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对《小石潭记》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泼、可爱。
              D.文中写到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 2.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下列“之”字的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2) 下列加下划线字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以我酌油知之    
              B.康肃笑而遣之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友人惭,下车引之
            • 3.

              牡丹说

              [清]袁枚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资。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非其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主人不能答,请具研削牍,记之以自警焉。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减)

              【注】①鄂韡(wěi):繁盛。②亡何:同“无何”,不久。③研:通“砚”。

              (1)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移之墙第二次  B.客过而尤之曰抱怨(指责)

              C.庭者庭应该    D.请研削牍准备

              (2)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


              (2)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


              (3) 《爱莲说》和《牡丹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请说说这两篇短文分别寄寓了怎样的道理?

            • 4.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岂汝先人志邪? 

              (2) 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3) 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 5.

              【甲】……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回好学》

              【注:回:颜回,又称颜渊,是孔子的弟子。蚤:同“早”。恸:哀痛之至。贰:重复。亡:同“无”。】

              (1)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线的词语。

              (1)孤岂欲卿经为博士邪!(  )

              (2)即刮目相待(  )

              (3)门人亲(  )

              (4)弟子为好学(  )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迁怒,不贰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写出与【甲】段文字相关的成语。你还知道与好学相关的成语吗?请举一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了【甲】、【乙】两段文字,你有何感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li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鸢飞li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 【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甲、乙两篇文章在写景时,都用到了多种景物描写的手法。请参照示例,选择其中一种,进行简要分析。

              示例:

                  两文都运用了俯仰结合的方法,甲文中“高峰入云”是仰视,“清流见底”是俯视;乙文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是俯视,“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仰视。

            • 7.

              阅读《卖油翁》,回答下列小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选出下面加线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 )
              (2) 下面对《卖油翁》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笑 遣之  结友而别                   
              B.以我酌油知   水陆草木之花  
              C.钱覆其口  自以为大于所益           
              D.手熟尔  吾德馨
            • 8.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 解释下面句中的加下划线词。

              ⑴公亦以此自   矜:_        _ ⑵康肃笑而之 遣           .

              ⑶夫没者岂然哉  苟             ⑷见舟而之   畏_          _   

              (2) 翻译下面句子。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                                                         .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_                                                         .

              (3) [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                               ,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

              (4) [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 9.
              朱熹 ,字元晦,徽州婺源人。熹幼颖悟 ,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 之。就傅 ,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  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 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 ,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淳熙五年, 知南康军 .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 ,讲求荒政 ,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 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 .访白鹿洞书院遗址,  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选自《宋史•朱熹传》)   

              【注释】①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徽州婺源:现在的江西婺源县。②悟:有悟性。③就傅:跟从老师读书。④贡于乡:参加乡贡考试。⑤军:宋代行政区域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县。⑥讲求荒政:十分重视赈济灾荒的措施。⑦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事情结束后,朱熹上表请求按照规定的标准奖赏献粮救灾的人。⑧引进士子:召集学生。讲论:讲学。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异 ____________    ②雨 ____________    ③ 除____________
              (2)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选文,说说朱熹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A 【甲】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嵌空而缭曲,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不意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顷死矣。此事亦足为止不止之戒也。

                注释:①樵:打柴 ②故:通“固”本来。③嵌空:深陷的样子。 ④ 缭曲:曲折缭绕。 ⑤ 窦:孔穴。 ⑥ 不意:没想到。 ⑦ 窒:堵住。 ⑧ 并:一起。 ⑨ 不食顷:不到一顿饭的功夫。

              【甲】【乙】两文中的老虎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B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

                                               赵丽宏

                  果然,你喜欢那几株腊梅了。我的来自南方的朋友。

                  你的歆羡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我的书桌上,停留在那几株刚刚开始吐苞的腊梅上,你在惊异:那些看上去瘦削干枯的枝头,何以竞结满密臣匝的花骨朵儿?那些看上去透明的、娇弱无力的淡黄色小花,何以竟吐出如此高雅的清香?那清香不是静止的,它无声无息地在飞,在飘,在流动,像是有一位神奇的诗人,正幽幽地吟哦着一首无形无韵然而无比优美的诗,腊梅的清香弥漫在屋子里,使我小小的天地充满了春的气息,尽管窗外还是寒风呼啸,滴水成冰,我们都深深地陶醉在腊梅的风韵和幽香之中。

                  你久久凝视着腊梅,突然扑哧一声笑起来。

                  假如下一辈子要变成一种植物的话,我想做一株腊梅,你呢?

                  你说着笑着就走了,却留给我一阵好想。假如,你真的变成一株腊梅,那会怎样呢?我默 默地凝视着书桌上几株腊梅,它们仿佛也在默默地看我。如果那流动的清香是它们的语言的话,那它们也许是在回答我了

                  好,让我试着来翻译它们的语言,你听着--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假如你乐意成为我们家族中的一员,那么你必须坚忍,必须顽强,必须敢于用赤裸裸的躯体去抗衡暴风雪。你能么?

              当北风在空旷寂寥的大地上呼啸肆虐,冰雪冷酷无情地封冻了一切扎根于泥土的植物,当无数生命用消极的冬眠躲避严寒的时候,你却应该清醒着,应该毫无畏惧地伸出光秃秃的枝干,并且要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些光秃秃的枝干上,凝结成无数个小小的蓓蕾,一任寒风把它们摇撼,一任严霜把它们包裹,一任飞雪把它们覆盖..没有一星半瓣绿叶为你遮挡风寒!你能忍受这种煎熬么?也许,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但是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你必须具备牺牲精神,必须毫无怨言地奉献出你的心血和生命的结晶。你能么?

                  当你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迎着风雪开放出你的小小花朵,你一定无比珍惜这些美丽的生命之花。然而灾祸常常因此而来。为了在万物肅杀时你的一枝独秀的花朵,为了你的预报春天信息的清香,人们的刀斧和钢剪将会无情地落到你的身上,你能承受这种牺牲么?也许,当你带着刀剪的创痕进入人类的厅堂,在一只雪白的瓷瓶或者一只透明的玻璃瓶里默默完成你生命的最后乐章时,你会生出无穷的哀怨,尽管有许多人微笑着欣赏你,发出一声又一声由衷的赞叹,如果人们告诉你:奉献和给予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你是不是同意呢?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你必须忍受寂寞,必须习惯于长久地被人们淡忘冷落,你能么?

                  请记住,在你的一生中,只有结蕾开花的那些日子你才被世界注目。即便是花儿盛开之时,你也是孤零零的,没有别的什么花朵愿意和你一起开放,甚至没有一簇绿叶陪伴你。好花须得绿叶扶,这样的格言与你毫不相干,当冰雪消融。当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世界,当万紫千红的花朵被水灵灵的绿叶扶衬着党相开放,你的花儿早已谢落殆尽,这时候,人们便忘记了你,春之圆舞曲是不会为你奏响的。

              假如你问我:那么,你们何必要开花呢?

                  我要这样回答你:我们开花,绝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献媚,只是为了向世界展现我们的风骨和气节,展现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当然,我们的傲骨里也蕴藏着温柔的谦逊,我们的沉默中也饱含着浓烈的热情。这一切,人们未必理解。你呢?

                  我把做一株腊梅的幸与不幸、欢乐与痛苦都告诉你了,现在,请你告诉我,你还想不想做一株腊梅?

                  哦,我的南方的朋友,我把腊梅向我透露的一切,都写在这里了。当你在和煦的暖风里读着它们,不知道你还会不会以留恋的心情,想起我书桌上那几株腊梅。此刻,北风正在敲打着我的窗户,而我的那几株腊梅,依然在那里默默地绽蕾,默默地吐着清幽的芬芳……

              (1)读完全文,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旨。

              (2)作者在文中所赞美的腊梅,具备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