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从古至今一直有不同的认识,古代的观点认为人是自然的奴隶,近代的观点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而当代的观点则认为人是自然的朋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在人类与自然关系认识上发生变化所蕴含的道理。
            • 2. “抢红包”是2016年春节期间最热门的话题,但事实上,社会各界对此存在争议。
              反方:冲淡年味
                 “抢红包”让商业活动冲淡了年味。“抢红包”让很多人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而忽略了过年的团圆气氛。对于老年人而言,当晚辈们无论吃饭还是聊天时,都低着头看手机,难免会感到内心失落。
              正方:回归本质
                    “抢红包”恰恰让过年的红包回归了本质。现在过年发传统红包,往往几十块钱拿不出手,至少百元以上,这已成为一个不小的负担。网络红包这种形式很好。几块钱、几毛钱都可以,互不攀比,大家就是图个吉利,既增添了过年的气氛,也增进了亲友间的友谊,是好事。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抢红包”现象引发争议的原因。
              (2)请运用“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抢红包”现象的认识。
            • 3.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国度,那些巧夺天工的建筑、叹为观止的器物,都是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历史上的“工匠精神”一度逐渐被漠视甚至在某些领域消失。面对新的经济形势,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培育“工匠精神”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
                      《中国制造2025》提出:一方面要以创新支撑和引领制造强国建设,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又要以工匠精神做感动人心的“新国货”,促进中国制造业实现质的飞跃。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强国战略的两大支柱。
                     新时期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爱岗敬业,坚韧专注,勇于创新,担当奉献。“大国工匠”高凤林就是这种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35年来,他几乎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发动机喷管焊接。“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的喷管有数百根几毫米的空心管线,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焊缝细到接近头发丝,需要他通过3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完成,有时焊件表面温度达几百摄氏度,他咬牙坚持。他用35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对“工匠精神”的认识过程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简析要弘扬创新精神的原因。
              (3)某班同学在学习高凤林等“大国工匠”的事迹后,召开“做匠心青年”主题班会。假如你是班级同学,请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写出你的发言提纲。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和实践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深刻结论。“实干”从哲学上说可以是“实践”,也可以是“劳动”。“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唯有“实干”方能兴业兴邦,益民、益天下。
              材料二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而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则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十七大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战略任务,强调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三个方面加以转变;十七届五中全会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并作出了具体部署。
              (1)依据材料一,从哲学上说明实践的重要性。
              (2)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过程。
            • 5. 材料一: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也并非一成不变。从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1984年提出在农村适当放宽生育两孩的条件,然后是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的通过,再到今天的全面放开二孩,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在处于动态调整的“进行时”。
              材料二: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人口红利优势将逐渐消失。同时,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了持续的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压力和矛盾,劳动龄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力供给趋紧。为了减缓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一政策的实施将深刻影响中国未来。
              材料三:有关人士表示,全面放开二孩要落地,恐怕至少要经历4个关键程序:第1关:中共中央的决定;第2关:国务院制定调整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第3关:各地实施方案报批;第4关:地方人大修订计生条例。
              (1)结合材料一,探究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在处于动态调整的“进行时”的认识论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经济意义。
              (3)材料三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 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立法机关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永无止境,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的建设进程。
              (1)运用“民主政治 依法治国”的知识回答,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的沟通机制有什么重要作用?
              (2)从认识论的角度,概括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永无止境的原因。
            • 7. 从1949年到2011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过了60多年。60多年来,在波澜壮阔的变革中,在一次次与时俱进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探寻出了一条生气勃勃的现代化之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造就了中华大地60多年的辉煌巨变:从计划到市场,让中国人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身份到契约,让每个公民找到自由与尊严;从人治到法治,让法律保障我们的公平正义;从权力到权利,让公民享有更多的民主管理权。60多年来,我国GDP以年均9.8%的增长率高速递增,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更加纷繁复杂的局面,改革开放还需要继续向纵深推进,还需要继续闯大关。
              运用认识论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建国60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过程。
            • 8. 材料: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会使地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对此,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到了上世纪70-8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与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气候变化问题才引起了大众关注,上升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问题;至上世纪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科技研发等领域内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一次大会在法国巴黎圆满闭幕,全球195个缔约方国家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巴黎协定》,成为历史上首个关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协定。根据协定,各方同意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消除贫困的努力,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控制在2℃以内,并继续努力、争取把温度升幅限定在1.5℃之内,以大幅减少气候变化的风险和影响。此外,协定指出发达国家应继续带头,努力实现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则应依据不同的国情继续强化减排努力,并逐渐实现减排或限排目标。
              结合对“气候变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和《巴黎协定》的通过,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 9. “岁”除了年龄之外,还有年景之意。《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说:“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大纲》讲:“土地之岁收。”这里的“岁”都是在说老百姓一年的收入、收获以及生活状态。古今中外的政治家都很关注民之“岁”,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
              ①所有的政治家都强调以民为本          ②生产实践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④人们的收入决定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 10. 随着文明的发展,阅读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塑造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有人提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是他本人的阅读史。”其理由是:
              (1)浩瀚的文集如知识的宝库,涵盖了人类历史的文明成果。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典籍、著作,似与智者对话,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2)丰富的典籍是人类认识的最终成果,不必考证和质疑。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典籍、著作,可以达到“秀才不出门、纵览天下事”的理想境界。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评价此人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