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也可为此“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2. 初,权谓吕蒙曰:“ 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 拜蒙母,结友而别。
              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卿               邪                孰               遂        

            • 3.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查《古汉语词典》,“数”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

              一读“shǔ”,义项有:①作动词,计算。②作动词,列举。

              二读“shù ”,义项有:①表事物的数目。 ②作名词 ,规律,气数。

              三读“shuó ”,义项有:①多次。

              根据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

            • 4.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5.

              伍子胥列传(节选)

              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可以其父质而召之,不然且为楚患。”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伍奢曰:“尚为人仁,呼必来。员为人刚戾忍诟,能成大事,彼见来之并禽,其势必不来。”王不听,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仇不得报耳。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尚既就执,使者捕伍胥。伍胥贯弓执矢向使者,使者不敢进,伍胥遂亡。闻太子建之在宋,往从之。奢闻子胥之亡也,曰:“楚国君臣且苦兵矣。”伍尚至楚,楚并杀奢与尚也。

              (节选自《史记》)

              【注释】①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本是楚国椒邑人,春秋末期为吴国大夫、军事家。②质:抵押,作人质。③执:拘捕。④贯(wān)弓:弯弓,拉满弓。贯,通“弯”。⑤太子建:春秋末年楚平王之子,因费无忌挑拨,与楚平王生隙。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不然为楚患   (2)彼见来之并    (3)吾汝父   

              (2) 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借力以雪父之耻

              A.扶苏以数谏故   B.杀之以应陈涉   C.皆以美于徐公  D.何以战

              (3)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伍 奢 有 二 子 皆 贤 不 诛 且 为 楚 忧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

              (5) 文末伍奢说“楚国君臣且苦兵矣”,你赞同这一说法吗?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 6.

              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死      (2)弟子为好学    (3)未好学者也

              (2)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3)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颜回的为人。
            • 7.

              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

              ⑴芳草美(  )                    ⑵陶后有闻(  )             

            • 8.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

              A、重岩叠(zhàng)                B、不见月(xī)

              C、引凄异(zhǔ)                     D、沿阻绝(shù)
              (2)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词。    

               每至晴初旦 (             )             湍绿潭(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 自非亭午月分,不见曦月

              ②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出三峡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急(tuān)甚箭                          B. 互相轩(mǎo) C.蝉则千(zhuàn)不穷              D. (kuī)谷忘反

              (2)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4分)

              (1)蝉则千转不  (2)猿则百叫无 (3)争高直         (4)窥谷忘


                (3) 下列是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既写出了两岸高山之多,又写出了高大得能使人产生寒冷感觉的树木之多。
               B.“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是说交错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跟晚上一样看不见。
               C.“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旨在写山之多。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意思是稀疏的树木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透射出来的阳光。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5)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怀和志趣?(3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