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刘恕①,字道原,筠州②人。恕为学,自历数、地里、官职、族姓至前代公府案牍③,皆取以审证。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之读且抄,殆忘寝食。偕司马光游万安山④,道旁有碑,读之,乃五代列将,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终,归验旧史,信然。宋次道知亳州⑤,家多书,恕枉道借览。次道日 馔⑥为主人礼,恕曰:“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⑦吾事。”悉去之。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家素贫,无以给旨甘⑧,一毫不妄取于人。自洛南归,时方冬,无寒具。司马光 以衣袜及故茵褥⑨,辞不获,强受而别,行及颍⑩, 封还之。

                                                                                                                                                                                  (节选自《宋史·刘恕传》)

              ①刘恕(1032~1078):《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②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市。③历数:历史典故。地里:地理。族姓:家族名姓。公府案牍:公案文书。④万安山:又名玉泉山或大石山,在洛阳南侧,与中岳嵩山遥遥相对,沟壑深险,巍峨壮观。⑤宋次道知毫州:宋次道担任毫州知州。⑥馔(zhuàn):饮食,吃喝。⑦殊废:不要打扰。⑧无以给旨甘:没有办法自己供应的。⑨故茵辱:旧褥子。⑩颖:颖州,即今安徽阜阳市。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偕/司马光游万安山
              B.求书/不远数百

               

              C.恕能言其/行事始终         
              D.尽其书/而去
            • 2.
              (威王)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①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魏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②照车前后各十二乘③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曰:“ 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④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⑤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 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⑥十二乘战!”魏王惭,不怿⑦而去。 (选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注释】①田:打猎。后作“略”。②径寸之珠:直径一寸的大明珠。③乘: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④檀子:人名。下文“朌子”“黔夫”“种首”均为人名。⑤泗上:泗水之滨。⑥特:只,仅。⑦怿:高兴,快乐。
              (1) 下列对文本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国小也           若:像。
              B.使守南城               使:派遗。
              C.泗上十二诸侯皆来 朝:早上。
              D.魏惠王                惭:感到惭愧。


            • 3.

              刘恕①,字道原,筠州②人。恕为学,自历数、地里、官职、族姓至前代公府案牍③,皆取以审证。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之读且抄,殆忘寝食。偕司马光游万安山④,道旁有碑,读之,乃五代列将,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终,归验旧史,信然。宋次道知亳州⑤,家多书,恕枉道借览。次道日馔⑥为主人礼,恕曰:“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⑦吾事。”悉去之。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家素贫,无以给旨甘⑧,一毫不妄取于人。自洛南归,时方冬,无寒具。司马光以衣袜及故茵褥⑨,辞不获,强受而别,行及颍⑩,封还之。 (节选自《宋史·刘恕传》)

              ①刘恕(1032~1078):《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②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市。③历数:历史典故。地里:地理。族姓:家族名姓。公府案牍:公案文书。④万安山:又名玉泉山或大石山,在洛阳南侧,与中岳嵩山遥遥相对,沟壑深险,巍峨壮观。⑤宋次道知毫州:宋次道担任毫州知州。⑥馔(zhuàn):饮食,吃喝。⑦殊废:不要打扰。⑧无以给旨甘:没有办法自己供应的。⑨故茵辱:旧褥子。⑩颖:颖州,即今安徽阜阳市。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求书/不远数百里
              B.恕/能言其行事始终

              C.此非吾/所为来也 
              D.尽其书/而去
            • 4.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B.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D.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5.

              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D.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 6.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司马光《孙权劝学》)

              【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注释】 ①倥偬(kǒng zǒng):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1)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大有所益                    
              B.肃/遂拜/蒙母

              C.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D.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 7.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4) 下面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经 博士耶     为:成,当        
              B.当涉猎      但:然而,却

              C.蒙 始就学       乃:于是,就      
              D.鲁肃过寻阳    及:到,等到
            • 8.

              钱瑛,字可大,吉水人。生八月而,年十三能应秋试。长,值元季①乱,奉祖②本和及母避难,历五六年。遇贼,缚本和,瑛奔救,并缚之。本和哀告贳③其孙,瑛泣请代不已,贼怜而两释之。时瑛母亦被执,瑛妻张从伏莽中窥见。即趋出,谓贼曰:“姑④老矣,请缚我。”贼从之,既就缚,掷袖中鞵⑤与姑,诀曰:“妇无用此矣。”且行且睨⑥姑,稍远即骂贼不肯行。贼持之急,骂益厉,贼怒,攒刃⑦刺杀之。是定,有司⑧知瑛贤,凡三荐,并以亲老辞。子遂志⑨成进士,山东佥事⑩。

              【注】①季:一个朝代的末期。②奉祖:侍奉祖上。③贳(shì):赦免。④姑:丈夫的母亲。⑤鞵(xié):鞋子。⑥睨(nì):斜视。⑦攒刃:众多的或聚集在一起的兵刃。⑧有司:指官吏。⑨遂志:人名,钱瑛的儿子。⑩佥事:中国古代官职。元朝的按察司始置有佥事一职,专司判断官事。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十三/能应秋试    
              B.瑛妻张从/伏莽中窥见

              C.贼怜/而两释之 
              D.时瑛母/亦被执
            • 9.

              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B.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C.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D.今/齐地方/千里
            • 10.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
              A.一怒/而诸侯俱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C.居/天下之广居      
              D.子/未学礼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