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乎尔而与之,行到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所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乙】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为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选自《庄子》)注释:①颜回:孔子的学生。②仕:做官
              (1)解释下列加点字
              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 ②是亦不可以 ______
              不仕乎 ______ ④孔子愀不容 ______
              (2)找出与乙文“失之而不惧”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______
              A、行道之人弗受 B、辍耕之垄上
              C、学而时习之 D、宋何罪之有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②善哉,回之意!
              (4)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文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请举出其中一例。
              ②甲乙两文都强调做人要有所坚守,请谈谈两文分别要坚守什么。
            • 2.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禹锡终连州: ______
              ②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还于京师: ______
              (2)下列加点字与“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是 ______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为神。 (《黔之驴》)
              B.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C.啮人,无御之者。 (《捕蛇者说》)
              D.策之不其道。 (《马说》)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4)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①为友: ______
              ②为官: ______
              ③为师: ______ 。
            • 3.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1)一寺 河干(         )
              (2)山门 于河(          )
              (3) 十余岁(            )
              (4) 石兽于水中(        )
              (5) 不可得(          )
              (6) 铁钯(          )
              (7)尔辈不能 物理(          )
              (8) 于沙上(         )
              (9)不亦 乎(        )
              (10)众服为 确论 (             )
              (11)如是再 (           )
              (12) 反溯流逆上矣(          )
              (13) 然则 天下之事(            )
              (14)可据理 臆断 欤(           )   
            • 4.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鲁①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②无所出。俄③有老父④至,曰:“吾非圣人⑤,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⑥而入?”遂依而截之。

              (《执竿入城》)

              【注释】 ①鲁:鲁国,在现在的山东。②计:计谋,策略。③俄:不久,一会儿。④老父(fǔ):老人。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⑤圣人: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⑥中截:从中间截断。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闻 笑曰    
              B.当求 于上流
              C.遂依而截     
              D.其反激
            • 5.
              解释下列加 画线 的词语。
              (1)故 有名马
              (2)只 于奴隶人之手
              (3) 死于槽枥之间
              (4)不以千里
              (5)一食 尽粟一石
              (6)且欲与常马 不可得
            •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 画线 的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之虽有千里 能     千里者       不以其道
              (2)食一 或尽粟一石       之不能尽其材 
              (3)策 之不以其道        而临之 
              (4)以不 千里称也      策之不 其道 
              (5)能安求其 千里也      虽有千里之 能 
            • 7.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臣有二马,日啖刍豆①数升,饮泉一斛②,然非清洁则不受。介③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奋迅④,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⑤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 ①刍豆:草和豆。指牛马的饲料。②斛:量器名,十斗为一斛。③介:披甲。④奋迅:鸟兽飞奔而有气势。⑤褫:脱去,解开。

              下列句子中加 画线 的“其”与例句中的“其”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食马者不知 能千里而食也


              A.安求 能千里也
              B.真无马邪
              C.真不知马也
              D.此 受大而不苟取
            • 8.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 以军中多务    告辞        
              B.卿今 当涂掌事      当道,当权
              C.但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D.鲁肃过寻阳      到,等到
            • 9.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下面几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1)时时而 进        (2)中 力拉崩倒之声
               
              B.(1)臣 知不如徐公美     (2)此 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 徐公       (2)骈死 槽枥之间
               
              D.(1)朝廷 臣莫不畏王     (2)辍耕 垄上
            • 10.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 

                                                              (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 ②睨:看上去。 ③卒:最终。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1) 佁然 不动( )       (2)以其境过 ( )      (3)其长可十 步(       )   (4)青鲜 周( )

              (2) 翻译下列句子。

              (1)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请根据选文的描写简要概括各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