.饭疏食饮 (冷水) 与日去(意志)   然大喜(解除) 思而不学则 (疑惑)
            • 3.
              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虽”是虽然的意思)
              B.一男附至,二男新战死.(“书”是书本的意思)
              C.此中人语云:“为外人道也.”(“不足”是不值得的意思)
              D.蒙始就学.(“乃”是才的意思)
            • 4.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莲, 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①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②乎!杀人以媚③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手版: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②仕:指做官。③媚:取悦、巴结。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晋陶渊明 爱菊/敦颐 与之辨       
              B.以 神/吾不
              C.水陆草木 花/  莲 爱, 同予者何人 
              D.陶后 有闻 /芳草
            • 5.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非可逼 取也  可远观 不可亵玩焉 
              B.为且噬己也  纯 情韵胜
              C.予谓菊,花 隐逸者也  而名 不可
              D.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6.

              文言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 行 (期待)       魏文侯与虞人 猎(约定)

              B.去后 至(才)              往,身自罢之(于是)

              C.远方入门不 (照顾)       野有麦场(回头看)

              D.太丘舍 (去某个地方)     天又 (下雨)
            • 7.

                  【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选自《庄于·秋水》)

              【乙】黄帝将见大隗(1)乎具茨(2)之山,   适遇牧马童子,问涂(3)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 ,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4)。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5)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1)大隗(wěi )传说中的神名。(2)具茨:山名   (3)涂:同“途”,路。(4)辞:谢绝。(5)奚:何,什么。


              下列加下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1)河伯始旋 面目  (2)亦去 害马者而已矣
              B.(1)望洋向 而叹曰  (2) 知具茨之山乎
              C.(1)河伯欣 自喜    (2)曰:“ 。”
              D.(1)于 焉          (2) 进亦忧,退亦忧
            • 8.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古文中,“干”有“盾牌”的含义,“戚”有兵器的含义,指的是一种像斧的古代兵器。《山海经》中的刑天就“执干戚而舞”。
              B.“轩”指的是建筑在台上的房屋,“榭”指的是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
              C.古人说话很有文化味,失业在家也说得那么轻松,叫“赋闲”。这是源于晋人潘岳的《闲居赋》。
              D.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