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刻舟求剑》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⑴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自:__________   ⑵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止:__________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简要概括。

            • 2.

              (卓)茂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子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马,牵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 注 ] ①卓茂:人名。 ②公:对人的尊称。③诣:到……去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

              (1)卓茂出门(    )(2)将,顾而谓曰(    )(3)非公马(    )

              (2) 用现代汉语说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的意思。”

              (3) 卓茂问:“子亡马几何时矣?”的用意是什么?

              (4) 文中表现了卓茂________的品质,表现了“马主”____的品质。

            • 3.

              煮饭成粥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①,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②?”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③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④,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注释】①箅(bì):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著箅,放箅子。

              ②馏:蒸饭。③识:记住。④更相易夺:相互修正失误遗漏。

              (1) 解释加线字词的意思。

              ①宾客诣陈太丘宿       宿_________              ②委而窃听    俱_________

              ③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使 _________         ④俱窃听        乃__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3)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画两处)

              大 人与 客 语乃 俱 窃 听。

              (4) 从全文看,元方兄弟具有______________的品质;其父陈太丘是_______人。

            • 4.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注释】①往先:先去表明意图。②愿以境内累矣:希望把国内政事托付于你,劳累你了。③巾笥(sì):“巾”“笥”都活用为动词,即装在竹箱里用巾盖住。④曳:拖着。⑤涂:泥。⑥往矣:去吧。

              (1)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提示写出出自【甲】文的两个成语。

              (1)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_______________

              (2)比喻前程远大。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文中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乙】文中,庄子对两位大臣诉说神龟的故事,其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清官周忱

              【明】焦竑

              周文襄公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使吏抱成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遂出其人。

              己巳之难,英宗既北狩,挞虏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州仓。举朝仓皇无措,议者欲遣人举火烧仓,敌之因粮于我也。时周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预支半年粮,令其往取。于是肩负者踵接于道,不数日京师顿实,而通州仓为之一空。

              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罪。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节选自《玉堂丛语·清官周忱》)

                 【注解】①周文襄公:指周忱,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②己巳之难: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己巳之难”。③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④达虏:对蒙古贵族及其所拥有的军队的蔑称。⑤通州仓:设置在通州的粮仓,下文的“通仓”为其简称。⑥因粮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军队要掠夺我通州的粮食来解决供应。⑦卫军: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军制。⑧民瘼(mò):老百姓的疾病痛苦。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1)案(  ) 
              (2)恐(   )   

              (3)谢(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


              (2)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3) 选文通过哪三件事来刻画周文襄公的形象?请概括。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