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唐)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 2.

                                                                               巨蛇偷蛋

              吴氏鸡蛋行中积蛋不知几亿万也,而月终盘计,必少数百枚。主人不甘,早暮伺之,

              见有蛇长数丈,身围如碗,高踞梁上,而下垂其头以吸蛋。相距尺,蛋即自升而上。既吸十数枚,则环蟠柱间,力束其身以破蛋,如是而一餐毕矣。既而又至,亦如是。主人恍然曰:“贼乃在汝,吾必有以报汝矣。”乃取坚木削为卵状若干,置于筐中,而以鸡子其上。明日蛇至,如前吸取,鸡子于木卵相间而入。吸毕,环柱盘束亦如故,而愈树紧,尾左右挥扫,若有甚不适者。久之,直窜庭中,旋滚不已,自起自落,上下数尺许,而木卵不可化矣。如是者历三昼夜,乃死。


              注释:伺机:偷偷观察。踞:盘踞。环蟠:环绕。


            • 3.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共产党来说,个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引用的修辞手法
              B.“当看过这世界的每片沧海桑田,最美的还是家的屋檐.”这个句子没有语 病
              C.电子邮件的传递方式更加灵活便捷,但其基本写作要求与纸质书信并没有区别
              D.“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
            • 4.
              下列判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此句运用排比和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木兰出征前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的情形。)
              B.“,总要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不幸。”句中划线词语分别是拟声词、介词和副词。
              C.“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句中的“和”是连词。
              D.“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其中“只”是副词,“在”是介词,“沙沙”是拟声词。
            • 5.
              下列解说的一项是(  )
              A.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地奔流着.
              解说:“思想感情奔流”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B.高雅的人,看背影就知道;奋进的人,听脚步就知道;和善的人,看笑容就知道.
              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笔墨纸砚    说学逗唱    阴晴圆缺    亭台轩榭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D.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解说: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 6.

              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 7.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使用修辞手法是( )

              A.反问
              B.设问
              C.排比
              D.对比
            • 8.

              结合语境,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这里是大自然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  “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这就在所谓“黄土高原”!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喜爱的姿态。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直立的头发,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牛和掮着犁的人形出现,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
              A.“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有了人类的活动,自然变得生动起来,突出了人类的伟大。
              B.文段中运用“装扮”一词,将层层梯田拟人化,生动地表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 
              C.文段中“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高杆植物的高而多的特征,突出了自然的神奇。
              D.文段中“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运用夸张,将月光下天蓝的程度、山顶的轮廓描绘出来,也为下文的“归耕剪影”做铺垫。
            • 9. 1、  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燕子归来寻旧垒。”

              还是去年的,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泄泄呀!偶然的有几家,小燕子却不来光顾,那便很使主人忧戚,他们邀召不到那么隽逸的嘉宾,每以为自己运命的蹇劣呢。

              (1)文中加横线的词语“泄泄”应读(         );“忧戚”可解释为(          ) ;“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这里的“主”是指(           ),“宾”是指(        ) 

              (2).请你扼要说说“燕子归来寻旧垒”一句中,“寻”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             

            • 10.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6)题。

               (甲)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乙)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 甲段“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______________,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__的情感。“这样”指代______________。

              (2) 指出画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其表达作用。

              (3) 你认为甲段的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4) 乙段中画线句子表现了闲看者________的精神状态。

              (5) 从甲、乙两段文字看,作者先离开东京,又离开仙台,两次选择的目的是什么?他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

              (6) 鲁迅留学日本时,曾写了一首“自题小像”,诗中表达了什么感情?这种情感在课文哪些地方有所体现?

              自题小像

              鲁 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