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莫欠睡眠债》

              随着我们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课后作业的越来越多,睡眠时间也相应的越来越少,很多同学将上床的时间慢慢往后推,直接导致睡眠严重不足,第二天没精神就打瞌睡。而很多同学在周一到周五的时候都有一个坚强的信念支撑--那就是到了周末睡上一整天,把觉好好补补,可是,长期透支睡眠会不会引起高昂的睡眠债呢?靠“补觉”来偿还欠下的睡眠债靠谱吗? 

              要想评说补觉到底有没有用,我们首先要知道睡觉到底起什么作用。你知道吗,你的一生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那么,人为什么每天要睡觉? 

              睡眠对于维持我们正常的生理机能至关重要,其生理机制也是当代生命科学最大的奥秘之一。作为人体最高的神经司令部,大脑白天担负了重要的任务,用日理万机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因此,夜间的睡眠是大脑神经暂时性休息的过程,也是一种保护性抑制。虽然睡眠过程看起来也就是眼睛一闭一睁,整个身体“蛰伏”起来,但睡眠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它可以帮助消除疲劳,平衡体内各个脏器功能,增强人体免疫机能和抗病能力。 

              既然缺了睡眠,人们就想去补。关于补觉到底有没有用,一直争论激烈,那么结果究竟怎样呢? 

              困了补觉有用吗?美国科学家为了搞清补觉究竟有没有用,他们特别设计了实验,用以确定最终的结论。 

              科学家选取志愿者进行测试,要求保持清醒33个小时候后才能睡10个小时,如此循环持续3周。当测试的志愿者保持清醒33小时再补觉后进行的立即测试表明,他们在测试中的表现情况与正常作息的时候基本相当,说明补觉似乎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好景不长,当补觉后继续硬撑下一个33小时,再进行测试,志愿者的表现相当糟糕,这说明刚才偿还的那点睡眠债消耗殆尽,重新被债务缠身,随着测试时间的延续,这种糟糕的表现也越来越严重。 

              实验证明,缺乏睡眠会导致身体和精神状态受到影响,大大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并且对自身的健康也是一个恶性透支。 

              我们每天该睡多少觉究竟是由谁决定的?只不过是少睡了几个小时,为何会这么难受,甚至会有这么大的伤害? 

              理想的睡眠和醒来的时间都是由体内的生物钟决定的,这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生物钟对生物体的影响十分广泛,甚至在许多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病的发病和恶化中都发挥了主要作用。生物钟要是走不准了或是失灵了,人就会生病。倘若睡眠不好,生物钟就会紊乱,让我们积累起睡眠债。 

              由此可见,如果你实在是因为重要的原因无法按时入睡,又想要利用周末补觉,绝不能一睡一上午,或一下午,那样反而会适得其反,头晕脑涨。 

              (1) 文章“困了补觉有用吗”这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睡眠对于维持我们正常的生理机能至关重要,其生理机制也是当代生命科学最大的奥秘之一。”中的“之一”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最后一段“由此可见”一句中“此”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联系全文,结合下面链接材料,拟一则关心自己睡眠问题的公益广告语。

              [链接]:国家心理卫生所刚刚结束的一项不完全调查显示,全国约有72%的中小学生长期睡眠不足,其中高中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仅为5.5个小时,初中生约为6小时,小学生约为7小时。这项调查还显示,超过50%的中小学生反应睡眠质量不好。 (《中学生睡眠时间研究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突然滋生出一个很奇怪的念头:抱抱曾经的自己。

              如果可以,我想回到7岁时的那个夏日。

              我不想说天有多热,经常跟在我屁股后面蹦来跳去的虎子,它只是趴在地上不停地吐着舌头,任我怎么拉怎么扯就是装作赖皮般一动不动。7岁的我拎着镰刀,跟着母亲去收麦子。

              母亲的胳膊一划拉,就揽住了四行麦子,一镰下去,都放倒了,脚一挑,就是一堆,割得很快。我只割两行,也只是一行一行、一小把一小把地割。

              很快,我就被母亲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想赶上母亲,心里一着急,手底下就出错了。

              一镰下去,没割到麦子倒割破了自己的鞋面,还有脚背,疼得呲牙咧嘴。脱了鞋袜,一道血口子。我没有喊没有叫,就像母亲平常处理伤口那样,抓了一点土,在手里捻得绵绵的,而后撒在直流血的伤口上。看着母亲不直腰地割着,我将那只袜子塞进兜里,忍着疼,继续往前赶,只是比刚进地时割得更慢了。

              母亲性急,似乎她已经听到了“噼里啪啦”麦粒炸裂的声音,头也不回地催促着我“快点,手底下快点”。她打了个来回,到了我的跟前。见我绷着脸慢吞吞的,就踹了一脚,骂了句“没听见麦子都炸开了”,而后继续弯腰猛割。

              母亲知道天很热,热得人直流汗,却不晓得汗水流到伤口的疼。

              那天临近傍晚,母亲照例拉我到池塘边冲洗,我死活不下去,她才瞅见了我没穿袜子的那只脚,还有脚背上的伤。“没事,都结痂了,两天就好了。”母亲说时语气很轻松,就像受伤的是别人家的孩子。

              她或许不知道,一个7岁的小孩子,自己受伤了很疼很想休息却不忍心丢下母亲独自割麦子的矛盾心理吧?

              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小孩。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可以,我想回到10岁那年。

              那时我上三年级,考试没考好,很伤心,老师表扬别的孩子就像在批评我。母亲从没问过我的成绩,——农活多得她都没时间直起腰来,哪会关心这些闲事情?可我却不敢直视母亲的目光,似乎她什么都知道。

              那时,如果没记错,应该是一块橡皮2分钱,一支铅笔5分钱,一个本子8分钱。家里是不会经常给我钱买学习用具的,可努力是必须的。贫穷出智慧吧,我想到了电池里的碳棒。

              那时电池也是稀罕的东西,不是开玩笑,家里带电的就一手电筒,还舍不得经常用,怕费电。还是在亲戚家找到了一节废电池,砸开,取出碳棒,我拥有了一支可以长久使用的“笔”。

              学校的操场是我的练习本,碳棒是笔,反反复复写,边写边背。起先,一些孩子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我:学习不好,还显摆着学习?我才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只知道自己该好好写,好好背,边写边背。背了,会了,继续写,就当练字吧。后来呀,就有人开始学我了,用瓦片,用木棒,——谁在乎用啥呢,反正学习就是了。

              就那样,脑子并不灵光的我,渐渐地成为了优秀生。

              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小姑娘。我会在她耳边轻声告诉她:“想自己的办法拉自己一把,谁都会像你一样走向优秀。”

              如果可以,我想回到14岁那年。

              那时我已经上初中二年级了,也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作文写得挺不错。只是,我不是一个长得清爽且伶牙俐齿讨人喜欢的孩子,或者说,总是绷着原本很黑的脸很少露出笑容。

              那一年的语文老师很是奇怪,每次讲评作文,都会先说一句“这次作文写得好的有某某、某某等”,而后将点到名的学生的作文当范文读,最后总说一句,“时间有限,其他的就不读了”。我从来没被点名表扬过,作文自然也没被读过。而翻开作文本,评语、分数往往还差不多,——我一直在“等”里面,这让我欣慰又窝火。而在初一,我的作文总被前一任语文老师当范文的。

              那一年每次上作文课,对我都是一场折磨,恨不得将头深深地埋进课桌兜里。而握起笔,又告诉自己要认认真真写出自己最好的作文。

              也记得是3月,全县举办了一次中学生作文比赛,我是全县唯一的一等奖,也是我们学校唯一获奖的。颁奖回来,学校又召开了一次师生大会,让我在大会上读自己的获奖作文。读着读着,我的声音哽咽了。下面的掌声响了起来,他们一定认为我是声情并茂。那一刻,我终于将自己从作文讲评课上的那个沉重的“等”里面解救出来了。

              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少女。我会揽着她的肩膀说:“你真棒,陪自己走过了泥泞与黑暗。”如果可以,我想回到18岁那年,抱抱那个在别人都已酣然入梦她依旧点着蜡烛勤奋学习的少女,没有那股刻苦劲,她怎么会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顺利跨进大学的校门?

              回望走过的路,点点滴滴都是付出都是努力,如果可以,我真的想回到过去,抱抱每一阶段里从没懈怠过的自己。感谢她们一路扶持,才让今天的我站在这里,——至少没有让自己失望。

              (1) 文中叙述了哪几件想“抱抱曾经的自己”的往事?

              (2) 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画线的A处补写适当的语句。

              (3) 从人物描写角度,品析下面语句的表达效果。

              那一年每次上作文课,对我都是一场折磨,恨不得将头深深地埋进课桌兜里。而握起笔,又告诉自己要认认真真写出自己最好的作文。

              (4) 结尾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3.

              低调也是一种智慧

              ①第二届中华艺文颁奖典礼,于2014年新年之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诺贝尔文学获奖者莫言亦榜上有名。莫言领奖时无不感慨地说:“今后要做的就是好好写作,低调做人,争取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

              ②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圆了所有中国人几个世纪的“诺奖梦”。但让人可歌可敬的是莫言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恣意轻狂,目中无人,相反他还一直保持着他一贯的做人处事风格——低调。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正是这低调成就了莫言。而这样成功,让人不得不叹服,低调亦是一种智慧。

              ③低调是为人处世的积极姿态与超然心态。低调如深谷幽兰,时时散发沁人心脾的芬芳;                   ;低调如秋日落叶,轻轻地盘旋最终滋养了树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懂得低调。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生活使人们变得张牙舞爪、张扬个性失去了那淡泊的本心。追逐名利、标榜张扬的狂热追求,也使人们不能真正静下心来取思考研究,最终心态浮躁无所事事。

              ④低调不是懦弱,而是自信的表现,张扬不是智慧的化身,而是失败的前提。战国时期,庞涓自恃有才,张扬跋扈,不把被其废掉的孙膑放在眼里,总想和其一较高下。相反地,虽然才高八斗,精通谋略的孙膑,却总是放眼未来,不欲与人争锋。最终自恃过高的庞涓落得身首异处的可悲下场。是庞涓的才能无用武之地吗?不!而是他一项自命聪颖,不知收敛,不知低调做人可为生命积聚更多正能量,反而成了反面教材,成了天下的笑柄。由此可见,低调还是智者韬光养晦的远见卓识。

              ⑤生活中,低调又是沉淀自己丰富人生取得成功的基石,莫言深谙此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如果我们都像莫言一样处事低调,低调做人,就会不断充实自己。洗涤心灵上的污垢,专心致志地达成人生目标。

              ⑥如此看来,低调确实闪耀智慧火花。低调可以让人有最好姿态与心态面对生活;低调可以让人充满智慧地融入人群,与人和谐相处;低调可以让人放低自己暗蓄力量,在不显山露水中成就事业。学会低调做人,不仅我们平凡人的梦不会再遥远,就是我们的民族梦、中国梦、复兴梦也会计日而待也。

              ⑦让我们学会低调做人吧!在低调中创造高调人生,一如莫言。

              (1) 根据第③段内容,在该段画线处填上适当词语,构成排比句。

              低调如深谷幽兰,时时散发沁人心脾的芬芳;

                                  

              低调如秋日落叶,轻轻地盘旋最终滋养了树干。

              (2) “低调亦是一种智慧”,文中作者这样认为的理由是:

              (1)                                                         

              (2)                                                         

              (3)                                                         

              (3)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最合适。

              索罗在瓦尔登湖畔低调生活,息心宁性,丰富了阅历,最终有了《瓦尔登湖》这一脍炙人口的巨作。倘若他依然执迷于俗世,不在低调中品味生活,累积经验,净化心灵,恐怕也不会有瓦尔登湖的诞生。

              答:放在第           段。

            • 4. 小作文。随着 “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 等节目的热播, 汉字书写热在国内持续升温, 假如你所在的中学将举办一场全校范围内的汉字书写比赛, 由校委会负责初赛选手的报名工作。请以学生会的名义拟一则参赛的报名通知。要求: ①格式正确, 内容完整;②时间、 地点及具体内容自拟, 注意不要出现真实人名、 地名。
              通 知全体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