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文言文中,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

              (2)“河阳”应理解为黄河的北岸。( )

              (3)“甚矣,汝之不惠”是个倒装句,翻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

              (4)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反对愚公移山。( )


              (2) 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请谈谈你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
              (3) 你身边有没有当代的“愚公”,请结合他的精神谈一谈。
              (4) 有人认为愚公的确很愚,智叟的确很智,你赞成这种说法吗?请谈谈你的观点。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镇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录群响绝(《口技》)
              B.余得遍观群书罔不势象形(《核舟记》)
              C. 故余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D. 俯身倾耳不敢出一言
              (2)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孔子云:何陋之有?
              C.弗之怠。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本文语言生动传神,请赏析画线句中“趋”字的表达效果。
              (4)文末作者为什么说马生是“善学者”?
            • 3.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子何恃而往?________

              (2)一狼洞其中。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