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从幻想走向现实的全息技术》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从幻想走向现实的全息技术
                  ①从经典的《星球大战》到《钢铁侠》,立体全息影像在很多科幻电影中以特效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影片中的人物可以跟在空气中形成的三维影像进行交流互动,不仅带来了震撼的视觉效果,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技术的憧憬.那么电影当中的这种技术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到底有多远呢?
                  ②全息,是指事物发射或散射的光的全部信息(包括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全息摄影不仅能够记录光的强度,还能记录光从哪里发出,朝哪个方向发射的信息(即相位信息).
                  ③普通摄影术在自然环境下即能拍摄成像,而全息摄影术需要利用特殊的光源(
              采用激光),记录物体发出的散射光.记录的时候将激光束分为两束,一束直接投射到记录介质上,成为参考光束;另一束投射到目标物体上,经过物体表面的散射作用形成物光束.让物光束投射在记录介质的同一区域上,它与参考光束在记录介质上产生干涉叠加,形成干涉条纹,再经过处理之后,就得到一张全息照片.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全息照片,看到的图象内容是不一样的,跟观看真实物体的感受一样.
                  ④1948年,全息术发明成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它的实现技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全息立体显示技术走出了实验室,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全息照片的艺术性和可观赏性,产生了全息商标、全息邮票、全息博物馆等,利用全息图的高科技特点产生了全息防伪,用于商品、钱币、证件等防伪.近年来又在发展全息电视、全息电影等三维立体显示技术.
                  ⑤1987年,我国发行了一枚全息邮折,这一年是丁卯年(兔年),在四方连邮折上有三只小兔子的全息立体照片.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可以看到小兔子的正面、侧面等不同的影像,确实可以用栩栩如生来形容了.
                  ⑥2010年4月21日,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局共同发布了发行新版100美元的设计方案,他们采用全息防伪技术,在美钞上设置了安全线.
                  ⑦全息摄影术目前在产品展览、发布会、舞台节目等场合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利用这种技术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象,还可以使幻象与表演者产生互动,形成一种共同表演的错觉,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⑧由于全息摄影术的条件严格,立体全息视频在使用方面目前仍难大规模应用.于是“伪全息”等裸眼立体显示技术应运而生.与全息显示在空间中再现物体的实像不同,“伪全息”主要模仿人眼立体视觉原理使观众感知到物体的立体感.立体视觉原理是指人的双眼在观看同一场景时,由于左右眼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左右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来自于不同视角,左右视点图象之间存在着细胞的差异.大脑皮层通过对两幅图象进行融合,从而感受到立体效果.目前裸眼立体显示已经能达到较高的分辨率,正在逐步走向大众.
                  ⑨近年来,全息技术又取得了一些突破.2014年底,一款智能全息投影仪研发成功,科幻电影中天马行空的想象似乎真的变为了现实.这台智能全息投影仪的外形像是一颗蛋,重5.5千克.它能直接在其上方的空中投射出3D影像,影像最高可达2.5米,十分生动逼真.它还配备有动态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等,可以探测环境或动作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实时地改变投射、变幻的内容.这种全息投影不需要带上任何3D眼镜,就能观赏.人们甚至还能与投射的人物角色产生互动.在家里配这样一款全息投影仪,是不是很酷呢?
              (1)文章的开头有何独特之处?有什么作用?
              (2)第②段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③段中加点的“一般”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4)下面的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全息摄影只能记录光从哪里发出的.
              B.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全息照片,可以看到不相同的图象内容,跟观看真实物体的感受一样.
              C.目前裸眼立体显示的分辨率正逐步提高并推广.
              D.人们在电影院戴3D眼镜观看的3D影片,是用智能全息投影仪放映的.
            • 2.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手机屏幕比纸币还脏!
                  谁都知道,纸币上的细菌特别多.可你知道吗?手机屏幕脏得远超ATM机(自动取款机)和马桶按钮.
              日前,央视“生活实验室”栏目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出租车司机的小屏幕手机、小朋友玩游戏的苹果手机等不同的几部手机提取样本,分别与培养皿进行涂抹接触.并将所有样本放置于恒温恒湿的孵箱之内静待观察.72小时后,发现送检的每一个培养皿中都长出了不同颜色以及大小清晰的菌落,最大的有硬币大小.不仅如此,经过对比后发现,所有手机细菌样本的污染情况都比ATM机严重.
                  检测专家介绍说,电子显微镜下圆形病菌多数为葡萄球菌,条状病菌多为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老人、小孩、体弱者稍不注意,很有可能会由此感染消化道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有皮肤病史的患者长期接触手机上的病原体,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溃烂,皮肤上的疮口也会有再次被感染的危险.尤其是现在家长喜欢把手机给孩子玩耍,更容易引起类似问题.不仅是触屏手机,市民常用的笔、键盘、鼠标、办公桌等,都有不少这样的细菌.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手机进行日常清理呢?在央视的实验中,工作人员用一张普通的一次性清洁湿巾对手机进行了擦拭.再次检测后,数值由原来的70降到10.专家提醒,正常的消毒清理对手机表面的清洁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手机的清洁要与手一起进行,才能避免细菌的交叉传递.
                  而近日德国专家针对手机消毒提出建议,不要使用玻璃清洁剂、酒精、洗涤剂或者肥皂水来清洁手机屏幕,这些刺激性强、腐蚀性强的清洁产品虽然随手可得,但长期使用会侵蚀手机屏幕,降低其灵敏性.电子产品不能用液体来清洁,因为液体会破坏手机电路,影响手机的使用.最好使用专门的手机卫生喷雾来消毒,避免病毒和细菌通过手机传染人体.
                  此外,用于擦拭电脑屏幕和其他电子产品的清洁布也是清洁手机屏幕的首选,这种清洁布手机专卖店有售,如果暂时没有,也可用超细纤维眼镜布代替.还有,给手机屏幕贴膜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贴专业的保护膜不仅不影响手机外观,而且可以防止屏幕出现划痕,并且会降低病毒在手机屏幕表面聚集繁殖的可能性.
                                                            (摘自 2015年2月6日《成都商报》,有删改)
              (1)从文章内容看,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讲述    ;一部分讲述    
              (2)从说明文的角度看,本文主要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一方法的好处.
              (3)说明文语言具有其特性,倒数第二段末尾加点的“最好”一词能不能用“可以”替换?请说说你的理解.
              (4)为了提示人们注意清理手机上的细菌,请你设计一则广告语.
            • 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古代冶金三绝麦保红
                 ①金属的发现和应用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古今中外的冶金史上都出现过不少名匠。遗憾的是他们许多精湛的技艺久已失传,他们的作品至今仍使科学家们去刨根究底。下面请看古代冶金的三绝,它们为什么能令人拍案叫绝呢?
                 ②“越民铸宝剑,出匣吐寒芒。”1965年在湖北江陵县楚墓中出土了越王勾践自用剑,在国内外引起很大轰动。这把青铜古剑全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剑身有8个错金篆体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③这把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铜宝剑距今已有2400多年,科学家鉴定后大吃一惊,原来这口剑不是由单一的锡青铜铸成,而是成分不同的复合铜件。剑脊和剑刃含锡量分别为10%和20%左右,这样一来就使脊部比一般青铜柔而坚,具有足够的韧性,保证在格斗中经得起撞击而不致折断;刃部质硬而挺,刃口锋利,能洞穿铠甲,其锋不摧。在试验中,用手握剑轻轻一挥,竟把叠在一起的多层白纸截断,真可谓天长地久,宝刀不老。
                 ④含锡量大于20%后,青铜就会变脆,塑性和韧性极度恶化,而古剑的锋锷正确地利用了这个极限量。2000多年前的铸剑师在造剑时如何调整各种元素的成分,最后达到天衣无缝,浑然一体,这无疑一个极大的谜,也是一绝。
                 ⑤铁是一种易锈蚀的金属,因此保留下来的古铁器要比古青铜器少得多。在印度德里郊外有一个闻名世界的古老的铁塔,名叫奎塔勃,它实际上就是一根巨大的神秘铁柱。铁柱高7米多,底部直径约半米,略带锥度,到顶部缩至30厘米,柱冠直径再次增大,仿佛托着一叠花饼。整个铁柱估计重量为6吨。这根古铁柱放置在露天,经历了1500年的风风雨雨,奇怪的是至今丝毫没有生锈,柱身上镌刻的字迹、笔划清晰如新。
                 ⑥这一奇迹从20世纪初就引起了科学家的重视,他们试图用现代科学原理来解释这一现象。一些学者认为铁柱的成分合理,与现代耐候钢所含的元素大同小异。从有关的资料看,奎塔勃铁柱几乎是钝铁,它是用一种古老的锻造工艺制成的。首先,把铁矿石直接放在巨大的木炭炉内,用脚踏风箱吹风加热,矿石并不熔化,而是得到疏松的海绵状铁块,然后再用手工锻打,挤出大部分渣子。巨大的铁柱就是用这些铁块在木炭焰火加热下锻打焊合而成。这种铁属于高磷低硫铁,并含有少量的铜。柱身上有一层棕黑色氧化膜,如果剥去氧化膜,颜色逐渐加深,数年以后与周围氧化膜已无法区分。这就是铁柱似锈非锈的秘密所在。
                 ⑦在13纪以前的200多年内,强悍的阿拉伯铁骑与东侵的十字军多次激战在沙漠里,那寒光闪闪的大马士革宝刀曾使多少侵略者丧胆。据说古叙利亚工匠制造的这种弯刀锋利无比,把一根头发吹到刀刃上,立刻被分割成两段。遗憾的是宝刀尚能找到,但冶金和锻造技术久已失传。
                 ⑧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冶金师无意中揭开了大马士革宝刀的秘密。这两位科学家都是研究金属的超塑性的。利用金属的超细晶粒组织获得超塑性后,就能使难加工金属如钛合金和不锈钢变得驯服。超塑性金属软如饴糖,伸长几十倍,吹塑成薄壁形状也不会断裂。
                 ⑨阻止金属晶粒增大的办法之一是在铁中加入大量的碳,这样就形成了高碳钢。但是含碳量达1.5%时,又形成了大量脆性的渗碳体网状组织,以致这样的钢根本无法加工。现代高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许超过0.65%。
                 ⑩大马士革钢的制造者不知用一种什么方法,既保持了相当高的含碳量,又避免了脆性。美国的冶金师首先使超高碳钢处于超塑性状态,再用连续轧制方法把它加工成刀具,从而制成了新的大马士革刀。
              (选自《百科知识》2015年16期,有删节)
              (1)选文分别介绍了古代冶金三绝的特性,及科学家对这一特性成因作出的科学解释,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古代冶金三绝特性形成原因
              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剑脊柔而坚,有足够的韧性;刃部质硬而挺,刃口锋利    
              奎塔勃铁塔        
              大马士革宝刀弯刀锋利无比    
              (2)简要分析选文第①段有哪些作用?
              (3)根据文意简要概括奎塔勃铁柱采用的锻造工艺有哪几个具体步骤?(每个步骤不超过15字)
              (4)选文多处运用数字进行说明,请例举其中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 4.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救救濒危土壤       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新近开展的一项研究可能会让某些人重新思考“像泥土那么普通”这种说法。一篇发表在《生态系统》杂志上的论文指出,某些土壤就像某些动植物一样已变得越来越罕见,而且有永远消失的危险。这些研究人员发现,美国有508种濒危土壤。在6个州,超过一半以上的珍贵土壤面临消失的危险。其中,情况最严重的是印第安纳,其濒危土壤所占比例为82%;其次是艾奥瓦,濒危土壤比例为81%.濒危土壤的热点地区大多在美国的农业中心区。
                      这些研究人员还发现,31种土壤事实上已经消失,因为他们几乎全部被转换为耕地或其他用途。
                     人们为什么要担心这些未开垦的处女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自然资源学院的生态系统学教授罗纳德•阿蒙森说,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土壤与依靠它生存的动植物息息相关。珍稀的土壤(比如酸度极高或养分含量很低的土壤)会出产珍稀的植物。比如:加利福尼亚艾奥尼附近一块非常古老且缺乏养分的土地上生长着四种珍稀植物。在美国的其他任何地区都不曾发现这些植物。
                     但是,耕作却促使微生物把土壤中的有机质迅速代谢为食物,从而改变土壤的生物地球化学性质。这种对土壤的干扰会影响到赖以为生的动植物。
                     阿蒙林说:“被耕作的土壤就像被驯化的动物。它与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祖先有相似之处,但其特性已经发生巨大而深远的变化。”
              (1)作者为什么发出了“救救濒危土壤”的呼吁?
              (2)为什么要保持土壤的多样性?
              (3)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被耕作的土壤就像被驯化的动物”这句话的?
              (5)解决地球上急剧膨胀的人口的吃饭问题和保护原始土壤之间确实是一种矛盾,请你帮忙想一个解决的办法。
            • 5. 记叙文阅读。
              阅读《凶手WiFi》文,回答下列各题。
              凶手WiFi
                  ①近日,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②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她们将12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WiFi信号的房间里;另一组则放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十二天的时间里,覆盖有WiFi的房间内,大多数种子变成了褐色,然后死亡。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
                  ③虽然有人认为,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可能是路由器散热所致。但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WiFi辐射的恐惧感,有些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④与此同时,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三年前,荷兰的科学家选用白蜡树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这些树木分别放在距六个辐射源0.5米处的位置,辐射源的频段介于2412赫兹到2472赫兹,功率为100毫瓦--和无线路由器相似。靠近辐射源种植的树木,树叶上出现了“具有类似铅光泽”的物质,导致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最终掉落。
                  ⑤但是,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由于WiFi采用的是低强度的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其威力只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在一间覆盖WiFi的屋子里待上一年,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20分钟通话。
                  ⑥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那么,作为普通用户,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⑦首先,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伤害越大。因此,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
                  ⑧其次,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小。如果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⑨第三,最好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尤其是放在床边。如果不使用WiFi,最好将无线路由器关闭,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⑩还有,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最好将电脑放在桌子或托架上。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2)人们在使用WiFi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第②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⑥段中加点的“极”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5)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手机、电脑、WiFi走进了千家万户,将来还会有更先进的电子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 6.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太阳驱动”2号
                  ①近日,一则关于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的消息被广泛报道--2014年6月2日,目前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太阳驱动”2号在瑞士西部城市帕耶讷成功首飞。它是瑞士太阳能飞机“太阳驱动”号的升级版,也是迄今世界上体积最大的太阳能飞机。
                  ②早在2003年,有人提出设计一种无人驾驶的高空、低速遥控太阳能飞机,白天飞行时利用取得的太阳辐射能尽量爬高(或贮能于蓄电池内),夜间利用高度作滑翔飞行(或由蓄电池取得能量).这样依靠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可维持长时期的飞行。这样的飞机可首先用于气象观测和侦察任务。2003年贝特朗•皮卡尔提出了太阳能飞机环球飞行构想,计划驾驶太阳能飞机,经过5次起降实现环球昼夜飞行。
                  ③由瑞士人研发的太阳能飞机“太阳驱动”(Solar Impulse)号在过去两年中先后完成了瑞士至比利时以及横穿美国东西海岸的飞行壮举,充分证明了太阳能在航空领域的前景。“太阳驱动”号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飞机,现在,“太阳驱动”的继任者“太阳驱动”2号(Solar Impulse 2)号已经正式亮相。新一代飞机的性能更加强大,机翼上搭载了17238块太阳能电池板。比第一代飞机多出5000块电池,用以吸收并储存更多太阳能。 拜此所赐,安装电池的飞机翼展也更长,“太阳驱动”2号的翼展甚至超过了波音747客机,它的翼展达72米。由于大量采用碳纤维材料,因此“太阳驱动”2号的重量仅有2.3吨,相当于一辆普通轿车。
                  ④一直有人好奇,作为依靠太阳能作为能源的飞机,到了夜里怎么办呢?安德烈•博尔施伯格表示,“太阳驱动”2号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极轻的碳纤维材料,机翼上安装有17248块超薄、高效太阳能电池板,在飞行中无需一滴燃料,白天飞机将爬升到28000英尺(约8500米)的高空沐浴阳光,补充电力,夜晚则下降到16000英尺(约4900米)进行巡航,飞行速度大约40英里/时(约64公里/时),仅依靠阳光就能实现昼夜飞行。
                  ⑤研究人员希望通过低能耗的航空飞行,使人们意识到一个能源可持续的新时代就在眼前。研究显示:太阳能飞机的到来,引发的将是能源领域的变革。
                  ⑥当然,要实现上述目标还需要攻克很多技术问题。首先,以续航能力来说,太阳能飞机的惊人续航能力来自不竭的阳光,理论上讲,只要在白天能追上地球自转的速度,太阳能飞机就可以永久飞行下去。但要追上地球的脚步,需要以接近音速两倍的速度飞行,这恐怕只有超音速科技才能尝试。第二,太阳能飞机要挑战黑夜,也可以从电池上做文章:只要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转换率够高、蓄电池的能量密度够大,太阳能飞机实现永久飞行就非遥不可及。第三,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省能源消耗和机身重量,“太阳驱动”2号座舱内的设计可以用简陋来形容,没有空调和暖风机,甚至连厕所也是集成在驾驶座位下部。由于白天和夜里的飞行高度不同,导致飞机里的温差较大。为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飞机没有安装加热设备,这对飞行员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这意味着他们要忍受30度到零下20度的极端温度。
                  ⑦太阳能飞机驾驶员皮卡尔认为,太阳能动力飞机的商业价值将在未来几年内体现出来。事实上,这个项目的重点并非对航空技术的探索,它更多是一个能源项目。如何实现太阳能的高效、可持续应用,或许才是这个项目关注的焦点。瑞士探险家贝特朗•皮卡尔和安德烈•博尔施伯格当天还宣布,将于2015年3月驾驶这架飞机开始首次环球飞行,以海湾地区为起点,经阿拉伯海,进入印度、缅甸、中国,然后跨越太平洋前往美国,再飞往南欧和北非,最终回到起点,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太阳能飞机。
              (1)概括选文②③④段的说明内容。
              (2)选文三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⑤段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4)“太阳驱动”2号目前在技术上存在哪些问题?
              (5)选出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瑞士太阳能飞机“太阳驱动”号是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大的太阳能飞机。
              B.由于采用高科技的材料,所以“太阳驱动”2号的重量轻。
              C.目前“太阳驱动”2号只能传达一种环保理念,还无法实现商业化运营。
              D.短时间内,“太阳驱动”2号就将进行首次环球飞行。
            • 7. 海底飞船    ①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姊妹篇的“海底飞船”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开始下水试验。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下潜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可以到达全世界99.8%的洋底。
                  ②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一种是无人驾驶的自由行动的潜水器,也叫水下自动机器人。船开到某一海域,把它放下去,它可以自动地在深海探测。另一种是缆控潜水器,拖着一根长缆,放下水去,然后由甲板控制人员通过遥控机械手和电视进行取样、拍照、探测。再一种就是载人潜水器,可以携带海洋科学家进入海洋深处,在海底现场直接进行观察、分析、评估,操作机械手实现高效作业。
                  ③我国这一新开发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长8米,宽3米,高3.4米,是用特殊的钛合金材料制成的。从外观上看,“海底飞船”呈一椭圆形球体,酷似一头小鲸鱼,能容纳3个人:一名操作员,两名科学家。在潜水器的前端,安装有一个密封的玻璃舷窗,透过它潜水科学家可以看见外面的神秘世界。它有两个配重块和一个压水舱。当需要下潜时,压水舱注水,开始下潜。当需要在水中悬停时,它抛出一个配重块,如果此时启动动力装置,就可以工作了;它的两只机械手,可以抓取75公斤的矿物。当需要上浮时,它抛出第2个配重块,同时向压水舱加入空气,排出海水,就可以上浮。这种设计是为了尽量节省蓄电池的能量,使它在水下连续工作时间达到7个小时。
                  ④载人潜水器主要用于深海资源勘探、海底测绘和采样、热液硫化物考察、深海生物基因采样、深海地质调查等领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载人潜水器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1991年俄、美科学家两次乘坐和平号,在大西洋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热液矿体。1994年俄国科学家在大西洋水域热液场探测时,发现了多种热液生物,具有代表性的有虾类、贻贝类、鳗类等生物群。在深海地质研究方面,日本科学家在日本海沟6200米深的斜坡上发现了裂缝,同时还发现了一条地震断层悬崖
                  ⑤在军事上,载人潜水器可以直接为建设海底军事基地服务,还可以直接参与现代水雷战,完成潜艇救生和水下捞救等任务。
                  ⑥在21世纪,加快发展深海载人潜水器,把我国建设成为新时代的海洋强国是
                 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1)文中“海底飞船”具体指的是:    
              (2)选文条理清晰,第③段说明的内容是:    
              (3)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    的方法,说明了    (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4)请分析“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5)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选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链接材料一:中国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首席科学家汪品先院士指出:深海基础研究是21世纪国际海洋竞争的重要部分。深海研究不只是人类了解地球亟待填补的空白,也是国家资源和安全保障之所系。
                 链接材料二:海洋地质专家估计,海底储存着约1350亿吨石油,近140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海底还沉积着极为丰富的多金属结核,其中铀的储藏量高达40亿吨,是陆地上的2000倍。
                 链接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影响最大、范围最广又难以解决的热点多发生在海洋上或沿海地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争议的岛礁近1000个。21世纪,中国海洋安全环境不容乐观。国外一些有识之士曾多次提醒我们:“在中国海区,有70%以上的地区存在着危机!”
            • 8.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泥土的歌唱    ①在中国的八音(根据材质的不同,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中,有一音曰土。
                  ②土--顾名思义,就是由泥土发出的声音,泥土本身是发不出声音的,即使一定要它发音也要伴随着尘土飞扬的壮观场景。但是人类大约在1万到1. 5 万年前获得了一项革命性的技艺,那就是借助水和火将土重新幻化为一种全新的形态,也就是陶。
                  ③经过这一神奇的转化过程,泥土不仅拥有了全新的样貌,而且也被赋予了全新的质地与功用。毫无疑问,这项技艺是古代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当然作为早期文明的先锋的中国先民,在这方面也拥有明显的优势,通过甲骨文中的陶字,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至少在4000年前,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陶轮制陶了。陶轮的使用,或者说借助陶轮的转动,人们就可以制造出比较标准的圆形器皿。
                  ④土本身是不发声的,但是由土制成的陶器,则既可以作为吹奏乐器,又可以作为打击乐器。尤其是那些比较标准的圆形器,在发音的原理上,与葫芦完全一样,所以很容易让古人通过自然的联想,而发现它们拥有的音乐天赋。这里面,最著名的,当然就是埙。
                  ⑤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
                  ⑥作为一种在民间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充满了草根气息的乐器的埙,经历了漫长阶段,最初的埙只有最上面的一个孔,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两个音孔,能吹三个音。又过了大约1000年,也就是3500 前,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有了三个音孔,能吹四个音。到公元前1000 多年的晚商时期,埙发展到五个音孔,能吹六个音、到公元前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埙已有六个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了。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上一、前三、后二经历了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
                  ⑦古人将埙的声音形容为立秋之音,曲调呈现哀哀切切,如泣如诉的悲怆感,时缓时急,时愤时悲。
                  ⑧还有一种比较著名的陶制乐器,虽然在古代的名声并不很好,但是在最近突然时来运转了。这种乐器就是缶。缶本来是一种实用器皿,具体的说就是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和咱们现在看到的泡菜坛子差不多。后来,随着青铜时代的来临,逐渐被青铜器所取代,至少在贵族的生活中是这样的。
                  ⑨像这样的一个器物,要想作为乐器来使用,毫无疑问只能充当打击乐器了。
                  ⑩用装酒的坛子当乐器,一边拍打着这个装酒的坛子,一边唱歌,通常来说给人的联想都是醉鬼,或者性情豪放的经不起任何酒精催动的野蛮人的形象。
                  ⑪事实上,李斯在他的那篇著名的《谏逐客今》的文章中,就有“击瓮叩缶,弹筝博髀”的句子,意思就是,秦国饮宴时,贵族士大夫们往往在喝到半醉时,以击瓦缶、拍大腿来打拍子而歌。就是以此为例,来说明秦国当时文化的落后。也就是说,在古代击缶而歌并不是什么文明的象征,恰恰相反,那是文化落后粗俗的标志。
                  ⑫但是击缶这种乐器,在2008年突然时来运转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击缶而歌,让这种古老的乐器,不仅突然以一个完全正面的新形象获得了一瞬但足以永恒的新生。
              (作者:朱东。有删改)
              (1)作为两种著名的陶制乐器,埙和缶各有什么特点?
              (2)文章对埙和缶这两种乐器的介绍,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述使用这种说明顺序的原因。
              (3)文中第⑥段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请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5)下面材料放到文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2004年,河北邢台的侯义敏,对传统的埙进行改良,设计出了10孔的低音埙,这种埙与古代的埙相比,音域宽广,音色低沉深厚,空灵柔美。
              A.第④段后     B.第⑤段后    C.第⑥段后     D.第⑦段后。
            • 9.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段,回答下列各题。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茵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是由英国植物学家制造出来的,其培养液是大肠杆菌。
              B.上世纪80年代,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产生电能。
              C.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是可能的。
              D.细菌发电站,是唯一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其发电技术还有发展空间。
              (2)第③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 10. 凶手WiFi
                ①近日,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②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她们将12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WiFi信号的房间里;另一组则放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十二天的时间里,覆盖有WiFi的房间内,大多数种子变成了褐色,然后死亡.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
                ③虽然有人认为,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可能是路由器散热所致.但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WiFi辐射的恐惧感,有些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④与此同时,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三年前,荷兰的科学家选用白蜡树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这些树木分别放在距六个辐射源0.5米处的位置,辐射源的频段介于2412赫兹到2472赫兹,功率为100毫瓦--和无线路由器相似.靠近辐射源种植的树木,树叶上出现了“具有类似铅光泽”的物质,导致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最终掉落.
                ⑤但是,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由于WiFi采用的是低强度的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其威力只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在一间覆盖WiFi的屋子里待上一年,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20分钟通话.
                ⑥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也
              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那么,作为普通用户,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⑦首先,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伤害越大.因此,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
                ⑧其次,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小.如果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⑨第三,最好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尤其是放在床边.如果不使用WiFi,最好将无线路由器关闭,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⑩还有,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最好将电脑放在桌子或托架上.
              (1)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A.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B.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低,伤害越大.
              C.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大
              D.WiFi信号会损害健康,这一说法已经得到证实,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说明有关“WiFi危害”的事理说明文,作者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B.第(4)段使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C.第(5)段中“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20分钟通话”“仅”说明程度之轻,说明美国研究者对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这一说法表示怀疑.
              D.第(6)段中“也极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极”是表程度的词语,强调可能性大,说明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为了上网的方便,爸爸准备在家里安装无线路由器,请你结合本文的学习,给爸爸提出两点建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