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锦涛同志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曾突出强调了忧患意识,不仅号召全党同志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更指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而且第一次明确提出当前党面临着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任不久后的讲话中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同时强调要坚决反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共同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12分)

              材料三  由于中国人的“面子”情结,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阔气,导致粮食浪费触目惊心,与此同时,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每年要进口大量谷物大豆,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时下,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光盘”运动正在兴起,一些普通公众、餐饮业者、公益组织参与其中。拒绝“剩宴”提倡“光盘”成为更多人的共识。随着更多人加入,涓涓细流必能汇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2)结合材料三,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拒绝‘剩宴’提倡‘光盘’行动”的认识。(16分)

               

            • 2.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 

               

            • 3.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共十八大在北京举行。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引发了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如“科学发展观列入指导思想”“建设美丽中国”“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等,必将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 4.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随手丢弃的一块手机废旧电池的污染量相当于100个普通干电池的污染量,可污染约6万升水。人们喝了被污染的水,可能会出现肺气肿、骨质改变、贫血等病症,其中可能瘫痪。这体现了(  )

              ①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②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事物的联系 

              ③联系具有主观性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5.

              广西隆林县平板镇民乐村返乡农民王有定,利用多年在外打工学到的技术,回家乡办了家庭珍珠鸡养殖场。由于珍珠鸡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远近顾客的青睐。王有定依靠养珍珠鸡走上致富路,是因为(  )

              ①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捕捉致富的信息   

              ②打破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开拓致富之路 

              ③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创造致富的条件和机会   

              ④重视通过事物现象的联系改变其本质的联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6.

              物联网的创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办公室点击鼠标,就能看到家里的实时画面;回家的路上按一下键,办公室的门窗就会自动关闭。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来控制设备、管理信息,实现随时随地地双向互动。这说明(  )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关系 

              ③事物的联系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④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存在着极为普遍的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 7.

              【科学思维常识】

              19世纪美国加州发现金矿的消息使得数百万人涌向那里淘金。17岁的小农夫亚默尔也在其中。一时问,加州淘金地水源奇缺,淘金人生活艰难。大多数人没有淘到金,小亚默尔也没有,不过细心的他却发现远处的河里有水。于是,他开挖水渠,引水入池,然后过滤澄清,将水装进小木桶,每天跑十几里路去卖水。淘金者中有人嘲笑他放着金子不淘却去卖水,但他不为所动。许多年过去了,大部分淘金人空手而归,而亚默尔却挣得了六千多万美元,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富人之一。

              (1)亚默尔的做法里蕴含的思维方法是(  )(4分)

                A.发散思维B.逆向思维C.聚合思维D.头脑风暴法   

              (2)有人认为:“只要像亚默尔那样思考就能取得成功。”请运用有关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6分)

               

            • 8.

              《易传》主张“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同时又反对“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要求人们“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利用规律

              ②要坚持求真务实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思想

              ④要具体分析事物的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巨大便利,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算盘的胚胎期远在万年前上古时期,比中国文字产生还早。到12世纪,中国珠算体系已相当完备,并在商界广泛运用。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教育被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有人曾预言“珠算该进博物馆了”。上世纪50年代末,江西某小学尝试珠算与数学中的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珠算的新功能。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然而,目前我国珠算文化的普及推广还任重道远。对此,有识之士疾呼:不要丢了珠算!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面对即将失传的文化遗产,我们“不要丢了珠算”的原因。(10分)

              (2)对于那些面临失传的文化遗产,有人认为应当顺其自然让它们被历史淘汰,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理由。(12分)

              (3)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就更好地弘扬珠算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

               

            • 10.

              (28分)2013年,我国拉开了新一轮改革的序幕,经济社会整体运行良好;2014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元年。阅读图表和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 2013年中国大陆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数据

              全年

              7.7%(注:年初预期目标为7.5%)

              各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7.7%

              7.5%

              7.8%

              7.7%

              注:2013年我国万元GDP能耗下降3.7%。

              表二 2013年中国大陆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数据

              全国

              19.6%

              各区域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17.9%

              22.8%

              23%

              表三 2013年中国大陆相关经济发展数据

              经济拉动要素同比增长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出口

              城镇

              农村

              19.6%

              13.1%

              7.9%

              9.7%

              l2.4%

              (1)根据表一、表二、表三信息,说明2013年我国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的成就。(8分)

              材料一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2014年经济工作定下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会议强调,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国内生产总值,要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强调,我们要关注GDP背后的民生。

              (2)简析保持我国GDP合理增长、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的民生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一,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蕴含的哲学道理并说明怎样才能实现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1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