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选自 李密《陈情表》,有删选)
              【注释】①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②见背:弃我而死去.③舅夺母志:指舅父强行改变了李密母亲守节的志向.④祚(zuò):福分.⑤婴:纠缠.⑥乌鸟私情:相传乌鸦能反哺,所以常用来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孝养之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先帝不以臣
                         ②臣本
                  
              ③终
              兄弟                ④保
              余年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3)读【乙】文第一段,简要概括作者幼年遭遇的三大不幸.每空4个字,不得摘抄原文.
              第一大不幸:    ;第二大不幸:    ;第三大不幸:    
              (4)【甲】【乙】均为“表”,表是古代臣子对君主有所陈请的一种文书.以词达意,以语传情,二者均为上奏陈情的表,言辞都是极为恭敬恳切的,但又略有不同.其实《出师表》表达的诸葛亮的    思想,而《陈情表》则是更多侧重表达    思想.(分别用两个字表达)
            • 2. 文言文阅读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齐欲伐魏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注释】:①淳于髡(kū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②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③极:筋疲力尽地跑,④废:精疲力竭地追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神弗
              也(福:幸福)                 B.又何
              焉(间:间隔)
              C.以
              其兵(顿:使…困顿、困倦)     D.小大之
              (狱:监狱)
              (2)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肉食者谋
                    公将鼓

              B.
              顿其兵        
              塞忠谏之路
              C.吾视
              辙乱      
              真无马耶
              D.临溪
              渔        
              擅其功
              (3)下列对两篇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篇文章的语言生动明快,说理直接明了,开门见山,针对性强.
              B.甲文主义是写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着眼于表现他的“远谋”;乙文主要写淳于髡用讲故事的方法对齐王晓之以理,达到了劝阻齐王的目的,展示了淳于髡的聪明才智.
              C.甲文中曹刿认为鲁国打败齐国的关键在于很好地把握战机.
              D.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对比写法.甲文中曹刿与鲁庄公相比,突出鲁庄公军事上的无知;乙文中淳于髡与齐王相比,突出齐王的鼠目寸光.
              (4)将选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
            • 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甲文选自《孟子》.孟子是    (朝代)思想家;乙文选自课文《    》.
              (2)翻译句子.
              夫战,勇气也.
              (3)两篇文章的内容都与战争有关.甲文强调    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乙文阐明    、细心观测是以弱胜强的重要原因.
            • 4. 文言文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肉食者
               
              ,未能远谋.( 鄙陋,目光短浅) B.此先汉
               
               
              兴隆也.(…方法)
              C.遂许先帝以
               
               
              .(奔走效力)           D.小信未孚,神弗
               
              也. ( 赐福)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以塞忠谏之路也”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温故而知新,可
               
              为师矣.(《论语》六则)
              C.属予作文
               
              记之.(《岳阳楼记》)
              D.恐托付不效,
               
              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是古代向帝王言事的一种文体,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一般内容无外乎叙事和议论,一般不带有感情色彩.
              B.甲文用同乡人和鲁庄公来与曹刿做对比,突出他的深谋远虑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C.乙文的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目的在于抒发自己对先帝的感激和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
              D.甲文详写战前,略写战时,是因为这场战争鲁国胜券在握,不必要详写.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5)【甲】文曹刿认为战争能够取胜,战前的政治准备最重要的是    ,【乙】文中诸葛亮给刘禅提的建议中最重要的是    
            • 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舜
              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
              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
              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两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
              的一组是    
              A.①然而不胜者,
              天时不如地利也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
              人也
              B.①舜
              于畎亩之中                  ②征于色
              于声而后喻
              C.①行
              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

              D.①然后知生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②皆以美
              徐公
              (2)把“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从战争说起,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甲乙两文善用排比等修辞手法,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给文章增添了气势.
              C.甲文的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们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
              D.甲乙两文都是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深思.
            • 6. 醒心亭记(节选)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注】①作州:指欧阳修担任滁州知州.②直:径直.③即:到.④即:根据.⑤韩子退之:指韩愈,字退之.⑥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罚.⑦夷狄:边远地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泉水之
                              ②
              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    
              ③旷野之无
               
                            ④一山之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其 可 谓 善 取 乐 于 山 泉 之 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4)这篇散文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有一点联系.请依据这两篇文章填空.
              《醉翁亭记》以“乐”贯穿全篇;本文则以“    ”(填写一个字)贯穿全篇.两篇文章,都表现了太守(欧阳公)的两种“乐”:一是    (填写一个四字短语),二是“以民为乐”、“与民同乐”.可贵的是,遭遇贬谪的欧阳修筑亭并题名“醒心”,盛世不忘忧,显示了“    ”(填写文中四字短语)的政治家风范.
            • 7.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甲】“推敲”的来历
                一天,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在街上行走,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贾岛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但一时不知哪个字好.于是,他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街上行人看到贾岛这种神情,感到十分惊讶.不知不觉地,贾岛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韩愈看到,十分生气地对贾岛说:“你骑驴子怎么低着头,也不朝前面看看?”贾岛一惊,慌忙下驴,向韩愈赔礼,并将自己刚才驴上所得诗句,因斟酌“推”“敲”二字,专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韩愈听后,转怒为喜,深思片刻后便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敲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连连拜谢,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贾岛因此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乙】诗词改字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黄鲁直诗:“归燕略无三月事,高蝉正用一枝鸣.”“用”字初曰“抱”,又改曰“占”,曰“在”,曰“带”,曰“要”,至“用”字始定.
              【注释】:①王荆公:王安石.②吴中:地名,苏州.③士人:文人.④黄鲁直:黄庭坚.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改为“满”.
              ②凡如
              十许字
              (2)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翻译:    
              ②至“用”字始定.        翻译:    
              (3)【甲】【乙】两段文字一文一白,讲的都是古人“炼字”的故事.你觉得,韩愈建议贾岛用“敲”而不用“推”,除了表明贾岛是一个懂礼貌的人和读起来也响亮些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4)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为什么“绿”字比其它字好?请作简单分析.
            • 8.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学记•礼记》
              (1)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右备容
                  ②教学相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3)【甲】【乙】两段都谈学习,但是具体表述的内容是不同的.【甲】文表述了    ;【乙】文论述了    
            • 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周晔
                  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②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 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③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④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⑤“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⑥“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⑦“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⑧“那怎么--”
                  ⑨“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⑩“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⑪“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⑫“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⑬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⑭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⑮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⑯“怎么了?”爸爸问他.
              ⑰“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进脚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⑱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去,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⑲那个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⑳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21)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22)伯父逝世以后,我见到他家的女拥阿三.阿三是个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业,她愁得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着雾.她跟我谈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23)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1)在文章中,作者与生前的鲁迅先生接触过几次?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二次接触的主要内容.
              (2)(21)段中“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句话表达了此刻鲁迅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方法刻画人物?
              (3)(22)段写阿三和阿三的述说,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4)请将《风筝》中节选的片段与文章中画线部分进行对比阅读,探究鲁迅在关怀爱护少年儿童方面发生了哪些改变.
                  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风筝》
                  
            • 10. 蓝色的蓝
                                                    丁立梅
                  ①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讶异极了.“蓝,蓝色的蓝.”她笑着说,红唇鲜艳.继而介绍她的名,居然单单一个字,蓝.她的名字,蓝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如此诗意,真是让人妒忌.
                  ②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也没做什么啦,就是帮人家拿拿接接的.”她满不在意地大笑起来.灿若一朵木棉花.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她乐得眉毛眼睛都在笑
                  ③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神气.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大家,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精神饱满得如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我们由衷地夸她.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一团的人,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大家都不是生来冷漠的人哪.很快地,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可贴来.仿佛她会变魔术.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⑤西藏地广路遥,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要翻过许多座山,涉过许多条河.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⑥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错.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欢呼奔跑,然后,突然双膝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
                 ⑦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裂.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让自己憔悴不堪.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双手曾经紧握着的那一些东西,都成了浮云,她只要自己能活.
                 ⑧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了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做是崭新的,是自己的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预言的三个月,活过了一年,活过了两年,还将活下去.
              ⑨我们听得涟漪四起.生命本是如此珍贵,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 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
                 ⑩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
              (1)文章③④⑤着重描绘了“她”与“我们”的不同,请根据文章,参照示例,完成下表.(每空4字,可选用文中词语或自己概括作答)
              “我们”“她”
              第3小节灰头土脸明媚精神
              第4小节
              第5小节
              (2)2011年3月18日的《扬子晚报》刊登这篇文章时,删去了第①②小节中划线的三个句子,请你比较阅读,你觉得删去好还是保留好,为什么?
              (3)文中第⑨小节划线句含义丰富,试作分析.
                 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
              (4)丁立梅曾经说过:“什么是奇迹啊?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寻常人来说,奇迹就是你没有被打败,你战胜了你自己.”(引自《生命是用来爱和珍惜的》),结合这句话,说说文中的“她”是如何创造奇迹的.
              (5)这篇文章引发了同学们对“我想要的生活”的一场讨论,以下是部分同学的观点:
                  观点一:生活就应该像文中的“她”一样,“养花种草,出门旅游”“去做义工”,这才是丰盈的生命.
                  观点二:在追求事业和成就的时候有得失名利之心,无可厚非,只要合情合理合法,就不能苛责.
                  观点三:追求事业和成就应该是人生的主旋律,“她”的生活是在生命只剩下三个月的情况下“非常态”的选择.
                  观点四:功名得失、事业成就都是浮云,生活在于把每一天当做最后一天来享受.
              你是怎么看的?你可以赞成上述某个观点,也可以反对某个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请阐明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