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1)一寺 河干(         )
              (2)山门 于河(          )
              (3) 十余岁(            )
              (4) 石兽于水中(        )
              (5) 不可得(          )
              (6) 铁钯(          )
              (7)尔辈不能 物理(          )
              (8) 于沙上(         )
              (9)不亦 乎(        )
              (10)众服为 确论 (             )
              (11)如是再 (           )
              (12) 反溯流逆上矣(          )
              (13) 然则 天下之事(            )
              (14)可据理 臆断 欤(           )   
            • 2.
              解释下列加 画线 的词语。
              (1)故 有名马
              (2)只 于奴隶人之手
              (3) 死于槽枥之间
              (4)不以千里
              (5)一食 尽粟一石
              (6)且欲与常马 不可得
            •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 画线 的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之虽有千里 能     千里者       不以其道
              (2)食一 或尽粟一石       之不能尽其材 
              (3)策 之不以其道        而临之 
              (4)以不 千里称也      策之不 其道 
              (5)能安求其 千里也      虽有千里之 能 
            • 4.

              解释加横线的词。

              (1)普少吏事:______________    (2)为相:________________

              (3)太祖常劝读书:____________  (4)每归私:________________

              (5)薨:___________________     (6)家人箧视之:________________

              (7)天下事为己任:________  (8)普明日复奏其人:________________

              (9)碎裂奏牍掷地:______________  (10)用其人: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论语》十则
              (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二)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五)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六)
                  于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七)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八)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九)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十)    (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与朋友交而不 信: ______
              ②不为乐之至于斯也 图: ______
              ③富与贵是人所欲也 之: ______
              ④先行其言后从之 而: ______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
              (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谈谈对你的启示。
            • 6.
              文言文阅读
                  【甲】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节选自范晔《强项令》)    【乙】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节选自司马迁《细柳营》)(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
              A.后特为洛阳令 征:征召。
              B.使宣叩头 谢:感激。
              C.上自 劳:慰问,犒劳。
              D.将军 约:规定。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宣于夏门亭候之”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
              A.战长勺(《曹刿论战》)
              B.以授之有司(《答司马谏议书》)
              C.成王封伯禽鲁(《周公诫子》)
              D.万钟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将何以理天下乎? ______ 。
              ②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______ 。
              (4)填空。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甲】文段画线句是 ______ 描写,【乙】文段是 ______ 描写。
              (5)《强项令》中皇帝称董宣为“强项令”,百姓称之为“卧虎”;《细柳营》中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请你对“董宣”或“周亚夫”作简要评价。 ______ 。
            • 7.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 

              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

              ( ) 箕( ) 出入之( ) 乏( ) 州( )

              (2) 

              连词起连接作用,表示被连接部分之间的关系,指出下列连词所表示的关系。

              (1)面山                 

              (2)聚室                 

              (3)河曲智叟笑止之                 

              (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山不加增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1)惩山北之                 

              (2)汝心之固,固不可                 

              (3)命夸娥氏二子二山:                 

              (4)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5)帝其诚:                 

              (6)孀妻弱子                 

              (7)聚室而谋日:                 

            • 8.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 读下列文句,体会加下划线的虚词,哪些可读得稍重些,哪些只宜轻轻带过。将其分别写在括号内。

                ①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面山居:(   )

                ②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2) 解释下边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聚室而              

                ②投渤海之尾:              

                ③一反焉:              


              (3) “如太行、王屋何?”“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这两个句子是疑问句还是反问句?请用现代汉语表述出来意思来。
              (4) 试用原文中的有关语句填充下面这段分析性文字。

              愚公虽到了“              ”的高龄,但还要率全家人去“毕力平险”,这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首先有着明确的目的和远大的抱负:要解决“                            ”这一交通不便之苦,要实现“                            ”的明确目标。他不冒然行事,能先与家人商议。当提出移山的主张后,立即得到了子孙们“              ”的反应。这时其妻“献疑”,又促使他考虑得更周全。最后得到了“                            ”的主意才开始行动。愚公不顾年迈力衰,亲自参与“              ”这样的艰苦劳动,用行动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精神可嘉,令人深受启发。

            • 9.
              文言文
              苏武传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 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须发尽白。
              (选自《汉书•苏武传》,有删改。)【注释】①亡:通“无”,没有。②信义安所见乎:信义在哪里显现呢?见:通“现”,呈现。③春秋:年纪。④夷灭:被杀。⑤子卿尚复谁为乎:你又替谁(守节)呢?⑥亲近:皇帝的侍从。⑦斧钺:古代兵器,汤镬:古代大锅。⑧卫律:人名,与李陵一样,为投降单于的汉将。⑨衿:衣襟。⑩决:通“诀”。
              【背景资料】本文选自班固所著《汉书》中的《苏武传》.苏武作为汉使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达19年之久,始终没有投降。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 武使匈奴明年/安陵君固使唐睢使于秦 (《唐睢不辱使命》)
              B 为武酒设乐/且焉土石 (《愚公移山》)
              C 请今日之欢/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送东阳马生序》)
              D 与武决/委而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孟子》两章)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例句:陵见至诚
              A 太守即遣人随 (《桃花源记》)
              B 不能指一端 (《口技》)
              C 安陵君许寡人 (《唐睢不辱使命》)
              真不知马也 (《马说》)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②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4)李陵劝说苏武投降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结合文段说说苏武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10.

              解释句子中划线的词。
              (1)山川 美,古来共谈 

              (2)两岸石壁,五色 交辉
              (3) 四时俱备 

              (4) 物将
              (5)夕日欲 沉鳞
              (6) 欲界仙都
              (7) 未复能有 与其奇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