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维护食品安全,应向美日学习“连坐制”
                                                 郑风田
              “中国制造”的一个怪现象是,出口到国外的食品,安全度要比国内高出一截,虽然美国、日本等国对来自中国的食品设置的标准,比国内标准更高,但中国的农民与企业还是都达标了.为什么离产地更近的中国消费者却难以享受到更安全的食品呢?
                双汇瘦肉精曝光后,大批记者赶赴双汇总部漯河,但当地政府却要求酒店报告记者行踪.地方政府为保本地税收,往往习惯于成为问题企业的保护伞,这恐怕是我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屡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不妨学习一下美日的“连坐制”.
                山东青岛,当地有不少将水产品出口到美国的企业,这些企业都按美国要求,采用HACCP(被认为是控制食品安全和风味品质的最好最有效的一种管理体系)认证.如果有企业作假怎么办?政府部门讲“没人敢”,原因是美国人实行“连坐制”--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简称)会不定期突然派人抽检,一旦发现作假,则当地被判为不可信任地区,所有同行业企业都被列入不信任名单,生产的产品美国都不要了.
                山东菜区有不少出口日本的蔬菜生产基地,当年一个农民偷用剧毒农药,结果在日本海关被抽检出来,导致涉事公司所有出口日本的蔬菜都被拒,当地所有农民的菜都卖不出去了.
                在如此严厉的连坐制度下,没有企业敢轻易作假,也没有渔户敢轻易使用违禁药品.平时大家相互监督--熟人社会相互监督效果比单纯依靠政府监管效果好很多,交流经验--不是交流作假的经验,而是学习怎么做才能达到标准要求.当地监管部门也特别尽力,不但平时认真抽检,还会对农民进行提高生产质量的培训.
                每次食品安全出问题,总有监管部门以我国有2亿多小农户、几十万个小作坊、抽检率太低等借口来搪塞.但困局并非无解,我国也完全可以试试美国、日本的连坐式监管制度.这种连坐式的监管虽然“残忍”,但针对目前我国食品供应乱局,只能采取阵痛式的监督方式.只有痛了,才能让地方政府真正尽力尽责,才能彻底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选自《东方早报》2011年4月1日,有删改)
              (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从文中所写的事例看,实行“食品安全连坐制”有哪些好处?请简要概括.
              (3)有同学认为山东的事例写了两个内容(一个关于水产品,一个关于蔬菜),这样没有必要,建议删去一个.你认为呢?为什么?
              (4)若在“食品安全连坐制”下,蒙牛的三聚氰胺事件对企业自身及该区域乳品行业将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和后果?请结合以下资料回答.
              【资料链接】:
              2008年,我国内地爆出了“毒奶粉事件”,涉及的企业众多,其中包括知名品牌蒙牛.国家质检总局在蒙牛几个批次的奶粉和液态奶中验出三聚氰胺(一种为提高蛋白含量而添加的化工原料,对人体有害).事发后,内蒙古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公布处理方案:“对含有‘三聚氰胺’的这几个批次产品,坚决进行下架、封存和销毁.在原奶采集、生产环节进行最严格的检测与食品安全管理.”
                                                                                (根据有关材料编写)
            •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角色有大小 责任无轻重
                ①刚刚去世的我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他对泌尿外科作出的杰出贡献是载入世界医学史册的,可更让人敬仰的永远是他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吴阶平常说:“那身洁白衣服唤起的责任感是我人生的座右铭.”当年在协和医院读书时的吴阶平贪玩,对学业不太上心,在一次救助一个临危患者时,那个人对死亡的恐惧及对生命渴望的眼神一下子激活了吴阶平作为医生的责任.
                ②人的责任都是多重的,因为每个人的社会角色是多元的.面对上司我们是部下,面对属下你又变成了领导;在对外关系中,一会是别人的客户,一会又成了别人的雇主,一会儿是供应商,一会儿又成了消费者,这不断变化的角色并没有让我们感到不适,因为我们的情商就是在这不断变化的角色中得以施展.无论我们角色怎样变换,才能如何施展,我们都要坚守自己的责任.
                ③一个人只要能恪守自己角色的责任,他就不会差到哪里.比如保安,不让任何一个没有出入证的人进小区,就是尽到了岗位责任;比如校对,对自己没有完全把握的字,坚决查字典,他就尽到一丝不苟的责任;比如领导,对于该坚持原则就是“一刀切”,他就尽到了铁面无私的责任.
                ④人的社会角色不同,责任大小有别,但承担责任的道义无轻重.造飞机的与做风筝的人,拉一个客人与拉一百个客人的司机其责任是没有等级之分的.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对自身该承担的责任就不能分轻重.
                ⑤1920年的一天,美国一位12岁的小男孩与伙伴们玩足球,一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伙伴们纷纷逃跑了,小男孩却走到邻居家门口等待宽恕,然而,邻居家的老人却十分固执要求索赔.小男孩只得回家拿钱.可父亲也不开恩.父亲说:“家里虽然有钱,但是你闯的祸,过失得你负责.”父亲最后掏出钱,但严肃地对小男孩说:“这15美元是借你赔人家的,以后你要想办法还给我.”小男孩赔了老人的钱.从此,他边读书边到餐馆刷碗.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他挣到了15美元,自豪地交给了父亲.父亲拍着他的肩膀说:“一个能为自己过失负责的人,将来一定能有出息.”许多年后,这个男孩成为美国总统,他就是里根.后来,里根在回忆往事时,深有感触地说:“那一次闯祸,使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
                ⑥几天前我也听一个朋友讲过一位五十多岁客车司机的事,他为了能尽职尽责,保证良好的出车状态,每次出车前他永远只吃半分饱,以免长途驾驶时犯困,并且坚持了四十年.他曾说一生最怕就是因为自己的失职,给他人造成终身的伤害.平凡岗位上的一个平凡的人,他对待自己该承担的职业责任,就像一个国家总理对待国家大业一样鞠躬尽瘁,没有丝毫的怠慢.当他有一天交出方向盘,他就可以自豪地说:我尽到了一个客车司机的责任,我没有因为我的遗憾给别人留下灾难或悲痛.
                ⑦我们每个人其实只要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这个社会就会运转得和谐一些.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本文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请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
              (4)下面四个选项中,最适合作本文理论论据的一项是    
              A.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C.人生须知未尽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5)结合选文内容及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责任的理解.
            • 3. 率真孔子
                                              张期鹏
                我读孔子,感受到的是他的率真.
                在无数个深夜,我坐在桌前捧读《论语》,感觉这个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就坐在我的面前.他的深邃目光,穿越2500多年的沧桑岁月,慈祥地注视着我.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站起身来,慢慢地走向不可知的远方.我的眼前,顿时幻化出一片烂漫的充满书香气息的杏林.
                我的思绪在漫长的时间隧道里穿梭,眼前的场景在变换,仿佛又回到了2500多年前的某一天.那一天,孔子把他的弟子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召集到身边,让他们尽情地抒发自己的人生理想.子路说完,他只是微笑了一下;冉有和公西华说完,他没有表示任何意见,但似乎皱起了眉头.轮到曾点了,他在老师的鼓励下轻声说道:“莫春着,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这一段轻声地描绘,引来了孔子高声地感叹和赞许:“吾与点也!”
              “只有曾点的说法符合我的心愿啊!”孔子的感叹和赞许,至今依然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扉.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把他打扮成一个不苟言笑、循规蹈矩,而且一开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闭口就是“仁”、“礼”、“忠恕”、“孝悌”之类的“至圣先师”,殊不知他始终怀着“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童心童趣.岂止是童心童趣啊,暮春时节,穿着新做的春服,五六个朋友一道,带着六七个孩子,在沂河里畅快地沐浴,在求雨台上迎接浩荡的春风,然后一路唱着悠扬的歌曲回去,难道不是孔子的人生理想吗?
              这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率真的孔子!
                孔子作为一个政治家,自然始终怀有强烈的政治热情、政治抱负和政治追求;但作为一个“士”,他更有知识分子思想纯洁和崇高的一面,不会为了某种政治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他30多岁的时候,因为对鲁国“三桓”的骄横跋扈不满,来到了齐国.他对齐景公讲了一番治国安邦的道理,齐景公好像很乐意接受.但他似乎又太直率了,他敏锐地看到齐国最大的危机是宫廷的奢侈,并且坦率地指出了这一点,引起了景公的极大不满.他冷冷地对孔子说:“我已经老了,也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了.以您的才能,在我这里实在太委屈了.”对于这样的逐客令,《论语》中没有记载孔子的反应,只是说了一句“孔子行”.但就是这样一句“孔子行”,使我看到了他面对景公的凛然的表情.以孔子的温文尔雅,他不会怒斥一个自己认为不值得怒斥的人,他当时一定是“色勃如也”,一脸严肃地转身离去;“趋近,翼如也”,脚步越走越快,像鸟儿舒展开了自己的翅膀.这就是有着率真个性、独立人格的孔子啊!
                我同时隐约地感到,孔子作为一个凡人,内心也有着复杂的情感,思想深处也有着复杂的矛盾,有时甚至会陷入一种痛苦的矛盾斗争之中.特别是在自己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心里真比黄连还苦.在他快50岁的那一年,眼看着壮志难酬,内心的急切终于表现在了一次差一点成为现实的冒险行动上.那一年,鲁国“三桓”之一季桓子的一个家臣发动叛乱,占据了鲁国的费城,并想以此来对抗鲁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威,他特意邀请孔子参加自己的反叛行动,这一次孔子真的沉不住气了,竟然想去参加叛军.子路急切地来劝他,他自知理亏,但又为自己无望的前程悲哀,于是理屈词穷地抢白子路:“他们召我去,难道我会白去吗?如果他们是真心用我,我可以帮助他们建设一个我梦想的东周王朝啊!”
                孔子当然没有成行,但即使只是这样一种想法,也引起了后人的激烈论争.在他死后2500多年的时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他的这次冒险行为辩解,他们认为“圣人”孔子是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说出这样的话的.但我却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我知道,孔子也是食人间烟火、吃五谷杂粮的,都快50岁了还一事无成,能不着急吗?我在今天可以想象孔子当时那种急切的样子,想象他面红耳赤地训斥子路的情景,不仅没有感到损伤了孔子形象的一分一毫,反而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孔子:太率真、太可爱、太伟大了.
                大哉孔子!
                                                                    (选自2008年12期《中华活页文选》)
              (1)读完全文,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论述孔子的“率真”的?请简要概述.
              (3)从文章的第三、四自然段孔子与他的弟子们畅谈理想的事例中,你读出了孔子怎样的人生理想?
              (4)作者写到孔子到齐国劝说齐景公的事例,阐明了什么观点?
              (5)2009年是孔子诞辰2560周年,届时将举行盛大的庆典,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
            • 4. 议论文阅读
                                                文字也喜欢省力气
                                                     徐艳霞
              最近,关于繁体字和简体字的争论又被热炒起来,有人提议把简体字改回繁体字,理由是:中国大陆现在使用的简体字缺乏美感,丧失了汉字的一些表意功能和文化内涵,而使用繁体字有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例如,简体字的“爱”少了繁体“愛”字中间的“心”就失去了不少韵味;简体字的“龙”失去了繁体“龍”字的气势和感觉.
                 反对恢复繁体字的人则认为简体字简洁流畅,便于识记,大费力气再把现在通行的简体字改回笔画超多的繁体字,根本就没有必要.况且,现在中国大陆、马来西亚、新加坡及东南亚其他地区有数十亿人在使用简体汉字,只有中国台湾、港澳地区和北美华人圈中的大约3000万人使用繁体字,使用简体是大势所趋,繁体将来必然会成为过去时,甚至有人呼吁拿繁体字申报世界遗产.
                 用繁体字还是简体字?在两种声音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时候,经济学家们说,繁体字简化成简体字其实是受“节约成本”这样的经济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人们喜欢花最小的力气做最大的事情,文字也喜欢“省力”.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朝着越来越简洁、越来越清楚的方向发展.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现在大部分人都喜欢在袖珍词典、手机或MP4有限的显示屏中看到那些笔画清晰的简体字,而不是挤成一堆黑团团的繁体字.
                  不仅文字的演化追求“省力”,现实生活中人们使用语言也有口头节约的倾向,喜欢用大量的简化语言.两个中国人见面,传统的问候语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吃了?”另一个人说:“吃了!”在菜市场上,我们想买一斤黄瓜,需要问价格,可以问:“黄瓜多少钱一斤?”也可以问:“黄瓜怎么卖?”还可以直接指着黄瓜问:“怎么卖?”大部分人大概都会用最后一种方法问价.为了省力气,我们不但说话喜欢省略主谓语,还喜欢用简称.如“艾滋病”的全称应该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非典型性肺炎”简称为“非典”.
                  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工具和途径,语言的使用和演变存在着倾向节约的经济特点,人们总是不遗余力地试图用最少的音节和字符表达自己的观点.
                当然,简化和节约也不是无限制的.
                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推行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因过度简化,反而产生了应用的混乱,最后不得不停止.
                 现在一些网络语言也极其简化.GG(哥哥)、PPMM(漂亮美眉,即漂亮的女性网民)、GXGX(恭喜恭喜)、3ku(thank  you谢谢你)、CBA(酷毙啦)、DX(大侠,大虾,在某方面值得佩服的人)等等,这些网络语言便于快捷交流,把语言的经济性发挥到了极致.但是如果不熟悉网络语境,就很难搞懂别人说了些什么.这种互联网上的简化语言加大了两种语言环境中人们之间信息传递的成本.
                 由于语言过度节约带来的理解困难甚至误解的例子还有很多.譬如李金斗在相声段子《省略语》里把这种语言现象恶搞了一回:包头子母扣厂简称为“包子”,淮南运输公司简称为“淮运”(怀孕),开滦搪瓷厂简称为“开搪”(开膛),上海吊车厂简称为“上吊”…
                 语言节约和省力的经济特性推动着文字和语言的发展演化,文字不断简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信息时代更便捷获得信息资源的要求.繁体字虽然有汉字之美,但在信息化时代,再来恢复繁体字,已经不可取了.
                                                                  (选自《百科新说》2009.06B,有删改)
              (1)概括全文的中心论点:    
              (2)作者在论说过度简化的语言让人理解困难甚至误解时,分别用    和相声段子中的省略语这两方面的例子作论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文章后一部分花不少笔墨论述“简化和节约也不是无限制的”的观点,从全文来看有何作用?
              (4)为了便于人们快捷交流,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组织机构或单位、重大活动或事件都有很合适的简称.试从这两个方面各举一例(文中的例子除外).
            • 5. 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敬业•职业•精业
                                                  唐宋
                ①一位朋友出差归来,对当地人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水准印象深刻,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②我国古代思想家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是职业精神的首要内涵,是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敬业精神不仅是通向职场的“绿卡”,更是民族素质的重要内涵.
                ③马马虎虎不能强国富民.早在20世纪早期,鲁迅先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四亿人生着一种病,那名称就是马马虎虎,不医好这个病,是不能救中国的.胡适先生曾写过《差不多先生传》,批评当时的国人缺少认真的精神.有没有认真的工作态度,有没有敬业的精神,不仅关系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更关系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
                ④没有敬业精神建不成现代化.懒懒散散,工作就没有效率;粗枝大叶,容易造成失误、留下隐患.在这方面,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背后,麻痹大意、失职渎职是重要的原因.
                ⑤敬业精神是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却不是竞争力的全部.在科技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敬业,还要专业、职业、精业,才能从尽职尽责跨越到尽善尽美,才能从优秀跨越到卓越.
                ⑥在我们身边,大体有四类人.有的人既敬业又职业,是企业的核心人才、核心竞争力.有的人敬业不职业,这样的人吃苦耐劳、精神可嘉,遇到紧急情况招之能来,可是,来了却不一定能战.有的人职业不敬业,虽然业务素质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却三心二意、毛手毛脚,容易“大意失荆州”,一失足造成千古恨.有的人既不敬业又不职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天浑浑噩噩混日子,误己误人.
                ⑦敬业不易,精业更难.梅兰芳在舞台上顾盼生辉、流光溢彩,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让眼神活起来,眼睛近视的他每天早晨放飞鸽子,极目苍穹,苦练眼功.邓亚萍打球快速凶狠,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增强手腕的力量,身材娇小的她曾用铁拍子练球.成功没有捷径,辉煌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
                ⑧在职场上,既敬业又精业的人永远是供不应求的“抢手货”,既不敬业又不精业的人,常常成为被淘汰的“处理品”.同样,在国际舞台上,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既勤勤恳恳又有创新能力,就能引领科技、创造品牌,走在时代的前沿;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工作敷衍了事、应付差事,就很难拿出有品质、有创意、有科技含量的产品,落伍是早晚的事.
                ⑨不断强大的国家、民族,无不有着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精神.在这个以实力说话的时代,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今天,只有秉承敬业、职业、专业、精业的精神,才能迎接挑战、后来居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才能变成现实.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的标题为“敬业•职业•精业”,它们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分析选文第⑦段的论证思路.
              (4)选文第⑧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哪一则更适合作选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
                ①李素丽,北京市公交总公司公汽一公司第一运营分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1962年出生,1987年入党.她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
                ②1920年,美国一个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美元.当时12.5美元已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闯了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错误后,父亲让他对自己说:对过失负责.可他没钱,父亲说:钱我可以先借给你,但一年后还给我.从此,这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半年后,他终于还清了向父亲借的12.5美元.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
                ③朱可夫是二次大战期间苏联红军的主帅,莫斯科保卫战打得正激烈的一天,朱可夫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德军伞兵已在苏军指挥部不到100米处降落,人数很少的苏军指挥部顿时一片混乱,正在地图上沉思的朱可夫得知这一情况后,连头都没有抬,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给我拿枝冲锋枪来.”主帅的神情和勇气使苏军士气大增,上下一心共同歼灭了这股伞兵.
            • 6. 阅读议论文《“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完成下列各题.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
                                            汪金友
              “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胡锦涛总书记讲了这样一番话.
              “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先贤经验的结晶,是冷静可靠的朋友.所以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参加工作,我们一直都在读书.既读课内书,又读课外书;既读专业书,又读修身书.越读越明白,知识就是力量.越读越清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世上有很多的路,而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心里最清楚.种过地,才知道种地的艰辛;做过工,才知道做工的劳苦;跌过跤,才知道摔打的痛楚.也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人们才学会了分析和判断,并从中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想的很高,策划的很好,但一到实际上作和生活中,往往处处碰壁.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大事.尤其在现代社会,处处讲知识,样样要科技,一个“大老粗”,怎么干得下去?所以,“读万卷书”是我们所需要的,“行万里路”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
                相对于父辈,现在的青年人大都生长在一个比较优越的环境里.没有缺过吃,没有缺过穿,没有吃过苦,没有发过愁.从小到大,一直被关心和照顾.书倒是读了不少,但路却走得不多.所以当他们即将走出校门的时候,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补上“走路”这一课.勇敢地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广阔的天地去.把“万卷书”融入到“万里路”上,才能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起“读万卷书”来,“行万里路”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奋斗历程.多彩的世界,给我们每个人都设计了一条独特的人生之路.但眼前的路有千条万条,自己的路究竟在哪里?这就需要迈开双腿,一条一条地去试,一条一条地去找.这一条走不通,再走下一条.寻找是一种磨练,也是一种积累.等找到最适合自己走的那一条路的时候,经验就丰富了,信心就提高了,成功就不远了.
                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都在为找工作奔波.有的投了简历,石沉大海;有的参加了面试,未破聘用.但这只是万里征程的第一步.此处不行,就到彼处;高处不行-,就到低处;闹处不行,就到静处.说不定,越是偏僻和陌生的地方,越有好风景.越是在基层,越能够磨练意志、施展才华、增长本领.任何大事,都从小事起步.既然读了万卷书,就不怕再走万里路!
                                                                 (《人民日报》2009年5月25日,有改动)
              (1)认真阅读全文,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2)开篇引用胡总书记话的作用是:①    ,②    
              (3)你是如何理解“比起‘读万卷书’来,‘行万里路’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奋斗历程”这句话的?
              (4)首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下列事例中不符合此句观点的一项是    
              A.李时珍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尝遍百草,数十年如一日搜集整理、笔耕不息,终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B.竺可桢数十年如一日,亲自到室外观测气候,进行记录,为我国气象规律的探索留下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成为我国著名科学家.
              C.梁启超小时读《史记》能背诵十之八九,善于总结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要分精读和略读,还要熟读成诵、做好读书笔记.
              D.司马迁10岁开始“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为完成史学巨著《史记》打下坚实基础.
              (5)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完本文后,请结合文意,谈淡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 7. 阅读《痛苦聚积力量》(矫友田)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有一个女孩,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一个梦想: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滑雪运动员.然而,她不幸患上了骨癌.为了保住生命,她被迫锯掉了右脚.后来,癌症蔓延,她先后又失去了乳房及子宫.
                ②一而再、再而三的厄运降临到她的头上,她哭泣过、悲伤过,但从未放弃过心中的梦想.她一直都在告诫自己:“轻言放弃,就是失败,我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③最后,她不但没有被病魔打倒.相反,她以顽强的斗志和无比的勇气,排除万难,终于为自己创下了多项世界记录,其中包括获得1988年冬奥会的冠军,还在美国历届滑雪锦标赛中共赢得了29枚金牌.后来,她还成为攀登险峰的高手.她就是美国运动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著名滑雪运动员--戴安娜•高登.
                ④一个人一旦沉沦于痛苦之中,就永远不会有所作为.只有那些懂得消解痛苦,并在痛苦中不断积聚力量者,才会使生命变得愈加丰满和充实.有一位诗人说过:“其实,不论在岁月之内还是在岁月之外,痛苦都是比幸福更为博深更为奥妙更为耐读的书籍!”这是一句多么耐人寻味的话啊.痛苦并不可怕,在痛苦中聚积的力量,犹如剧烈涌动的火山,一旦喷发,必定带给人们一种灵魂的震颤!
              (1)本文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试用“∥”将本文分成两层,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②③④
              (3)试用简洁的语言再概写一个事例,对本文的中心论点进行支撑.
            • 8. 让信念点亮生命
                ①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小鸟,那信念就是那有力的翅膀.
                ②信念,让人拥有前进的动力.艾森•豪威尔年幼时与母亲玩牌,几次发到手中的牌都很烂,以至于老是输.于是,他就抱怨牌不好,母亲却抚摸着他的头说:“人的生活就像玩牌一样,发牌的是上帝,权利不在你,无论拿到怎样的牌,都应尽力地打好它.”这句话给艾森•豪威尔很大的启示,以后每逢遇到困难和棘手的事情,他都燃起一种信念:不管事情有多困难,我都要竭尽全力做到最好.这种信念是他一步一步迈向成功殿堂的动力,终于成就他成为美国第34人总统.
                ③信念给人不屈的力量.林肯被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可有谁真正的了解他那坎坷的一生呢?他七岁时,全家被赶出住宅,开始居无定所的生活;长大后,创业多次失败,竞选参议员也多次被除名…他一生经历十五次重大挫败,但他从未被命运打败,跌到了再爬起来,这种不屈的信念让他有了无穷的力量,最终成就了生命的辉煌.
                ④信念助人在苦难中成才.作家丁玲说过,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苦难都能忍受,什么环境都能适应.是啊,信念是战胜苦难的利剑,信念又是一位高明的老师,让你在苦难中茁壮成长.
                ⑤信念哺育心灵,绚丽人生,滋润着成功的花朵.它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助人成才.愿每个人都用信念点亮自己的人生,乘着信念的翅膀飞向理想的彼岸.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为证明中心论点,作者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
              (2)仿照第①段话的句式,续写一个句子.
              如果说生命是    ,那么信念就是    
              (3)给文章第④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阅读文中画线句子,结合自身实际,说说现实生活中,你拿到的是怎样的“牌”?你将如何打好你“人生之牌”?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赛场小人生人生大赛场
                ①赛场上瞬间爆发的人生哲理如电光石火照亮长长的人生跑道.
                ②人生当有伟大目标.伟大目标产生伟大动力,收获伟大成就.运动员说得最多的话,是“确立目标…‘实现目标”.奥林匹克口号“更快更高更强”,实则是召唤人们不断提升奋斗目标.伊辛巴耶娃24次打破女子撑杆世界纪录,她在北京奥运会跳过5米05后第25次提升目标:“我很快会向5米10发起冲击”.博尔特用9秒69创造百米世界纪录,下一个目标是“我想我还能跑到9秒60”.
                ③南非独腿游泳运动员纳塔莉说得好:“人生的悲剧不在于没有实现目标,而在于没有目标.”并非人人都能实现原定的目标,但在向远大目标的奋斗中,人们才能挖掘潜力锻炼能力,把自己的人生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④自古华山一条路.达到远大目标,自古而今也只有一条路,就是“拼搏”.这个词涵盖了所有激励人生的词语.
                ⑤     .没有人不吃大苦而有大成就.印度第一个奥运会冠军宾德拉,出身富商,家有一个豪华空调射击场.但他靠的是每天9 4“-小时的“魔鬼训练”夺得金牌.天赋英才菲尔普斯,人说是专为游泳而生的超人.但清晨4时半起床5时游泳,
              他实际上是超人地能吃大苦.
                ⑥     .它是一种呼啸进击有我无敌的大无畏英雄气概.面对      a     临之的人生苦难,面对赛场上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对手,挺直脊梁(哪怕是受伤的脊梁),睁圆双眼(哪怕是一双盲眼),舞动三尺青锋(哪怕是一支豁口的残剑),冲上去与之决战.那位手牵导盲犬高举火炬的平亚丽,是“亮剑人生”的榜样.她是我国第一块残奥会金牌获得者.先天性白内障,9岁丧母,离婚,儿子失明,其中任何一个灾难都可以击倒她.但她直面人生,自强不息,学习按摩创办盲人保健服务部,成为北京市文明服务标兵,生活中     b         是不屈的“剑客”.
                ⑦     .在长长的人生赛道上,如果“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则不能夺取最后的胜利.张宁经历四次人生低潮,在奥运会上艰难卫冕;栾菊杰50岁“扬眉再出鞘”;澳大利亚射击运动员利斯马拉,66岁第十次征战残奥会.他们,是“坚韧人生”的榜样.
                ⑧一颗平常心,微笑看输赢.奥林匹克的原则很有深意:设金银铜牌,一定要分出输赢;说“重在参与”,又让你看淡输赢.人生也是这样的‘矛盾统一,争金夺银,是为了在竞争中激发自己的潜力;看淡输赢,则是拼搏之后上升到圆融和谐的境界.人生中有太多自己不能左右的局面,只要是自己努力拼搏过,也就了无遗憾.微笑看输赢,不是开脱是超脱.
                                                                                     (作者傅振国)
              (1)文中a、b两处应选填的词语是:a.        b.    
              备选词语:忽然  依然  必然  猝然
              (2)下面三句话是从⑤、⑥、⑦段中抽出来的,请你根据段落内容将选项填在下面横线上.
              A.“拼搏”是一种“亮剑”精神
              B.“拼搏”是“不抛弃不放弃”的坚韧精神
              C.“拼搏”是一种吃苦精神
                  ;②    ;③    
              (3)文章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4)第②段列举伊辛巴耶娃和博尔特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5)作者从赛场上悟出了哪些人生哲理?
            • 10.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和谐明善
                ①和谐,是当今社会使用频率最高而且认同度也最大的一个词儿.为什么?恐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和谐传达的是善意,表现的是友好,追求的是美好.一句话,和谐是求善、显善更明善.
                ②道理是自明的.恶言恶语,难有和谐:刀枪相见,难觅和谐;你死我活,难见和谐.唯有善字当头,善优天下,才能赢得和谐、享受和谐.
                ③和谐明善,要义在扬善.善者,善良、美好、亲善、友好之谓也.从古到今,人们对善都是倍加推崇、竭尽赞美、奋力追随、屡加发扬的.先人们如孟子就认为“好善优于天下”,如班固就认为“治远自近始,习善在左右”,如欧阳修就认为“为善最乐”,如景颐就认为“与人为善乃公也”.及至现当代,人们更是把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是否能给老百姓带来福祉作为判断善恶的客观标准.
                ④和谐明善,关键在为善.为善无大小、无远近、无厚薄、无你我.只要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能够善气迎人、善意待物、善对社会,就会使明善和谐见,花含春意无限艳.
                ⑤人无贵贱,人格平等.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善意,关系紧张,和谐就会成为天边云,地边风.讲和谐,首先就要与人为善:对人要有爱现,要有暖意,要有担当.遇到忧人勿乐,碰到哭人勿笑,面对失意人勿矜.在平时的待人接物中,一要丰,出任不去任己意;二要厚,处事不去任己见.贵了不娇,富了不奢,谦以对人,虚以接物,主动拆墙透绿,善于以心换心,生活求和气,工作求和气.和气生和睦,和气“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
                ⑥环境不是小事,它既可影响心态,亦可成就心态.讲和谐,就不能不重视环境,不得不善待环境.如果不把环境当回事儿,以至见天落土,见水发臭,鸟儿颤抖,哪还有和谐可言!与环境为善,不仅要龙吟芳泽、虎啸山丘,而且要使“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使天更蓝,书更绿,花更红,草更青.毕竟,环境有生命,不可随意损毁;环境有感情,不可肆意践踏.有言道:“天意怜幽草”,“草木有本心”.只要善待它们,它们就不仅会与你和睦相处,而且会给予你更多:养眼、增氧、提神、添寿.
                ⑦人的生活都脱离不了社会.讲和谐,就需要与之为善:多看发展少求疵,多想恩泽少责难,并要担当起社会责任,遵守社会公德,多为贫困者献爱心,多向落难者伸援手,多给失利者加把劲.要多用感恩之心去感谢社会,而对于一时难尽如人意的地方,却要在不足中求满足,在弱点中找亮点,从而使心态平衡,甘芳溢颊,乐观豁达向明天.
                ⑧和谐明善,贵在实践.只有施舍不倦,求善不厌,修身践言,和谐之风就会以“其声和以其柔”的浓浓爱意洒满人间.
              (1)从①②两段中可以看出作者论述的“和谐”与“明善”的关系是    
              (2)第③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④段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何作用?请为第⑤段添加一个事实论据.
              (4)谈谈你对第⑧段含义的理解.
              (5)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任举一例谈谈你的看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