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我国科学家融合仿生学、认知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提出拟态计算新理论,并据此研制出世界首台结构动态可变的拟态计算机。后来,这项名为“新概念高效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及系统研究开发”项目,在上海通过了国家863计划项目验收专家组的验收。这表明(  )
              ①科学家的认识源于科学理论  ②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②④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2.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宇宙间最快的速度是光速,没有任何速度能超越光速,因此有了“相对论”。位于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公布研究结果显示,在向730公里外的意大利国立核物理研究所大型中微子振荡实验项目组以接近光速运动的方式传递粒子束时,中微子束到达时间比预计的早了60纳秒,这意味着中微子以快于光速的速度飞行。一旦这一发现被验证为真,将颠覆支撑现代物理学的爱因斯坦相对论,甚至将彻底改变人类对整个宇宙存在的看法,因此亟需其他实验的独立测量进行重复试验。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的观点谈谈上述材料给我们带来那些启示。
            • 3.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医学才真正进入无痛手术时代。上述材料说明(  )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产生的
              ③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④获得正确的认识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4.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历史回顾“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从党的十四大以来,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我们一直在寻找新的科学定位。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泛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中的基础性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在理解“政府和市场关系”上所发生的思想变化。
            • 5. 下列对俗语、谚语和诗句所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
              ①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 6. 2013年6月11日下午5时38分,搭载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

              听众:3805274人
              已收听
              最新消息 2013年10月25日 16:54
              日前,欧洲航天局(ESA)在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开展火星车试验。本次试验参照任务是ESA 2018年火星探测计划,所使用的漫游车叫布里奇特(Bridget),车上装有全景3D照相机、近景摄影机、能够提供地下土壤三维视图的雷达。这些仪器能够选出最适合开钻的区域,以便收集地下样本。http://url.cn/OIceal 更多
              从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成功发射,到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神舟”的每一次飞行,都在刷新一个高度,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太空漫步到“万里穿针”,从自动交会对接到“手自一体”……随着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神舟人”的太空探索又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
              (1)试用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上述材料。
              (2)“神舟人”的太空探索,说明求索真理是一个历程,为什么?
            • 7. 高尔基说:“热爱书本吧,他会使你的生活变得愉快舒畅,他会帮助你辨别形形色色的思想、感情、事情,他会叫你尊重别人和自己,他会用爱世界、爱人类的情感振作你的头脑和心灵。”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
              A.书籍是人类认识的来源之一
              B.读书获得知识比实践快捷
              C.书本知识对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D.读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
            • 8. “和自然共存”是人类所向往的最高境界。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日本人民在不断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一套有关防震救灾方面的比较健全的做法和机制。
              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后提出了一个“不让阪神大震灾的教训风化”的口号,各地都在研究阪神大震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教训,做了相当多的应对工作。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九级大地震,并引发最高达七米多的海啸,在大灾难面前,原来制定的应对措施失去了效用,海啸造成了大量的生命财产损失,特别是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日本政府4月12日将事故等级上调至最高的7级。日本东京电力公司4月13日承认,目前无法给出处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明确路线图。
              这次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给人类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人类应如何安全利用核能,该课题考验着人们。
              (1)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人们一定能战胜地震灾害、处理好核泄漏的理论依据。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
            • 9. 下列与“知暵潦(旱涝)者莫如农,知水草者莫如马,知寒暑者莫如虫”哲理相同的是(  )
              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②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口呷一口明白的
              ③百闻不如一见                    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0. 材料:2011年9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标志着我国空间实验站技术的探索有了重大的突破。而这之前,我们已经经历了从“神一”到“神七”,“嫦娥一号”到“嫦娥二号”等多次实验,可以说这些科学实践为“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这还只是第一步,“神八”飞船也将于11月升空。“天宫一号”与“神八”并将于2012年完成交会对接试验。我国还将通过多次发射,建立真正的空间站;再向前发展,中国人登上月球甚至火星,也将不是一个梦想。
              (1)从“神一”到“神七”,从“嫦娥二号”到“天宫一号”等历次科学实践,在我国空间实验站技术方面的理论探索、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上述材料中我国空间实验站技术探索、发展的过程,对人们追求真理有什么启示?
              (3)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