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①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②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③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④,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⑤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⑥;博闻强记⑦,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yú)⑧?”

              注解:①伯禽:周公之子。②骄:怠慢。③相:辅佐。④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指洗一次头多次停下手握散发以接待宾客,吃一顿饭多次停下以接待宾客。比喻在位者礼贤下士,殷切求才。⑤畏:同“威”,威严。⑥哲:明智,聪明。⑦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⑧欤:吗。

              [乙]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用/给下列两句划分停顿,每句停一处。

              (1)成 王 封 伯 禽 于 鲁        (2)夫 学 须 静 也

              (2)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

              (1)无以鲁国骄士 (         )     (2)恐失天下之士 (         )

              (3)非学无以广才 (         )       (4)与日去 (         )

              (3) 翻译下列句子。

              (1)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甲]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乙]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丙]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之者。”(《论语·为政》)

              [丁]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

              【注】①敧(qī):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1)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宋代朱熹把它和 《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2) 解释文中加横线字的意思。


              ①思而不学则(      )                       ②择其善者而之(       )

              ③好之者不如之者(       )                  ④此盖为宥座器(       )


              (3)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


              (4) 用四个“,”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闻 宥 座 器 满 则 覆 虚 则 敧 中 则 正 有 之 乎?


              (5) 请将【乙】文横线上的句子补充完整。



              (6) 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 [甲]、[乙]、[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乙]文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_____与______应该相结合;[丁]文谈的是学习______方面的问题。



              (7) 【丁】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8) 【积累链接】《论语》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两个出自《论语》的成语。


            • 3.
              (1)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
              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
              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其一犬坐于前 
              ​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2) 解释下列加点横线的意思。         
              ​     (    )       暇甚(    )





              (3) 翻译下面句子。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 ​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 ​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 4.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即墨也,毁②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④,务尽崐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

              ③厚币:丰厚礼品。        ④饰诈:作假骗人。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1)宫妇左右莫不 王(       )

              (2)时时而进(        )

              (3)自子之 即墨也(       )  

              (4)之万家(       )

              (2) 用“/”为【乙】中下列一句话标出停顿。(标两处)

              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甲】文中邹忌的劝谏很有艺术性,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从【甲、乙】两段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举措有关?请概括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未倒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兵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纪昌学射》

              【注释】①彀(gòu)弓:张弓、拉开弓。②瞬:眨眼。③偃卧:仰面躺下。④承:这里是由下向上注视的意思。⑤牵挺:织布机的梭子。⑥牖:窗户。⑦拊膺(fǔ yīng):拍胸。


              (1) 用“/ ”给下列句子断句。(每句断一处)

              (1)陈 康 肃 公 尧 咨 善 射      (2)而 巧 过 其 师

              (2) 解释下面句中的加下划线词。

              (1)公亦以此自 (          )   (2)康肃笑而之 (          )

              (3)锥未倒眦   (          )   (4)而悬不     (          )

              (3) 翻译下面句子。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甲乙两文,分别说说陈康肃和纪昌分别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1) 请用“/”标示出下面文言文语句的停顿(只标示一处)。

              然 后 知 生 于 忧 患 而 死 于 安 乐 也

              (2)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舜于吠亩之中 发______     

              ②人则无法家土 拂_______

              ③创业与守成难 孰_______

              (3) 选出下列加下划线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___

              A、国恒                    今亦死

              B、傅说举于版筑间 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

              C、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知守成之难

              D、征与吾共天下            求其能千里也

              (4) 翻译文中划线语句。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5)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甲】文中孟子的思想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 7.

              古文阅读,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一)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二)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谈笑有鸿儒          鸿:______________

              (2)无案牍之形     劳:______________

              (3)可爱者甚          蕃:______________

              (4)亭亭净         植:______________

              (三)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

              (1)何陋有          ( )

              (2)莲,花君子者也  ( )

              (3)无案牍劳形      ( )

              (4)友人惭,下车引之  (       )

              (四)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乙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莲,请以画线句子为例(结合三种花的象征义)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解释下面加线的词。

              ①蒙 以军中多务 ______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

              ③卿今 当涂掌事 ______

              ④蒙始就学 ______


              (2) 下列对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C.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


              (4) 文中哪一句话证明了吕蒙学有所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节选自《礼记》)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①,犹当博学审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③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④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释】①资:盘缠。②审:详细。③庶几:差不多。④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⑴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⑵不 如 丘 之 好 学 也

            • 10.

              (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出知兴元府,大修山河堰。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世传汉萧何所为。君行坏堰,顾其属日:“酂侯方佐汉取天下,乃暇为此以溉其农。古之圣贤,有以利人无不为也。今吾岂宜惮一时之劳,而废古人万世之利?”乃率工徒躬治木石,石坠,伤其左足,君益不懈。堰成,岁谷大丰。

              (本文有删节)  

              【注】①堰(yàn):拦河坝。② 酂 (cuó)侯:汉萧何的爵号。

              (1)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乃 率 工 徒 躬 治 木 石     

              (2) 解释下列加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世传汉萧何所(         )         ②其属日(        )

              ③酂侯佐汉取天下(         )      ④乃率工徒躬治木石(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 乃暇为此以溉其农。

              译文:                                                                                   

              ⑵ 君益不懈。堰成,岁谷大丰。

              译文:                                                                       

              (4) 结合《治水必躬亲》选段,比较海瑞和许逖的形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钱泳《治水必躬亲》

              相同点:                                                                                 

              不同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