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江山如此多娇,

              千里冰封,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万里雪飘。                    惜秦皇汉武,

                       望长城内外,                   略输文采;

              惟余莽莽;                     唐宗宋祖,

               大河上下,                     稍逊风骚。

              顿失滔滔。                     一代天骄,

               山舞银蛇,                    成吉思汗,

              原驰蜡象,                     只识弯弓射大雕。

              欲与天公试比高。               俱往矣,

                       须晴日,                        数风流人物,

              看红装素裹,                    还看今朝。

              分外妖娆。


              (1)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两句词,从空间上讲,“长城内外”是从_________到__________;“大河上下”是自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



              (2) 词的上阕描写了壮丽的雪景,既有静景,又有动景。其中静景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动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上阙中的“望”字统领写景句子,其统领作用到“____________”一句,下阙中的 “惜”字统领评论的句子,其统领作用到“____________”一句。



              (4) 找出运用了下列修辞手法的句子。


              (1)运用拟人手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比喻手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对偶手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三句词是对历代帝王功过的评述,你认为毛泽东对哪个英雄人物的批评更严厉一些?他批评古代帝王的不足,目的是什么?


                                                                                  ______

                                                                                        _

            • 2.

              阅读李清照的《渔家傲》,回答下列问题。


              (1)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词的上阕一、二两句所描写的情景。



              (2) 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3)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借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3.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①绿蚁②,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释】 ①沈:同“沉”。②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的屑沫子,也叫浮蚁,后来衍为酒的代称。


              (1)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



              (2) 这首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3) 作者写梅,上阕和下阕手法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


            • 4.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读《破阵子》,完成下列习题。

              (1) 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2) 诗人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念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念的情结从词中____、____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3) 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____生活情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______;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作者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

              (10)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全诗都是切着“望”字写的,由首联的远望,到颔联的近望,再到颈联的细望,最后是_________________,尾联化用了孔子的名言,即“__________________”。


              (2) 颔联“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一下,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
              (1)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2)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8.

              望 岳

              杜 甫

              (1) 请用“/”划出下面这句诗的朗读节奏。(限划两处)

              阴 阳  割  昏  晓。

              (2) 解释词语

              ① 岱宗:              ②青: ③造化:

              ④钟: ⑤曾: ⑥眦:

              (3) “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炼得极好,历来被人称道。请赏析“割”字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 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晚春景色?有什么作用?

              草树、杨花、榆荚;通过景物描写,写出百花争艳的场景,体现暮春时节的勃勃生机。

              (2) 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历代传诵。请从手法和情感的角度赏析这两句诗。

              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 10.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1) 赏析“月如钩”中“钩”字的妙处。

              (2) 词的下阕中的“一番滋味”仅仅是指离愁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