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后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⑥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抄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⑦“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⑧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正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⑨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⑩“什么,爹?”

              ⑾“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选文有改动)

              (1) 文中多次写到“风雪”,请说说设置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⑥段中父亲“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从描写的角度对第⑤段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父亲20年前对我叮嘱是什么?请用原文的话回答,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父亲的雨  

              谢宗玉

                ①有一个人总在来雨时走出家门,那是我父亲。

                ②田是梯田,禾苗都是喝水长大的,但天雨常不遂人愿,所以在每一垅梯田的上坳总得有一口山塘。夏天热,禾苗需要同人一样拼命喝水,山塘没多一会儿就被喝得见了底,村人就有些慌了。好在天再糊涂,也不会让村人处在恐慌中太久。雨说来就来,一堆乱云一聚,几声炸雷一响,还不等村人都从田里地里跑回家,雨就下了。站在屋檐下,看雨中的庄稼欣欣向荣的样子,村人都一脸傻乐,乐得什么都忘记了。只有父亲还记得要往山塘补水,他是一个小小的村民组长。

                ③父亲先也是站在屋檐下,傻头傻脑地看雨,突然就记起了什么的样子叫一声,哦,要去拦水,说罢提把锄头就冲进雨幕。等母亲转身从灶背屋寻来蓑衣斗笠时,他已经不见人影了。为这,父亲回来没少挨骂。父亲并不在意,他湿淋淋地站在屋中央,垂着衣袖,笑着听母亲叨唠,仿佛挨骂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母亲一边念叨一边把准备好的热水提到灶背屋。父亲洗澡时,母亲又从衣柜里把干净的衣服找出来。

                ④父亲年轻时很结实的,他什么也不怕,再大的风雨也敢往里钻。风雨越大,父亲就一副越快乐的样子。有时,父亲叫一声要去拦水,就被母亲眼明手快地拉住了。虽然戴上母亲寻来的斗笠,但一出门,风就将它刮跑了。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前面将斗笠拾起来,然后一甩手,斗笠旋转着从大门口飘进屋来,雨水像珠子一样从笠沿四射开来,溅了我们一身。待我们弹落身上的水珠,再看父亲时,父亲又消失在雨中不见了。父亲在雨中的身影像个谜,一闪一闪的。

                ⑤在瓢泼似的雨中,道道水流从山上落下来,父亲全把它们往山塘里赶。山塘像个气球,一下子就给吹胀了。我想,面对一下子就水灵丰活的山塘,父亲内心应该有一种满足。

                ⑥但我仍怀疑父亲是为着好玩,他在雨中那副兴奋得不得了的样子同小孩儿没什么区别。但小孩儿不能玩雨,小孩儿只能在大雨初来时,在稀稀朗朗的雨颗中,嚎着叫着钻来钻去,迅速返回屋檐下。所以我竟有些羡慕父亲。

                ⑦一年夏天,天旱了很久,大伙以为再没雨下了,就挖开山塘拼命往自己田里放水,父亲左劝右劝要节约,但没有人听他的。后来再下雨时,父亲硬撑了两个小时没出门,但终于没忍住又冲了出去。只有母亲看着心疼,念叨就更勤了。

                ⑧母亲的念叨并非多余,如今年老的父亲一身病痛,不打半点折扣。母亲给父亲煎药时,还在不停地念叨,而父亲,也再不能笑吟吟地听她念叨了。他躺在床上,配合母亲的念叨,咝咝咝地从牙缝里抽着凉气,他疼呢。父亲正在为他年轻时所经历的风雨支付代价。只不过,父亲的心里未必后悔。


              (1) 阅读文中划橫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父亲并不在意,他湿淋淋地站在屋中央,垂着衣袖,笑着听母亲叨唠,仿佛挨骂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为什么挨了骂父亲也不在意,仿佛是件快乐的事?)



              (2)山塘像个气球,一下子就给吹胀了。(山塘给“吹胀”了是什么意思?)


              (2) 请从修辞手法或描写角度赏析文章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



              (3) 文章以“父亲的雨”为题有哪些作用?说说你的看法。


              (4) 你认为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情节和文章具体内容做简要分析。

            • 3.

              少年护城河

              肖复兴

              ①在我童年住的大院里,我和大华曾经是“死对头”。原因其实很简单,大华倒霉就倒霉在他是个“私生子”,他一直跟着他小姑过,他的生母在山西,偶尔会来北京看看他,但谁都没有见过他爸爸,他自己也没见过。这一点,是公开的秘密,全院里的大人孩子都知道。

              ②当时,学校里流行唱一首名字叫《我是一个黑孩子》的歌,其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在黑非洲。”我给改了词儿:“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这里黑孩子的“黑”不是黑人的“黑”,而是找不着主儿即“私生子”的意思,我故意唱给大华听,很快就传开了,全院的孩子见到大华,都齐声唱这句词。现在想想,小孩子的是非好恶,就是这样简单,又是这样偏颇,真的是欺负人家大华。

              ③大华比我高两年级,那时上小学五年级,长得很壮,论打架,我是打不过他的。之所以敢这样有恃无恐地欺负他,是因为他的小姑脾气很烈,管他很严,如果知道他在外面和哪个孩子打架了,不问青红皂白,总是要让他先从他家的胆瓶里取出鸡毛掸子,然后撅着屁股,结结实实挨一顿揍。

              ④我和大华唯一一次动手打架,是在一天放学之后。因为被老师留下训话,出校门时天已经黑了。从学校到我们大院,要经过一条胡同,胡同里有一块刻着“泰山石敢当”的大石碑。由于胡同里没有路灯,漆黑一片,经过那块石碑的时候,突然从后面蹿出一个人影,饿虎扑食一般,就把我按倒在地上,然后一痛拳头如雨,打得我鼻肿眼青,鼻子流出了血。等我从地上爬起来,人影早没有了。但我知道除了大华,不会有别人。

              ⑤我们两人之间的“仇”,因为一句歌词,也因为这一场架,算是打上了一个“死结”。从那以后,我们彼此再也不说话,即使迎面走过,也像不认识一样,擦肩而过。

              ⑥没有想到,第二年的夏天,我的母亲突然去世了。父亲回老家沧县给我找了个后妈。一下子,全院的形势发生了逆转,原来跟着我一起冲着大华唱“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的孩子们,开始齐刷刷地对我唱起他们新改编的歌谣:“小白菜呀,地里黄哟;有个孩子,没有娘哟……”

              ⑦我发现,唯一没有对我唱这个歌的,竟然是大华!

              ⑧我很想和他说话,不提过去的事,只是聊聊乒乓球,说说游泳世界冠军就好。好几次,碰到一起了,却还是开不了口。再次擦肩而过的时候,我看见他的眉毛往上挑了挑,嘴唇动了动。

              ⑨一直到我上了中学,和他一所学校,参加了学校的游泳队,由于他比我高两年级,老师指派他教我总也学不规范的仰泳动作,我们才第一次开口说话。这一说话,就像开了闸的水,止不住地往下流。过去那点儿事,就像沙子被水冲得无影无踪,我们一下子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童年的心思,有时就是这样窄小如韭菜叶,有时又是这样没心没肺,把什么都抛到脑后。只是,我们都小心翼翼的,谁也不去碰过去的往事,谁也不去提私生子或后妈这令人厌烦的词眼儿。

              ⑩大华上高一那年春天,他的小姑突然病故,他的生母从山西赶来,要带着他回山西。那天放学回家,刚看见他的生母,他扭头就跑,一直跑到护城河边。他的生母,还有大院好多人都跑了过去,却只看见河边上大华的书包和一双白力士鞋,不见他的人影。大家沿河喊他的名字,一直喊到了晚上,也再没有见他的人影。大华的生母一下子就哭了起来,大家也都以为大华是投河自尽了。

              ⑪我不信。我知道大华的水性很好,他要是真的想不开,也不会选择投水。夜里,我一个人又跑到护城河边,河水很平静,没有一点儿波纹。我在河边站了很久,突然,我憋足了一口气,双手在嘴边围成一个喇叭,冲着河水大喊了一声:“大华!”没有任何反应。我又喊了第二声:“大华!”只有我自己的回声。心里悄悄想,事不过三,我再喊一声,大华,你可一定得出来呀!我第三声大华落了地,依然没有回应,一下子透心凉,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忍不住哇哇地哭了。

              ⑫就在这时候,河水有了“哗哗”的响声,一个人影已经游到了河中心,笔直地向我游来。我一眼看出来,是大华!

              ⑬我知道,我们的友情,从这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

              ⑭一直到现在,只要我们彼此谁有点儿什么事情,不用开口,就像真的有什么心灵感应一样,保证对方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面前。我们两人都相信,这不是什么神奇,是真实的存在。这个真实就是友情。罗曼·罗兰曾经讲过,人的一辈子不会有那么多所谓的朋友,但真正的朋友,一个就足够。                                                             (选文有改动)

              (1) 文章以“少年护城河”为题目,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从“我”的角度 ,梳理文章的故事脉络。(每空8个字)

              ①篡改歌词,欺负大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母亲去世,遭受欺负——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深夜寻访,找到大华

              (3) 结合上下文,请任选一个角度对第⑨段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童年的心思,有时就是这样窄小如韭菜叶,有时又是这样没心没肺,把什么都抛到脑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我”和大华,为什么能够成为“真正的朋友”?请结合全文,分点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民工父亲的“幸福”》     

                ①搬入新居不久的一天,我面朝着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电脑前,专心地打着字。光线很好,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泼洒进来,一切看上去是那么温暖、清亮、宁静。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中。 

                ②突然,响起一阵杂乱的敲门声,像宁静的湖面扔进了一个石子,打破了这份宁静和惬意。我心里好生纳闷,嘀咕道:门上不是有门铃吗?为什么还要这样乱敲门? 

              ③我轻手轻脚地走到门边,屏住呼吸,从猫眼往外看去:只见一个陌生人。他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斑斑点点,眼睛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的神色。他是谁?想干什么?一连串的疑问在我脑海里闪现。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并做好随时关上门的准备,问道:“你找谁?” 

                ④只见那人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从口袋里抖抖颤颤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从里面抽出一支递过来,脸上堆满了真诚的笑意,嗫嚅道:“同志,我是您住的这片小区干活的民工。我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

                ⑤“什么事?你说吧。”我推开他递过来的那根香烟,一脸狐疑地问道。 

                ⑥见我态度平和,没有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他的脸上流露出一种激动,脸涨得更红了,急促地说道:“是这样的,我的儿子马上就要放暑假了,他要从老家到城里来看我。孩子说,他想亲眼看看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了多少漂亮的房子。我想,孩子来了后,我能带孩子到您家看看吗?如果他看到城里人住上他爸爸盖的这么好的房子,心里一定会感到非常自豪和幸福的。不知您能不能同意?房子盖了许多,可我从来不知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对孩子描述清楚。”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一脸焦灼和企盼。 

               ⑦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民工父亲是想让乡下的孩子亲眼目睹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真是一位细心的父亲啊!我也是一个父亲,自己在工作中取得一点成绩,或者在报刊上发表一篇小文章,不是也喜欢在儿子面前炫耀一番吗?那是一个父亲的自豪和骄傲啊!想到这儿,我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了。 

               ⑧这位民工见我爽快地答应了,激动得连连称谢,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他忍不住说道:“谢谢!谢谢!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随手就将门关上了;有的说我脑子有问题,简直莫名其妙;还有的跟踪我,怀疑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进了民工工棚。今天,我可遇到大好人了啊。”这位民工的脸上一片喜悦,洋溢着一种明媚。 

               ⑨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小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体,一双眸子很亮。见到我,小男孩一副怯怯的样子,但看到我热情和蔼地抚摸他的头,才放松下来。他父亲在一旁堆着一脸的歉意,不停地说道:“乡下孩子,不懂事,请多包涵。” 父子俩套上我递过去的鞋套,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也许是第一次踩上木地板,他们好像生怕将木地板踩坏了似的,步子迈得格外轻缓。我看到,此时,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的目光中有一种扭捏和拘谨。做父亲的好像在努力地显示出一种老练和成熟,只见他边弯下腰,边对儿子讲道:“叔叔家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的建筑公司盖的。当时在盖这栋楼房时,我负责砌墙,你别小看了这砌墙的活,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你看,当时在砌这面墙的时候,这面墙上还留有一个洞口,和隔壁是相通的,为的是运送砖块、水泥、黄沙等施工材料,房屋建好后,这个洞口便被堵上了。现在,我要是不说,你可一点也看不出啊!哦,对了,我的中级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⑩看得出,孩子的父亲在竭力向孩子描绘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一些细节,让儿子感受到自己在城里工作的情景。儿子听了,不停地望着他的父亲,眼睛里流露出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情,只见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似乎又挺直了许多。面对此情此景,在一旁的我心里也有一种温暖和甜蜜的感觉。 

               ⑪看完了我的新居,两人亦步亦趋地退向门边向我告别。突然,这位民工父亲伸出两只手,一下子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激动地说道:“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睛里一片晶莹,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我突然感到,我和这位民工父亲的距离拉近了许多。 

               ⑫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只听孩子对他父亲说:“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您盖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不要乱想了,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了,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⑬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我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您在城里盖的房子,和城里人一样生活。” 

                ⑭听了孩子的这番话,这位民工父亲情不自禁地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搂。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将腰杆努力地挺了挺。顿时,他在我眼里一下子感到高大了许多:一个父亲的伟岸和坚强。 

              (1) 结合全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文中民工父亲的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⑩段和第⑭都写到父亲挺腰的动作,结合课文说说两次挺腰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

              ①请说出“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中“幸福”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简要说说第⑨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民工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中内容简要分析(写出三个方面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结合文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发(不少于2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寒冷的冬夜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拉了起来。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风稍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一踏上去,就可能使人跌倒。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车。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您到哪儿?我拉您去。”

              刚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一直把价钱少了下去。

              “一毛钱。”

              “四十枚。”

              “三十六枚吧!”

              “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就说:“三十枚就三十枚,要三辆。”

              要价最低的那个车夫,立刻就嚷着是他先讲好了的,另外两个车夫也争着附和,这样说定了。我走近那个车夫,分明地看到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放下车把,我并没有坐上去。

              他说:“请您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脚也没有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对我说:“您放心,保准送您平安到家。”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

              “我今年十九岁啦,已经拉了两年半的车。”

              显然这是不确实的,他那样子最多也不过十六岁。

              “你知道到那里去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

              “我常走,您就上车吧。”

              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他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的脸是那么瘦小,他的身子是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的样子。

              “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

              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跑到我跟前,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坐上去,我从衣袋内掏出一些钱,给那个失望了的小车夫。

              “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

              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拾起了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你的年纪太小,你不该拉车,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

              “我的年纪一点儿也不小,家里人说我该养家了。”

              “拿去这点钱吧。”

              “凭什么要你的钱?我要靠卖力气赚钱的!”

              说完,他径自掉头走了。跟我同行的两个友人的车子早已走了,只有我呆呆地站在那里。我感到十分孤独,觉得自己好像是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我一点儿也不懂得别人,别人也不懂得我。小车夫也许是对的,难道是我错了吗?

              握着铜元伸在冷空气中的手有一点儿僵了,我只得缩回去。我的心也冻结了,在这寒冷的冬夜,在那怨恨的眼光里。

              我终于坐上了车,一任车夫送我到任何地方去。


              (1) 选文多次写天气的寒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 “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中,省略号省去的内容是什么?(3分)

              答:                                                                                                                       

              (3) 请简要赏析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答:                                                                                                                       

              (4) 结合选文中加着重号句子的内容,谈谈你阅读后的感悟。(3分)

              答:                                                                                                                       

            • 6.

              阅读《后母的三巴掌》,完成21-26题。

               后母的三巴掌

                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30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

              第一巴掌是我8岁那年。

              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门后头吃。

              "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儿了。

              “偷的。”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

              “啪!”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屁股就是一巴掌,又响又脆。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钱去!”后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钱扔了瓜咧着嘴给卖瓜的送钱去。

              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我都没动过心。

              第二巴掌是我10岁那年。

              要过年了,父亲交给后母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买几袋奶粉,别光喝炒面糊糊了。”

              二小是我刚出生的弟弟,后母没奶水,老喂他炒面糊糊。

              我看见后母将钱压在席子底下。

              “阿巧”,邻居二奶奶一大清早叫开我家门,喘着粗气在院子里跟后母说话:“章媳妇要生孩子,生不出来得送医院,你手头有钱不?”

              “有。”我听见后母只说了一个字便往屋里跑。我赶紧把席子底下的钱换了地方。

              “嗯?”后母揭开席子一怔。“兴许是他爹又换了地方了,你先送人上医院,我去找他爹,随后给你送去,200块整。”

              二奶奶小跑着走了。我神秘兮兮地把钱给后母看:“过年呢,不借给她。”

              后母二话没说,一把把我从被窝里薅出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小孩子家家的,不学礼性,谁还能没个病灾的。等自己陷在坑里就找不着道儿了。”后母回来后并不哄我,还瞪着眼训我。

              父亲知道了,说该把屁股打碎。

              从此,“帮”字在我的理解里有了深刻而特殊的含义。

              第三巴掌是我14岁那年。

              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初中,但吃住自理,家里负担不了。

              “我不上了,帮娘喂猪吧。求人借钱多难。”我吃饭时说。

              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揪起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一指头年纪,还没见事就先低头!抬起来!不念书,大了能中屁用!我去求人借,不用你费心!再有这想法眼睛抠出来喂猪!”

              我哭了,不是因为屁股疼,而是在我理解后母一片心血之后感动得哭了。我在内心发誓:“等我会写文章时,一定先写后母。”

              (1) 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

              ⑴严 (        )     ⑵过去(        )

              (2) 文章的一条清晰的线索是:

                                                               

              (3) 简要概括引出“后母的三巴掌”的三件事:

                                                               

              (4) “后母的三巴掌”给“我”的三次深刻的教益分别是:

                                                               

              (5) 说说文中后母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6) 看完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 7.

              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在卡多拉游泳场的8000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一秒七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开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地象轻盈的箭,“味”地插入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广 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五一三六,从裁判手里得到了九点五分。

                这位年方16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她的娇小苗条的女伴,同岁的周继红,以接近的分数赢得了银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两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1) 文章一开头用“她”而不是直接写出吕伟的名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极具表现力,请选择一处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篇新闻特写在人物描写方面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