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下列句中加横线虚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下面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 )
              A.公亦 此自矜                钱覆其口
              B.尝射 家圃                      取一葫芦置
              C.见 发矢十中八九            以钱覆
              D.自钱孔入, 钱不湿         笑 遣之

            • 2.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耕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

              (注)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 。③洵:确实  ④浣:洗

                  

              下列加线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并怡 自乐     见四野禾苗油油

              B.屋 俨然       偶 骑步行

              C.盖江北 俗     有良田、美池、桑竹

              D.其中往来种     妇女亦耕田力
            • 3.

              【一】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二】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让:责备。    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大兄何 事之晚乎          往事耳           

              B.卿今 涂掌事    木兰 户织

              C.蒙辞 军中多务           我酌油知之

              D.当涉猎        微颔之
            • 4.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下面几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思 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1)时时而 进                          (2)中 力拉崩倒之声
              B.(1)臣 知不如徐公美                (2)此 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 徐公                       (2)骈死 槽枥之间
              D.(1)使烛邹主鸟而亡                 (2)吾欲 南海
            • 5.

              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

              光和元年,举郡上计到京师①。是时司徒袁逢受计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视壹独长揖而已。逢望而异之,令左右往让之,曰:“下郡计吏而揖三公,何也?”对曰:“昔郦食其长揖汉王②,何遽怪哉?”逢则敛衽下堂,执其手,廷置上坐,因问西方事,大悦,顾谓坐中曰:“此人汉阳赵元叔也,朝臣莫有过之者,吾请为诸君分坐。”坐者皆属观。既出,往造河南尹羊陟,不得见。壹以公卿中非陟无足以托名者,乃日往到门,陟自强许通,尚卧未起,壹径入上堂,遂前临之,曰:“窃伏西州,承高风旧矣,乃今方遇而忽然③,奈何命也?”因举声哭,门下惊,皆奔入满侧。陟知其非常人,乃起,延入语,大奇之。谓曰:“子出矣。”陟明旦大从车骑奉谒造壹。时诸计吏多盛饰车马帷幕,而壹独柴车草屏,露宿其旁,延陟前坐于车下,左右莫不叹愕。陟返与言谈,至熏夕④,极欢而去,执其手曰:“良璞不剖,必有泣血以相明者矣!”陟乃与袁逢共称荐之。名动京师,士大夫想望其风采。

              州郡争致礼命,十辟公府,并不就,终于家。……   (选自《后汉书·赵壹列传》)                                 

              [注]①郡上计:向朝廷报告一郡税收会计的官员,也叫上计吏。②郦食其:秦汉之际的策士,后归汉王刘邦。他拜见刘邦,只作揖,不跪拜,刘邦知其不是平常的人,把他请到上座。③忽然:指死亡。④熏:通“曛”,黄昏。


              (1)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2)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壹倨傲特异品行的一项是( )

              ①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     ②壹独长揖而已           ③既出,往造河南尹羊陟

              ④壹往入上堂,遂前临之         ⑤壹独柴车草屏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逢望而异之,令左右往 之      让:责备。
              B.坐者皆 观                    属:通“瞩”,注视。
              C.乃今方遇 忽然                而:却
              D.乡党所摈,乃作《解摈》      为:为了


            • 6.

              下列加横线词的用法和其它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尔安敢 吾射
              B.徐以 酌油沥之  
              C.但手熟
              D.对镜 花黄
            • 7.

              文言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 行 (期待)       魏文侯与虞人 猎(约定)

              B.去后 至(才)              往,身自罢之(于是)

              C.远方入门不 (照顾)       野有麦场(回头看)

              D.太丘舍 (去某个地方)     天又 (下雨)
            • 8.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判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齐桓公问管仲①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②,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①管仲:齐桓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佐桓公成霸业。②君人者:给人民当君主的人。

              下列句中画线的“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
              B.非谓苍苍莽莽 天也
              C.长跪而谢 曰            
              D.辍耕 垄上
            • 9.

                  【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选自《庄于·秋水》)

              【乙】黄帝将见大隗(1)乎具茨(2)之山,   适遇牧马童子,问涂(3)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 ,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4)。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5)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1)大隗(wěi )传说中的神名。(2)具茨:山名   (3)涂:同“途”,路。(4)辞:谢绝。(5)奚:何,什么。


              下列加下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1)河伯始旋 面目  (2)亦去 害马者而已矣
              B.(1)望洋向 而叹曰  (2) 知具茨之山乎
              C.(1)河伯欣 自喜    (2)曰:“ 。”
              D.(1)于 焉          (2) 进亦忧,退亦忧
            • 10.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①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长:掌管、统治。

              下列三个句子中的“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虎求百兽而食之(  )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

              兽见之皆走( )

              ①它们,代百兽  ②它,代老虎 ③它,代狐狸 ④它们,代老虎和狐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④③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