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词语。

              (1)水清洌               

              (2)佁然不动  

              (3)西折纤秀长曲          

              (4)溪,平坦如荠

              (2) 翻译下列句子。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3) 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


              (4) 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

            • 2.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 请用“/”为下面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标两处)

              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含义

              ①林 尤美                                 

              ②有翼然临于泉者 

              ③既得 泉于山谷之间                        

              ④掇幽芳而乔木 

            • 3.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知齐州,甚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常平:官仓名。

              (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

              ①甫,名闻四方(    )

              富人自实粟(    )

              (2)与“奇之”中“奇”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山六七里

              B.白玉之环

              C.寡人之耳者

              D.父其然也

              (3)翻译下面句子。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曾巩以“仁”为怀,有君子之风,请概括出表现他“仁”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徐盈,字子谦,江西人。明弘治十八年进士,授行人,寻擢南御史。盈清廉自守,敢于直谏,先后揭朱宸濠叛乱之阴谋,弹内守备彭恕等欺压百姓,检江西镇抚王嵩等失职。他人所不敢言者。

              后任嘉兴知府,巡盐御史于境内煮盐工匠,逼多报盐金。其属下衙役乘机敲诈勒索。徐盈与御史争,御史曰“此有故例。”盈曰:“例自公作,亦自公止,岂国宪耶?”遂罢。

              明武宗朱厚照南巡,官宦争相邀宠,致使地方骚然。盈处之以静,“一毫不扰”。民歌之曰:“太守清贤,百姓安然。太子南巡,不费一钱。”

              盈以疾恶太严,卒遭谗罢职。嘉兴士民老幼遮道,相泣而别。后人立《徐公坠泪碑》记之。

              (节选自《江西地方志》,有删改)

              (1) 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

              (1)素(       )  (2)悉(       ) (3)笞  (       )


              (2)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例自公作,亦自公止,岂国宪耶?


              (2)盈以疾恶太严,卒遭谗罢职。


              (3) 结合短文内容,说说徐盈是一个怎样的人?

            • 5.
              《论语》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②。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⑥,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导读:雪夜喝酒、吟诗、忆好友、连夜冒雪乘舟访友,真是兴致极高。然而刚到门前却又抽身返回,真是高人雅致,此中真意,只可意会,不好言传。
                  注释:①王子猷居山阴:王子猷住在山阴。王子猷,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山阴,今浙江绍兴。②命酌酒:命令(下人)斟酒来喝。③咏左思《招隐》诗: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左思,字太冲,西晋大文人。④戴安道:名逵,字安道,名画家。⑤剡:今浙江省嵊县。⑥经宿方至:过了一夜才到。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为人谋而不 乎 ______
              ②与朋友交而不 乎 ______

              ③夜大雪,眠______ 

              ④四望 皎然______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3) 两则短文中的有很多语句都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4) 《论语》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雪夜访戴》是为人处世的态度。请任选一则,谈谈对你的启示。
            • 6.

              【甲】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论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 解释句中画线词的含义

              (1)以头地 (2)秦王色   (3)寡人矣 (4)死而后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 回答问题,甲乙两文中的“士”具有哪些值得欣赏的品质?
            • 7.

              戴高帽【清】俞樾

              俗以喜人面谀者曰:“喜戴高帽”。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①。”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②,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师颔其首曰:“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注释】①龃龉(jǔyǔ):上下牙齿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产生矛盾。②直道:直率的方式。

              (1) 解释加横线词的意思。

              (1)俗以喜人谀者(   )(2)其人出,人曰(   )

              (2) 翻译: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外官”是指什么?你能否在文中找到一个相对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文就人性的弱点进行了透视。读了以后,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解释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轼武卫营②全其城

              (2)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河 将 害 城 事 急 矣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②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4)本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 9.

              卫灵公之时,蘧伯玉贤而不用,弥子瑕不肖而任事。卫大夫史鰌之,数以谏灵公而不听。史鰌病且死,谓其子曰:“我即死,治丧于北堂。吾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是不能正君也,生不能正君者,死不当成礼,置尸于北堂,于我足矣。”

              史鰌死,灵公往吊,见丧在北堂,问其故。其子以父言对灵公。灵公然易容,寤然失位曰:“夫子生则欲进贤而退不肖,死且不懈,可谓忠而不衰矣。”于是乃召蘧伯玉,而进之以为卿,退弥子瑕。徙丧正堂,成礼而后返,卫国以治。(选自刘向《新序》)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卫大夫史鰌 之(        )              
              ②史鰌病 死  (        )
              ③是不能 君也  (        )              
              ④灵公 然易容(        )
            • 10.

              下列加下划线的文言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杂然相            时人莫之
              B.及鲁肃 寻阳       人恒 ,然后能改
              C.执 而临之          勋十二转
              D.富贵,无相忘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 得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