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春 光 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侬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1) 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B.“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
              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中迸发出来.
              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的美景.
            • 2.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 3.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此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乡思之切。
            • 4.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释】①梦得:刘禹锡,字梦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白居易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刘禹锡任太子宾客分司,白居易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政治上共遭冷遇,使两位擎友更为心心相印了。②七十欠三年:白居易、刘禹锡都生于公元772年,写此诗时两人都67岁。 ③征:征引,指行酒令的动作。④雅令:高雅的酒令,自唐以来盛行于士大夫间的一种饮酒游戏。

              (1) 下面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诗题中的“闲饮”抒发了解囊沽酒、豪爽痛饮的旷达与闲适,表现了诗人的满足与兴奋之情。
              B.颔联使人想象到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同沽美酒的情景。
              C.颈联具体描写“闲饮”的细节和过程,将题中旨意写足。
              D.尾联一个“共”字体现出两位老友真挚热烈的情感,也暗示两人有相同的处境,同病相怜,均悲伤无法排解,同样想以酒解闷。
            • 5.

              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表现了诗人受欺的愤怒心情,写出了我对群童的厌恶之情。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渲染大雨降临前昏暗的气氛,烘托出诗人黯淡愁惨的心境。

              C.“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诗人的理想,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三吏”“三别”一样。

              D.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 6.
                           竹里馆
                       王维 (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鹿柴
                         王维(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下列对这两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在竹林里“独坐”,“弹琴”,“长啸”,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
              B.《竹里馆》这首诗通过“幽篁”、“深林”、“明月”等一系列意象的组合,显示了一种极端清幽之境, 抒的是悠然自得之情。
              C.“幽篁”与“深林”是静态的背景,“弹琴”与“长啸”是动态的音乐,“独坐”是清寂默然的,“来相照”的明月则是流动有情的。如此动静交感,以动衬静,便创造完成了一种空灵幽远但又不乏尘世喧嚣的艺术世界。
              D.“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样的画面:夕阳透过树隙映入幽深的山林之中,繁茂的树木以及树木丛中潮湿土地上的一片片青苔,与柔和的晚霞相互辉映,构成一幅绚烂迷人的景色。
            • 7.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2) 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赠,送给我;酬,用诗歌赠答。此诗是诗人的酬谢诗,表达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与其诗作《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不同,后者体现了诗人的悲秋之心,人生惆怅之意。
              B.“巴山楚水其两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句,紧承白居易“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句,用“弃置身”处“凄凉地”二十三年地陈述,显出朋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句,紧承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句意,以沉舟、病树自喻,沉舟侧畔,千帆竞发,有病树前头,正万木逢春,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一种豁达的襟怀。
              D.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有《刘梦得文集》,著《陋室铭》,与“古之贤人、今之鸿儒相伴”,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 8.

              山  行

               [唐]项斯

              青枥①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释】①枥:同“栎”,落叶乔木。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 

              B.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    

              C.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的景象。 

              D.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
            • 9.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

              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

              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1) 下面对词内容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面对词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B.“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
              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中迸发出来。
              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的美景。
            • 10.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间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对上面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迁”指“降职”,作者听到王昌龄被降职后与他依依惜别。

              B.题目中的“龙标”与诗句“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意思不同:前指左迁之地,后者既可以指地名又可以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C.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既点明时令,又渲染了一种哀伤的气氛。

              D.第二句叙事。“闻道”,表示惊悉;“过五溪”,可见谪迁之地的荒远,流露诗人的牵挂。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