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

              [双调]寿阳曲

              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 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题。(共6分)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 ①精舍:佛寺的别称,此处指柏林寺。②霁(jì):雨止天晴。

              (1) 请根据诗意,在下面括号内填写出诗人的行踪。(2分)

              (  ) 松径(或松林) (  )

              (2) 登高远眺,诗人眼中的山色尤为苍翠,试根据第三句分析原因。(2分)

              答:                                                                                                   

              (3) “画出西南四五峰”不但写出了山峰的美妙,还表达了“望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 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1) 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  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2)题。

              书院二小松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注]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 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
              (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凭阑人·金陵道中

              (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1) 这首小令描绘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 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写法、构思等),对该作品进行赏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