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先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的谬论.
              B.《记承天寺夜游》.《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作者分别是苏轼.范仲淹和欧阳修,他们都是宋代著名文学家.
              C.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代,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词派的代表.
            • 2.

              谨防数字化痴呆症

                  ①当初,许多人练习电脑打字,是因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那时我们未曾想到,仅仅几年后,就像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描述的那样,巨大的数字化浪潮,将包括儿童在内的庞大社会群体一网打尽,人类社会踏上了数字化的“不归路”。

                  ②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必有失。韩国首尔脑部平衡中心专家不无忧虑地告诫: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朝鲜日报》专门撰文列举若干相关症状,如“你只记得住自己的单住电话和家庭电话”,“你觉得新认识了某人,但其实曾见过他”,“你在车里安装导航设备后就看不懂纸质地图了”,等等。

                  ③数字化痴呆症?信还是不信?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不管这类说法是危言耸听,还是警世洪钟,有一点可以肯定,从人类思雏方式来看,过度痴迷和依赖数字化产品,势必导致大脑发育和使用的不平衡。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应有尽有的资料,知识的获取即时化了,人类的创造力却下降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海量化了,人类的注意力却被分散了。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垒球化了,人类社会群体间的亲情却淡漠了。碎片化信息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之大,可以一言以蔽之,以目废心。

                  ④当数字化时代造成信息泛滥,负面效应就会浮出水面。对一些热点事件的全方位报道为何让人产生信息厌倦之感?连篇累牍的电视剧为何让人感到视觉疲劳?人类数千年大浪淘沙仅存的少数名著为何风光不再?当我们长期沉溺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为之欣喜,为之癫狂,为之焦虑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检讨一下,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是否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

                  ⑤前不久,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个名叫“绿岸”的小镇。由于该小镇位于美国国家无线电静默区内,手机、路由器、电视、广播等电子产品在这里统统失灵。如果有人需要和外界传递消息,镇上有唯一一台付费电话可以与外部联系。据了解,从六七年前开始,越来越多想要戒掉“电子瘾”的人们搬到这里,感受缓慢、宁静与本真的生活。

                  ⑥对于那些对现代生活感到疲惫的人们来说,美国“绿岸”小镇的桃花源式生活可遇而不可求。在数字化时代,将过度使用数字产品引发的种种问题归咎于器物本身,也不是一种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克服数字化痴呆症,需要增强对自身行为的把控能力,养成更加积极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被数字化产品“绑架”了思堆、“绑架”了生活。(作者/刘戟锋,选自《人民日报》)

            • 3.

              阅读《兴趣与人生》一文,完成6-8题。 

                                兴趣与人生      冯友兰

                     小孩子的游戏,最有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在游戏中,小孩子做某种事,完全出于他的兴趣。他可以写字,但他并非欲成一书家。他可以画画,但他并非欲成一画家。他更非欲以写字或画画,得到所谓“世间名利恭敬”。他写字或画画,完全是无所为而为。他做某种事,完全是乘兴,他兴来则做,兴尽则止。所谓“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他做某种事皆是顺其自然,没有矫揉造作,所以他做某种事,是无所为而为,亦即无为。

                     当小孩子时候的游戏,是人生活中最快乐的一部分。道家的理想生活,就是这一类的生活。道家以为成人所以不能得到这一类的生活者,乃因受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我们若能打破此种束缚,则此种生活即可得到。我们亦以为这种生活是快乐的,亦可以说是理想的生活,但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并不是容易被打破的。这些束缚不容易被打破,并不是因为人的革命的勇气不够,而是因为有些社会制度是任何社会存在所必需的。若打破这些,就取消了社会的存在。社会若不能存在,人亦不能存在,就是说,若没有社会,人就不能生活,更不用说快乐地生活。道家以为,无为的生活是快乐的,这是不错的。道家又以为,人在社会中,因受社会制度的束缚,以致人不能完全有这种生活,这亦是不错的。但道家因此即以为人可以完全不要社会制度,以求完全有这种生活,这是一种过于简单的办法,是不可行的。

                     照道家的说法,无论任何人总有他所感兴趣的事。我们看见有些人于闲暇时,什么事都不做,而蒙头大睡,或坐在那里胡思乱想,似乎是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而实在是他对于蒙头大睡,或胡思乱想,有很大的兴趣。既然任何人对于有些事总感兴趣,如果任何人都照着他的兴趣去做。则任何人都过着最快乐的生活,“各得其所”,真是再好没有的。或者可以问:如果人人都对于蒙头大睡感兴趣,如随其兴趣,则都蒙头大睡去了,又有谁去做事呢?人人都不做事,岂不大家都要饿死?道家于此可答:绝不会如此。有许多人对于蒙头大睡不感兴趣,如叫他终日蒙头大睡,他不但不以为乐,反以为苦。这些人如没有事做,反觉烦闷。所以有些人要“消闲”。所以要消闲者,即有些人有时感到闲得无聊不可耐,故需设法找点事做,将闲消去。忙人找闲,而闲人则找忙,所以,虽任何人都随着他的兴趣去做,天下事仍都是有人做的。

                     这是一个极端的说法。照这个极端的说法,自然有行不通、不可行之处。有些事显然是不容易使人感兴趣的,如在矿井里做工等。然而这些事还不能没有人做。在社会里,至少在有些时候,我们每个人都需做些我们所不感兴趣的事。这些事大概都是社会所必需的,所以我们对于它虽不感兴趣,但亦必须做之。社会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所以,我们对于社会都有一种起码的责任。这种起码的责任,不见得是每个人皆感兴趣的。所以,主张人皆随其兴趣去做的极端说法,如道家所说,是不可行的。不过这种说法如果不是极端的,则是可行的。这种说法在相当范围内,我们不能不说是真理。   (摘自《读者》2013年第l0期)

            •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作者在此文中谈的是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B.《论读书》是一篇杂文,作者是英国的哲学家培根;《不求甚解》是一篇驳论文,先破后立,层层论证.
              C.《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丁肇中,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文中“格物”就是探究事物原理,“致知”就是获得了知识.
              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是一篇驳论文,用驳论立论结合的方式批驳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点,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片爱国的赤子之心.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