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①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②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③“航向XX,航速XX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④X时XX分,远方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声。循声望去,记者看到,湛蓝的天幕上,一架歼一15舰载机正向辽宁舰飞来。

                  ⑤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⑥塔台起降指挥监控台,不时传来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对话声——……

                  ⑦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得非常默契。

                  ⑧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

              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⑨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⑩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⑪“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的神经,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

                  ⑫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节选自蔡年迟浦海洋《一着惊海天》)

              (1) 说说你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理解。

               ①“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②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得非常默契




              (2) 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3) 这篇通讯在描写舰载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 选文第⑥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 2.
              《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还有一种 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 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1) “卓”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


              (2) 分别用感叹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介绍一下居里夫人对人类的贡献。



              (3) 读文中画线的句子。 “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对人生意义的发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淡蓝色的荧光”是什么?她为了那淡蓝色的荧光,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你觉得这样值得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 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节选)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人,思想和行动,范围太广,我想损之又损,只说说我深知,而且应该受到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语文”方面;这仍嫌范围广,只好再缩小,限于写作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这个像是不成问题的问题。说是不成问题,因为:一,看历史,似乎早已解决。那还是民初高喊文学革命的时候,以前言文不一致,如言,说“我觉得对”,文则要写“余然之”,既增加了无谓的负担,又不容易懂,所以应该合二为一。起初有些人,如林琴南之流,不以为然,但这是大势所趋,众意所归,不久就统一了天下,理,认定怎样说就应该怎样写,行,用笔写白话。二,看现实,写,都不用文言,而用普通话。但这里还隐藏着不少问题。由文学革命时期起,就应该有所谓白话指什么(如有孔乙己的白话,鲁迅的白话,北京市民的白话,等等),能不能这样写,应该不应该这样写等问题。这且不管,文学革命之后,许多知名的和不很知名的作家,以及广大的能执笔而不成家的,总是这样做了。成果呢?我的看法,除了少数人、个别文体(如小说、戏剧里的对话)之外,都是只能“不即不离”。不即,是与街谈巷议的口语不尽同;不离,是无论如何,总可以算作雅化的精炼化的条理化的口语。这都是过去的事了。值得重视的大问题在现在,流行的文的大多数,从用语方面看,与过去相比,不即的成分显然增加了,从而不离的成分就相应地减少了。这表现为冗长,扭曲,修饰,晦涩,不像话。不像话,有影响,是不自然,不简明,不易懂。这样写,有的来于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来于看什么,学什么;但更多的是来于认识(纵使是不很明确的),以为不这样就不成其为文,甚至不足以称为文。有认识为依据,不即而离的文就会发荣滋长,终于成为文风问题。叶圣陶先生坚决反对这种文风,他提出正面的主张,要“写话”。写话,粗略说是嘴里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加细一些说是,所写,从用语方面看,要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话。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致付之一笑。这里为题目所限,不能牵涉过多,甚至挑起论辩。专说我的看法,写话,虽然其中有些细节还需要进一步说明,但大体上说,或当作行文用语的一个高标准看,总是既正确又对症。说正确,因为这是坚持文学革命以来求言文一致的老传统。说对症,因为时下的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称为文言,是因为只见于书面,嘴里并不这样说。新文言,就其难于为绝大多数人轻易了解说,会比旧文言更糟,因为旧文言简短,新文言冗长,旧文言直说,新文言要多绕弯子。不简短,不直说,再加上结果的难于了解,就成为症。去症要有对症药,那就是写话,写话的主张会碰到两种性质的难易问题。一种是执笔之前,刚才说过的,认为这样就不成其为文,下里巴人,不屑于。认识,属于一念之差,可是变却大不易,要慢慢学,多多比较,细心体会,求速成办不到。另一种是执笔之后,我的经验,就说是下里巴人吧,写得简明自然,让下里巴人听着像话,不是容易,而是很难。这也要靠慢慢学(多念像话的文),多多比较,细心体会;此外还要加上叶圣陶先生提到的办法,写完,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决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繁简有时牵涉到内容方面,意思无价值,甚至更坏,当然以不写为是。内容还会引来其他性质的复杂问题,这里不管,只说用语。用语的可简而繁,近些年来大为流行,种类和花样都很多,几年前我在拙作《作文杂谈》的“累赘拖沓”一题里曾较详细地谈到,这里不能多说。我的想法,值得重视的不是多用少用一两个字,而是应该少用而偏偏多用的这种热爱冗赘的心情,它扩张,无孔不入,就会成为风。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势力越来越大,占据的地盘越来越广,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成为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成为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              ​  
              ​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依旧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1) 下面两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 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








              (3)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什么?他在这方面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








              (4) 叶圣陶先生对文风不简洁的现象为什么这么感慨呢?








              (5) 叶圣陶先生在“总的用语方面”是怎样律己严的?








            • 4.

              从本文来看,你觉得居里夫妇成功的主要秘诀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5.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 )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 )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1) 前3段使用的描写手法有                           ,其中着笔最多的是                      描写,作者这样描写的作用是 ​                                                                                                                         



              (2) 填上文中空缺的两处词语,并体会其含义。



              (3) 选段画线部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作者的善良是如何表现的?



              (5) “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为什么?



              (6) 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


            • 6.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节选)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人,思想和行动,范围太广,我想损之又损,只说说我深知,而且应该受到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语文”方面;这仍嫌范围广,只好再缩小,限于写作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这个像是不成问题的问题。说是不成问题,因为:一,看历史,似乎早已解决。那还是民初高喊文学革命的时候,以前言文不一致,如言,说“我觉得对”,文则要写“余然之”,既增加了无谓的负担,又不容易懂,所以应该合二为一。起初有些人,如林琴南之流,不以为然,但这是大势所趋,众意所归,不久就统一了天下,理,认定怎样说就应该怎样写,行,用笔写白话。二,看现实,写,都不用文言,而用普通话。但这里还隐藏着不少问题。由文学革命时期起,就应该有所谓白话指什么(如有孔乙己的白话,鲁迅的白话,北京市民的白话,等等),能不能这样写,应该不应该这样写等问题。这且不管,文学革命之后,许多知名的和不很知名的作家,以及广大的能执笔而不成家的,总是这样做了。成果呢?我的看法,除了少数人、个别文体(如小说、戏剧里的对话)之外,都是只能“不即不离”。不即,是与街谈巷议的口语不尽同;不离,是无论如何,总可以算作雅化的精炼化的条理化的口语。这都是过去的事了。值得重视的大问题在现在,流行的文的大多数,从用语方面看,与过去相比,不即的成分显然增加了,从而不离的成分就相应地减少了。这表现为冗长,扭曲,修饰,晦涩,不像话。不像话,有影响,是不自然,不简明,不易懂。这样写,有的来于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来于看什么,学什么;但更多的是来于认识(纵使是不很明确的),以为不这样就不成其为文,甚至不足以称为文。有认识为依据,不即而离的文就会发荣滋长,终于成为文风问题。叶圣陶先生坚决反对这种文风,他提出正面的主张,要“写话”。写话,粗略说是嘴里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加细一些说是,所写,从用语方面看,要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话。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致付之一笑。这里为题目所限,不能牵涉过多,甚至挑起论辩。专说我的看法,写话,虽然其中有些细节还需要进一步说明,但大体上说,或当作行文用语的一个高标准看,总是既正确又对症。说正确,因为这是坚持文学革命以来求言文一致的老传统。说对症,因为时下的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称为文言,是因为只见于书面,嘴里并不这样说。新文言,就其难于为绝大多数人轻易了解说,会比旧文言更糟,因为旧文言简短,新文言冗长,旧文言直说,新文言要多绕弯子。不简短,不直说,再加上结果的难于了解,就成为症。去症要有对症药,那就是写话,写话的主张会碰到两种性质的难易问题。一种是执笔之前,刚才说过的,认为这样就不成其为文,下里巴人,不屑于。认识,属于一念之差,可是变却大不易,要慢慢学,多多比较,细心体会,求速成办不到。另一种是执笔之后,我的经验,就说是下里巴人吧,写得简明自然,让下里巴人听着像话,不是容易,而是很难。这也要靠慢慢学(多念像话的文),多多比较,细心体会;此外还要加上叶圣陶先生提到的办法,写完,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决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繁简有时牵涉到内容方面,意思无价值,甚至更坏,当然以不写为是。内容还会引来其他性质的复杂问题,这里不管,只说用语。用语的可简而繁,近些年来大为流行,种类和花样都很多,几年前我在拙作《作文杂谈》的“累赘拖沓”一题里曾较详细地谈到,这里不能多说。我的想法,值得重视的不是多用少用一两个字,而是应该少用而偏偏多用的这种热爱冗赘的心情,它扩张,无孔不入,就会成为风。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势力越来越大,占据的地盘越来越广,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成为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成为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依旧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1) 下面两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 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
              (3)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什么?他在这方面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
              (4) 叶圣陶先生对文风不简洁的现象为什么这么感慨呢?
              (5) 叶圣陶先生在“总的用语方面”是怎样律己严的?
            • 7.

              走一步,再走一步

              (1)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2)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3)“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4)“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5)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6)“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7)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8)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9)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 请你用15个字左右概括这段选文叙述的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写到“我”的两次哭泣,请分析两次哭泣的原因。

              第一次哭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哭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上文中找出“我”心理状态变化的语句,表现“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9)段,谈谈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深刻含义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的这位父亲是值得赞赏的。你认为他哪一点最值得赞赏?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成就自己的人生

              俞敏洪

                     ①记得我在读大学时,成绩一直排在全班最后几名。但是,当时我已经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我知道,我在聪明上比不过我的同学,但是我有一种能力,就是能够持续不断地努力。所以在我们班的毕业典礼上,我说了这么一段话,到现在我的同学还能记得。我说:“大家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是我们班的落后同学。但是我想让同学们放心,我决不放弃。你们五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十年,你们十年干成的我干二十年,你们二十年干成的我干四十年。”       
              ​       ②我常常跟同学们说,如果你的生命不为自己留下一些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那么你的生命就是白过的。我们很多同学凭着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北大,但是北大绝不是你们学习的终点,而是你们生命的起点。在一岁到十八岁的岁月中间,你听老师的话、听父母的话,现在你真正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生活。我们必须为自己创造一些让自己感动的日子,你才能够感动别人。我们这儿有富裕家庭来的,也有贫困家庭来的, 我们生命的起点由不得我们选择出生在富裕家庭还是贫困家庭,但是我们生命的终点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我们所有在座的同学过去都走得很好,已经在十八岁的年龄走到了很多中国孩子的前面。但是,到北大并不意味着你从此大功告成,并不意味着你未来的路也能走好,后面的五十年、六十年,甚至一百年你该怎么走,成为每一个同学都要思考的问题。就本人而言,我觉得只要有两样东西在心中,我们就能成就自己的人生。

                     ③第一样叫作理想。我从小就有一种感觉,希望穿越地平线走向远方,我把它叫作“穿越地平线的渴望”。也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渴望,让我有勇气不断地参加高考。当然,我生命中也有榜样。比如我有一个邻居,非常有名,是我终生的榜样,他的名字叫徐霞客。当然,是五百年前的邻居,他是江苏江阴的,我也是江苏江阴的。因为崇拜徐霞客,所以我在高考的时候地理考了九十七分。徐霞客也给我带来了穿越地平线的感觉,所以我下定决心,如果徐霞客走遍了中国,我就要走遍世界。而我现在正在实现自己的这一梦想。所以,同学们,只要你心中有理想、有志向,你终将走向成功。你所要做到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艰苦奋斗、忍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要不断地把自己的心胸扩大,才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

                     ④第二样东西叫良心。什么叫良心呢?就是要做好事,要做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的事情,要有和别人分享的姿态,要有愿意为别人服务的精神。在北大当学生的时候,我一直比较具备为同学服务的精神。我这个人成绩一直不怎么样,但我从小就热爱劳动,所以我从小学一年级就一直打扫教室卫生。到了北大以后我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这一扫就扫了四年。所以我们宿舍从来没排过卫生值日表。另外,我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把它当作一种体育锻炼。大家看我打水习惯了,最后还产生这样一种情况,当我忘了打水时,同学就提醒我怎么还不去打水。但是我并不觉得打水是一件多么吃亏的事情。因为大家是同学,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十年后,到了1995年年底时,我因事业的发展需要找合作者。于是,我就跑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我当年的同学,他们在大学的时候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后来,他们跟我回来了,但是给了我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他们说:“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他们还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因此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我们和你一起回国。”

                     ⑤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____________。所以,我希望所有的同学能把自己每天平凡的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

              (文章有删改)

              (1) 作者说:“我觉得只要有两样东西在心中,我们就能成就自己的人生。”这两样东西具体指什么?






              (2)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我们生命的起点由不得我们选择出生在富裕家庭还是贫困家庭,但是我们生命的终点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





              (3) 阅读第⑤段,根据语境,补全横线处的内容。






              (4) 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要成就自己的人生还需要什么条件。


              链接材料:俞敏洪有过三次参加高考的经历,留学的夙愿也未能实现,后来当老师也出现过种种不如意,但是他不曾妥协。他认为这是生活在让他懂得如何在“绝望中去寻找希望”,从而主动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5) 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从而使事物的矛盾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把事物的本质揭示得更加深刻透彻的写作方法。请运用对比手法写一段文字。


              【课文片段在线】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




            • 9.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①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②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③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④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⑤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但始终未能达到目的。……
              (1)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是这则新闻的__________,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相比,两题都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还说明了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两题都体现的语言特点:__________。





              (2) 电头交代了哪些内容?电头的价值是什么?






              (3) 用波浪线画出文中导语部分,并回答它的作用是什么?







              (4) 找出文中属于插叙的内容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