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音乐家与职篮巨星》,完成下列各题
                                              音乐家与职篮巨星
                                               (台湾)王溢嘉
                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佳钢琴曲目诠释者的鲁宾斯坦,像巴哈、莫扎特般是个音乐神童,三岁时就弹得一手好钢琴,在他成名后,有一位年轻的淑女在听完他出神入化的演奏后,以崇拜的口吻对他说:“我多么希望我的钢琴能够弹得跟你一样好.”
                鲁宾斯坦回答说:“如果你能一天练琴六到八个小时,并且心无旁骛地苦练许多年,你的愿望可能就会实现.”
                即使音乐需要相当的天份,但鲁宾斯坦强调的却是“苦练”,而非“天份”.如果没有苦练,那即使有再高的天份,也难以开花结果.我们常常迷惑于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特殊的天份或资赋,而忽略了炫丽背后更可贵的苦练.
                我想,没有人会否认磨练的重要性,但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要花心血苦练以前,必须先衡量投资报酬率,苦练没有什么指望的事情,到头来也许只是白费心血.
                这当然有部份的真实性,不过世事往往有出人意表者.
                美国职业篮球的超级巨星--芝加哥公牛队的“飞人”迈克尔•乔丹,他在篮球场上出神入化的演出,同样令人叹为观止,那当然也是运动天份加上无数的苦练所造就出来的.
                但有很长一段时间,乔丹并不被认为是个天生的篮球好手.
                乔丹在读中学时虽然热衷于篮球,但却有个致命的缺点--身材并不高大,九年级时,身高五尺八寸,在学校的九年级球队里算是“矮”的,但他以苦练来弥补身高上的不利,在练球时,他总是第一个到场,最后一个离开.回到家里,更是和他哥哥及同伴拼命练习.周末若没有比赛,他就从早到晚练球练个没完.
                十年级时,虽然长到五尺十一寸,而且球技精湛,但教练还是嫌他“矮”,只让他当学校代表队的“二军”.乔丹虽为此暗自饮泣,不过他并不气馁,反而更卖力地磨练自己的球技,在“二军”参赛时,每场球赛的平均得分高达二十八分﹔而就在这一年里,他“忽然”又长高了四、五寸,因为身高“暴涨”,他才顺利地被选为学校正式代表队的队员.
                由于平日的苦练,再加上身高助势,使他如虎添翼,而被北卡罗莱纳大学篮球队网罗,为他日后的踏上职篮铺路.但球队教练看上他的并不是他的天份或身高,而是多年培养出来的勤奋不懈苦练的精神.
              如果乔丹要等到自己长得“够高”,才加紧练习球技,那可能为时已晚.磨练,绝不是临阵磨枪、临渴掘井.
              即使你的资质再好,若没有经过琢磨,也是一块没有什么价值的璞玉.而如果你因为自觉在某方面不如人,而且相信“勤能补拙”,愿意比别人花更多的心血去练习,使它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那么有一天物换星移,情况变得对自己有利时,这种良好的习惯就更能使你脱颖而出.
              (1)作者借鲁宾斯坦的例子说明了什么道理?
              (2)请就文中所举的两位人物,比较他们在专长领域、先天条件、成功因素、作者介绍手法的异同,你从两位人物身上得到的启示是什么.请填写下面的表格.
              鲁宾斯坦迈克尔•乔丹
              专长领域        
              先天条件        
              作者介绍手法        
              成功因素    
              从两位人物身上得到的启示    
              (3)试着说出古今中外或者身边的人因为“勤能补拙”而成功的例子,并加以叙述.
            • 2.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里的三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前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物候规律                B.气候变化
              C.物候现象                D.四季景色变化.
              (2)第三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    
              A.作诠释   列数字          B.下定义    举例子
              C.作比较   举例子          D.列数字    作比较
              (3)对这三段文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自然现象称为物候.
              B.物候学就是一门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
              C.作者在说明物候现象时,先分说“植物”和“动物”,再概说“生物”,语言准确、严谨,条理清晰.
              D.选文前两段和第三段的关系是从现象到本质,最后第三段归结什么是物候学.
              (4)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虫鱼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
              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
              C.“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既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时与规律的,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D.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运用拟人手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
              (5)对选段中语言的理解,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段的语言特点是生动形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B.“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一词,说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谨.
              C.“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一句中“簌簌”一词,将树叶飘落写得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境.
              D.“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一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大自然中的物候为农民着想的心情.
            • 3.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沿
              阻绝        ②
              湍绿潭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
              疾也    不
              物喜
              B.
              间千二百里   
              真无马邪
              C.春冬
              时    乃记
              而去
              D.
              王命急宣    而
              长烟一空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请概括三峡景物的总体特征,并另写一句本文之外的描写山或水的诗词.
            • 4.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猪饲料中的砷是砒霜吗?
                ①2013年3月份,黄浦江上游水域漂浮万头死猪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络上有报导称黄浦江死猪漂流的真相是养殖户为了让猪更有卖相,在饲料中违规添加了有机砷,也就是砒霜(《水浒传》里武大郎就是被潘金莲用砒霜毒死的),喂食四五个月后导致猪内脏腐烂而大批死亡.这死因见不得光,这样的死猪肉又不敢拿去市场上卖,养殖户只好把死猪抛到河里了事.大家都往河里一丢,猪尸们就在黄浦江大游行了.
                ②事实真的如此吗?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砷这个物质.
                ③通过对大量的猪、羊和鸡生长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砷是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于动物的生长,可以起到一些积极作用:杀灭肠道内的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具有类似于抗生素的作用;增强肠壁的通透性,从而促进肠道细胞的代谢,并与维生素B12和一些抗生素有协同作用,促进生长;舒张毛细血管、改善皮肤营养,使皮肤粉红,毛发光亮,改善商品猪的品相,对改善鸡蛋颜色也有帮助.
                ④因此,在饲料中添加砷化合物一度成了世界畜牧业的普遍做法.不过,符合规范的砷添加剂都是有机砷制剂,因为无机砷具有很强的毒性,而无机砷中三价砷的毒性又大于五价砷,砒霜中的砷就呈三价.畜牧中使用的有机砷制剂多数是氨基苯胂酸和硝基羟基苯胂酸,它们和砒霜是两回事.
                ⑤有机砷在动物体内的利用率很低.有机砷被动物摄入后数小时后,90%以上即会以甲基化产物的形式排出体外,在组织内的沉积量很少.
                ⑥饲料中的有机砷制剂并没有致癌性,也没有明显的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
              摄入也可以在体内蓄集,引起慢性中毒.这种中毒过程缓慢、不易察觉,症状有精神沉郁、触觉减退、运动障碍等,可见主要是对神经系统的破坏.
                ⑦欧盟在1999年禁止将有机砷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但美国、拉美、日本等地仍在广泛使用.3月份沪浙地区猪集体死亡事件让人们再次将视线投向有机砷制剂.网络传言认为,猪群突然爆发死亡是由于三四个月前喂食了有机砷制剂,在四五个月后“毒发身亡”之前预计可以屠宰,但由于屠宰期延后就集体内脏腐烂而死亡.然而即使有机砷有一部分能在动物体内转化为无机砷,它发病也不会有如此精确的“潜伏期”,不会具有这种造成近万头猪同期死亡的定时炸弹般的功能.
                ⑧正常合规使用猪饲料有机砷添加剂并不会造成猪的大规模死亡.但是因为猪本身并不会在体内存留太多有机砷,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砷元素随着粪尿等途径排入了农田、水体等自然环境.由于细菌等微生物的存在,自然环境中的有机砷容易转化为无机砷,并通过食物链不断累积,这才是最令人担忧的事实.如果继续大量使用有机砷制剂,那么它仍将会为自然界的重金属循环不断补充材料.为改善生存环境,逐渐抛弃有机砷制剂,寻找更加环保健康的添加剂作为替代品是大势所趋.
              (1)文章开头先从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写起,有什么作用?
              (2)砷元素有哪些积极作用?请分点简要概括.
              (3)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为什么不能删去?
              (4)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文章第⑦段已经回答了题目提出的问题,那么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 5. 不容忽视的“镉大米”
                人们总是在食品安全中学习化学知识,两年前“10%大米镉超标”的新闻让人们空前关注起“镉”.而最近“广州超过4成大米镉超标”的报道,在“谈食色变”的今天,更让公众群情激愤.
              “镉”究竟为何物?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非常重要.它通常通过废水排入沟渠河流,再通过灌溉污染农作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
                根据不同的摄取方式来衡量,镉对人体健康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大米等食物摄取的,属于“长期小剂量”.这种情况主要危害肾脏和骨骼.目前,国际卫生组织对镉的安全标准就是基于它对肾脏的危害程度建立的,上限是每周每公斤体重7微克.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不超过60微克.
                这个安全标准包括所有的镉来源,除了米饭,还有其他食物和饮水.对于大米,我国的安全标准是每公斤0.2毫克.但这只是一个“控制标准”,并不意味着高于这个值的大米才有害,而低于它的大米就“安全”.比如说,如果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吃500克镉含量为每公斤0.15毫克的大米--这样的大米是合格的,但也超过了国际卫生组织的“安全线”.如果只吃200克含量为每公斤0.25毫克的--虽然它超标了,但是总摄入量还没有超过“安全线”.此外,我们还要吃其他食物,还要喝水,其中也可能含有镉.对于“镉大米”产区的人来说,镉的其他来源就更不能忽视.
                长期食用“镉大米”或其他含镉的东西,容易造成慢性镉中毒.它的症状被命名为“痛痛病”,日本在几十年前就注意到了它的存在.在日本的“镉大米”地区,统计了近两万名成人,出现了近二百病例和一百多“疑似”病例,以老年女性为主.目前,中国还没有详细的病例统计.根据目前的研究,痛痛病
              是由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
              镉会在肾脏中累积,最后导致肾衰竭,也会导致骨软化和骨质疏松.长期接触剂量是国际卫生组织安全线3倍以上的镉还可能会导致消化道的障碍.在动物实验中,这种剂量的镉还显示了对生殖和发育系统的影响;对人类是否有同样影响,还没有可靠依据.
                镉中毒更大的麻烦在于它的长期性,即使停止食用高镉大米,肾衰症状依然会持续.
                中国人主食米饭.“镉大米”对国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根本的解决途径还是治理工业污染,也迫切需要广泛严格地检测大米以及饮水中的镉含量,并且及时公布与处理.对于消费者来说,保护自己的可行途径是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的依赖.此外,根据研究,钙和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对镉过量也更加敏感.所以,保证自己的食谱中有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增强对镉的抵抗力. 
                                                                                (摘自新浪网有删改)
              (1)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对“镉大米”进行了介绍?    
              (2)根据文章的介绍,请给“镉大米”下定义.    
              (3)文章里加横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
              根据目前的研究,痛痛病
              是由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    
              (4)下列推论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按照我国对大米的镉含量标准,只要长期食用镉含量低于控制标准线以下的大米,就不会造成镉中毒.
              B.长期接触剂量为国际卫生组织安全线3倍以上的镉不仅可能导致消化道障碍,还会对人的生殖和发育系统有危害.
              C.对中国消费者来说,预防“镉大米”危害的可行途径有:要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的依赖;保证食谱中有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
              D.中国人主食大米,只要停止食用高镉大米,肾衰症、骨软化和骨质疏松症都会消失.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
                                                  宋立有
                ①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次讲话中说:现在,不仅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火车在中国?而且中国还制造出了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奥巴马所说的计算机就是中国自主研制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
                ②“天河一号”由140个计算机柜组成,每个机柜1.2米长、1.45米宽、2米高,排成3排,这个方阵占地约700平方米.人们站在“天河一号”前,会觉得“天河一号”气势宏伟,震撼人心.那么,“天河一号”的键盘和鼠标在哪里?
                ③“天河一号”自身没有键盘和鼠标,它只由一个维护人员维护它,监控它的工作情况.“天河一号”是通过网络的方式让用户来登陆它使用它,所以,也可以说每个用户手上的键盘和鼠标就是天河一号的键盘和鼠标.所以,当某用户通过自己的PC机(个人计算机)登录到“天河一号”上后,他的PC机已经成为“天河一号”的末梢神经,成为一台终端设备.
                ④“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提供的计算方式是现在业界叫作“云计算”的计算方式.如果将“天河一号”的峰值速度、持续速度、每秒浮点运算做个换算:“天河一号”运算1小时,就相当于全国13亿人同时计算340年.它运算一天,相当于1台双核的高档桌面电脑运算620年.“天河一号”总的存储容量能够容纳1千万亿个汉字,相当于一个存储10亿册100万字书籍的巨大图书馆.而目前我国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书也仅有2千万册.那么,如此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究竟从何而来呢?
                ⑤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杨学军是“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的总设计师.他说,天河一号取得成功,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回顾起来,成功的奥秘涉及很多方面,但最为重要的,是我们采取了一条创新的技术路线.就是通用微处理器CPU加专用微处理器GPU的技术路线,形成异构并行的体系结构,把理论上成立但实际上还没走通的路子走通了.“天河一号”的研发使理想中的“概念机”变成了现实,更让中国速度一跃成为领跑世界的速度.
                ⑥就像爱因斯坦的大脑曾经推动了科学的跨越一样,这个目前世界上最快的中国大脑“天河一号”,已在天津市滨海新区部署并投入使用.它在石油勘探、高端装备研制、生物医药、动漫设计、新能源、新材料、工程设计与仿真分析、气象预报、遥感数据处理、金融风险分析等领域已获得了成功应用,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选自《走近科学》2012年第1期,选文有删改)
              (1)第④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天河一号“的特点.
              (2)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结合文意,选出信息提取不正确的一项    
              A.“天河一号”主要通过网络方式为各个登录它的用户提供服务.
              B.“云计算”方式为“天河一号”提供了强大的运算能力.
              C.“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的应用前景非常美好.
              D.“天河一号”虽有庞大的存储容量,但它的结构太复杂,其管理与使用都不便.
              (4)任何科学技术的问世,都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如果应用不当,也会带来危害.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天外飞来准晶体
                                                     巴雅尔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准晶体的发现者-以色列科学家谢西曼,他于1982年首次在实验室中合成出了准晶体.正常的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形式是立方体、六边形或其他规则的、可无缝拼合的模式.而准晶体的结构很特殊,小范围内看不出规则模式,但大范围可以体现出规则的,可拼合的模式.由金属原子组成的准晶体有固定的熔点,但导电导热能力却很差,容易像非晶体的玻璃那样破裂.
                自然界中形成的准晶体是在2008年发现的,在一块来自俄罗斯东部的奇怪岩石内,意大利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已知的准晶体类型--Al63Cu24Fe13.更惊人的事情还在后面,最近意大利和美国科学家对这块岩石进行了同位素测定,发现岩石里的氧同位素的特征与某些碳质陨石类似,换句话说,这块岩石可能来自地球之外!该陨石很可能是45亿年前太阳系早期动荡环境的产物
                含有准晶体的陨石是如何形成的?这依然是个谜,太阳系中绝大部分陨石都是小行星带中没有形成大天体的物质,但这块陨石中的铝的形式很古怪,不可能是在小行星带的环境中产生的,在其他的陨石中也没有发现这种铝的形式,既然陨石来自地球之外,那么这种含有准晶体的陨石的起源一定不寻常.研究人员猜测,也许这块陨石所在的前身星球上曾经发生过高速的撞击事件,在极端的环境中产生了这种陨石.
                这块陨石告诉我们,罕见的准晶体其实可以在自然界中产生,并且在几十亿年中保持稳定.
              (1)准晶体有什么突出特征?
              (2)第一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
              (3)第二段画线句中的“很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4)下列说法或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一项是    
              A.因为首次发现并在实验室中合成出了准晶体,科学家谢西曼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B.在自然界中也发现了含有准晶体的岩石,不过这块岩石可能来自地球之外.
              C.对于含有准晶体的陨石形成的原因,科学家们已有了明确的研究定论.
              D.罕见的准晶体可以在自然界中产生,并且很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安全的节能“大衣”:发泡水泥
                为了能够阻挡夏天的炎热和冬天的寒冷,国家规定在建造楼房时必须给建筑物穿一件用保温材料做成的节能“大衣”,以减少夏天室内冷气和冬天室内暖气的外流.然而近年来,由于墙体保温材料被点燃而引起的高楼火灾却频频发生.目前国家已禁用易燃的有机外墙保温材料,取而代之的是无机保温材料,发泡水泥就是其中的一种.
                发泡水泥,顾名思义,是一种有“泡泡”的水泥.“泡泡”是如何生产的呢?首先,将发泡剂用机械搅拌方式或者高压空气雾化气动方式进行充分发泡,形成大量大小均一、直径适宜的稳定的泡沫.然后将泡沫与水泥浆均匀混合,经过发泡机的泵送系统进行现浇施工或模具成型.经自然养护,就形成了一种内部含有大量封闭气泡的轻质混凝土.
                20世纪30年代,瑞典开发研制了发泡水泥,在挪威应用一举获得成功,后来在欧美地区迅速得到广泛应用.1973年为了节约能源,韩国推广应用发泡水泥,随后日本也积极推广.在韩国、日本的带动下,东南亚国家也开始广泛应用发泡水泥.我国最早的发泡水泥应用,是上世纪50年代黑龙江地区的墙体保温层工程.该工程由前苏联专家指导施工,效果良好,至今近60年依然完好无损,仍在使用.
              最早的保温办法,是增加墙体厚度,但不能达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后来有了新型复合墙体.但这些复合墙体大多采用聚苯乙烯材料,这种材料属于易燃,且在冬季供暖时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释放有害气体.而通过发泡水泥技术制作的节能“大衣”,除了阻燃,还有很多优势.发泡水泥属于气泡状隔热材料,水泥内部的那些封闭气泡,可以使混凝土轻质化和隔热化,保温、隔音的效果特别好.它还有强度高、不变形的特点,其抗压抗裂性是普通混凝土的8倍.用在楼层间地板辐射采暖工程中,既可以支撑地暖管材和地面承重,又可以隔热、隔音.
                在制作发泡水泥的过程中,发泡剂必不可少.这种发泡剂的原料为植物性或动物性的脂肪酸,合成体为水溶性,不含苯、甲醛等有害物质,绝对安全环保.
                发泡水泥的耐久性强,使用年限大于50年,可与建筑物同寿命,一次施工可使建筑物终身保温.从使用成本、应用范围上看,发泡水泥也极具吸引力.目前,发泡水泥在楼层间地板施工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作为外墙保温“大衣”,还亟待推广.相信这种新型环保材料会带给我们更加安全节能的居住环境.
                                                               (选自《百科知识》2012年第4期,有改动)
              (1)下列对“发泡水泥”下定义正确的一项是    
              A、发泡水泥就是内部含有许许多多小泡泡的水泥.
              B、发泡水泥是通过在水泥浆中添加发泡剂而生产出的新型水泥.
              C、发泡水泥是内部混合了大量大小均一、直径适宜、稳定的泡沫的轻质混凝土.
              D、发泡水泥是内部含有大量直径适宜且均一的封闭气泡的混凝土.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给建筑物添加保温层主要是在北方地区采取的措施,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冬季室内温度能达到规定的标准.
              B、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已经使用发泡水泥做墙体保温材料,但由于种种原因,发泡水泥后来几乎没有在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
              C、加厚墙体可以保温,环保但不能节能;采用新型复合墙体,材料大多数易燃物质,且随着温度升高而释放有害气体,节能但不环保.
              D、发泡水泥作为基本的建筑材料,具有阻燃、质轻且强度高、隔热、隔音、安全环保、耐久性强等多种优势,可在建筑中广泛使用.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介绍发泡水泥的事物说明文,读后使我们对这种建筑材料的特点和用途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B、本文主要采用逻辑顺序,依次说明了发泡水泥的基本特点、研发应用历史及其多种优势,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C、文章第2段采用了打比方、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形象、准确、全面地介绍了发泡水泥的生产方法及产品特征.
              D、本文的语言平实而又不乏生动,如标题既直接点明了发泡水泥的安全节能,又用“大衣”作比,形象概括了其保温的特点.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大自然的智慧
                                                   赵大年
                ①蜘蛛天生就会结网捕食.它在体内制造黏性韧性很高又无色透明的“隐形”蛛丝,选择蛾蝶蚊蝇等飞虫的林间通道巧妙织网,然后躲在暗处,一旦有自投罗网者,信息立刻由蛛丝颤动传递给蜘蛛,它就迅速赶到,咬住俘虏,将自制的麻药通过牙齿输入俘虏体内,使其丧失抵抗或逃跑的能力,再放心地把俘虏吃掉.聪明的祖先也许就是从这里学会编织渔网来张网捕鱼.发展到现在,这网已经衍生出多少有形和无形的网啊,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通信网,互联网…
                ②多种昆虫的外皮又薄又轻又有韧性,譬如蝗虫的“外骨骼”,既能保护内脏和肌肉,又支撑全身,可轻盈地弹跳、飞翔,这种外皮也是很好的材料呀.最近美国科学家研制的“昆虫皮肤”,就是分析了昆虫外皮的成分,取得了甲壳素和若干蛋白质的配方进行了人工合成.这种材料的强度和铝相当,重量却轻得多,加上甲壳素容易获得,成本很低,也使大量的虾壳、蟹壳、鱼鳞都能变废为宝.加水多少即可决定其柔韧度,可制成任何形状,替代塑料,可自然降解,保护环境.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在医学上用途广泛.
                ③粗略地想想,人类向大自然学习的事例多矣.为防野兽伤害,有巢氏教部族学习鸟儿“结木为巢,编堇而寝”,住在树上.北京奥运会主场馆取名“鸟巢”,也是人们向鸟儿学习的一种纪念吧?冷兵器时代的盔甲和现代装甲车,大概是学习甲壳动物自我保护之法,譬如乌龟、穿山甲、鱼体内有鳔,充气则浮,排气则沉,潜艇也学了这一招.跳蚤肯定是跳高的绝对冠军,它的记录是自身高度的600倍,已经有人研究跳蚤的膝关节了.
                ④蒲公英给它的孩子们每人一把伞,随风飘去,播种四方.胡杨树给它的种子设计了辐射型的细毛,随风滚转到水土适宜处再扎根生长.蒺藜有点儿霸道,让它的孩子浑身长满倒钩刺,钩住动物的腿脚或人的裤腿,可免费旅行,待到你把它摘下,怕扎嘴双双不敢吃,扔到地上则“正中下怀”,就地发芽.美哉蒲公英、胡杨、蒺藜,它们共同的智慧,就是不让孩子挤在自己的“福荫”下生活,不要子女跟自己争夺身边这点水分、养料和阳光.我们为什么不学习它们的生存理念,偏要拥在闹市的雾霾下买高价房和天天堵车呢?
                ⑤虚心向大自然学习吧,这是一门既古老又时髦的学问--仿生学.
                                                               (选自20l2年5月2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从全文看,“大自然的智慧”就是各种生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    、保护自我、    的本领或绝技.
              (2)美国科学家研制的“昆虫皮肤”有哪些优点?    
              (3)文章第④段举了蒲公英、胡杨、蒺藜的例子意在说明    
              (4)为什么说仿生学是“一门既古老又时髦的学问”?    
            • 10. 社科类作品阅读
                                             食虫的瓶子草
                                                伶子
                你知道吗?有一种植物得天独厚,它不仅样貌美丽,而且还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瓶子草.瓶子草属于瓶子草科、瓶子草属植物,它长得可好看了.瞧:它无茎,叶常绿,呈莲座状,叶中具有倒向毛,花葶直立,花单生,呈紫或绿紫色.漂亮的瓶子草小姐喜欢在温暖、湿度较大和半阴、避风的环境中生长.
                你千万不要被它美丽的外表所蒙惑了,它以虫子为食,是个貌似温柔的“杀手”呢.嘿,有趣吧,咱们这就来看看它是如何捕食的.
                瓶子草的内壁非常光滑,并生有蜜腺,能分泌出香甜的含有果糖的蜜汁.你可千万别认为这些汁液是琼浆玉液,它并不是美食,而是危险的毒酒!为什么含有果糖的汁液会很危险呢?原来这些蜜汁是专门用来引诱昆虫的.除了果糖之外,还含有名为Conline的有毒物质,昆虫食用了这种毒液,便会神志不清,或是麻痹、死亡.她的瓶壁上还生有一排排尖刺般的倒毛,可以帮助捕捉昆虫.瓶子的底部盛有液体,这是瓶子草捕捉昆虫的“水牢”,用以达到进一步“杀害”昆虫的目的.当昆虫受到香甜味的引诱前来吃蜜时,便爬到了滑溜的瓶口边缘,它要想钻进瓶里吃到更多的蜜,就会滑落到瓶底,掉进液体之中.如果掉进瓶底的昆虫企图爬出来,内壁四周的倒毛就会像卫士手中的长矛那样挡住它的去路,使其无法逃生;如果昆虫试图飞出去,它的翅膀会碰到倒毛或内壁,而又重新掉进液体之中.就这样,昆虫被活活地淹死在“水牢”里.
                瓶子草为什么要吃虫子呢?是为了维持生存.那么,小朋友就有疑问了,植物不都是可以自己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或者进行光合作用而汲取营养来维持生命吗?为什么漂亮的瓶子草却如此残忍呢?
                其实,瓶子草是迫不得已的.它生活的环境潮湿多雨,土壤中的养分随雨水侵蚀而流失,为了在贫瘠的环境中获取足够的养分,这类植物只有借助捕食昆虫来生存.
                凡是被瓶子草的蜜汁所引诱了的昆虫一般都“难逃虎口”,那么,这些昆虫最后都到哪里去了呢?
                昆虫被“水牢”淹死后,瓶子草就会分泌酵素消化酶来进行消化分解.有的瓶子草科类植物不能分泌酵素分解小虫,它们就利用共生微生物来协助品尝此份佳肴.分解的最终产物,尤其是氮的化合物及盐类会由薄壁细胞吸收,整个消化过程类似动物的消化过程.
                人们对瓶子草瓶底液体的来源十分感兴趣,过去一般都认为是积存的雨水.可是,近年来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液体不是雨水,而是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因为即使在干旱之年,瓶底里也照样有液汁.有趣的是,在液体中还生存有细菌,这些细菌可以帮助瓶子草分解捕捉到的猎物.瓶子草的捕虫“武器”虽然巧妙有效,但也有公然上门的挑衅者.比如有一种蜘蛛,常常在瓶口上织网,劫获瓶子草用蜜汁引诱来的昆虫,自己却不会掉进瓶里;更有甚者,有一种蛾子的幼虫,居然毫无顾忌地进入瓶中吸食,消化酶丝毫不能伤害它;还有一种蚊子,能够垂直降落和起飞,它将卵产在瓶子草的瓶底液体里,卵在液体中孵化成幼虫,幼虫又安然无恙地长成成虫,然后再展翅飞出去,而消化酶对它也毫无损害,这其中的奥秘还有待于科学家去探索.
                                                                     (选自《科学启蒙》2008年第6期)
              (1)一看题目就让人不解,本是植物类的“瓶子草”却以“食虫”卫生,你能告诉大家是什么原因吗?貌似温柔的瓶子草,有哪些捕捉昆虫的“武器”呢?
              (2)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文章层次清晰,主要解说了瓶子草的外形特征、    、捕食原因及    等.
              (3)指出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文意说说这种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4)本文是文艺性说明文,它的语言生动形象,读来妙趣横生.请从文中找一例并对此特点加以阐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