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刚结束的人机大战上,AlphaGo的表现使得人工智能(AI)成为热门话题。对此,众说纷纭。
              一些人工智能专家认为,即使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智能,未来地平线上出现的,不会是智能机器的入侵,而更可能是人类与技术的融合。
              对于能自我思考的人工智能,科学家目前还没有充分考虑过。美国理论物理学家、超弦理论奠基人加来道雄表示,人工智能的重点目前还在由人或程序遥控的机器上,“没有人,它们就是一堆无用的垃圾”。
              结合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请对人工智能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一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材料一  疟疾几千年来一直威胁着人类生命安全。疟疾的传统疗法是使用氯喹或奎宁,但在上世纪60年代,由于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产生抗药性,这种方法成功率不断降低,疟疾感染率呈上升趋势。1971年,屠呦呦团队尝试从中药里提取和分离抗疟有效成分,用低沸点溶剂处理青蒿,得到的提取物疗效更高更稳。1972年,中科院用当时最先进的“X-衍射法”帮助确定青蒿素提取物的立体化学结构,发掘出全新的抗疟药--青蒿 素。1973年,屠呦呦团队研发出青蒿素第一个衍生物双氢青蒿素,使抗疟疗效提高10 倍。今天,人们对抗疟新药的研制正在向更高水平发展。
              材料二  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说到广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
              “我还要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
              “我唯一不感谢的,就是我自己。因为痴迷青蒿素,我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到科研当中,没有尽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义务和责任。”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实践是如何推动认识发展的。
              (2)材料二中屠呦呦的感言,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値有哪些后示?
            • 3. 在我国,雾霾已经成为最严重的大气污染。法律具有规范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在雾霾治理工作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自1988年6月1日实施,该法以防治煤烟型污染为核心内容。21世纪初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大气污染从煤烟型向复合型转变,《大气污染防治法》在1995年、2000年、2015年先后三次修改,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 4. 我国古代有很多成语故事、诗歌和俗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请将哲理与成语故事和俗语进行连线。
            • 5. 在某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总结会上,与会人员分享了“接地气抓活鱼”、“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等心得体会。这集中反映了(  )
              ①实践决定认识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
              ③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过程
              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 6. 2013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20周年。《消法》颁布时正值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对于消费者权利的内涵规定具有时代局限性。比如对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只要求保证消费信息真实性,而对其准确性、完整性没有做出规定。放眼《消法》走过的20年,我国的消费品质量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消费者权利的认知和消费者权利的保护,还有很多的不如意。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全新的消费模式,因此,几年前国家已经开始启动《消法》的修订工作。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相关知识,分析启动《消法》修订工作的合理性。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发展观的。
            • 7.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不过这并没有降低人们探索的热情。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这一医学难题才得以解决。麻醉药的运用,为数以万计的手术患者带来了福音,医学才真正进入无痛手术时代。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 8. “有人对农民说:给你一粒良种,它能长出一片黄金。农民笑着回答:谢谢,能不能发芽,先请泥土去辨认。”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9. 科学家成功地在山羊体内“种出”了猴子细胞,创造了生物技术的一个“奇迹”。这一“奇迹”向利用家畜作为“器官生产工厂”迈进了一步。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自然和人类社会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由客观变成主观;
              ②人类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得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
              ③人类科技的发展使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
              ④人类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10. 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10月5日去世,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某校高二文科班的同学们以“乔布斯的生平与贡献”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获取了众多资料。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问题。
              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乔布斯成为“美国最伟大的创新领袖之一”,赞赏他“拥有非凡的勇气去创造与众不同的事物”;苹果公司董事会发表声明说,乔布斯的才华、激情和精力是无穷无尽的创新来源,这些创新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1)从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角度说明为什么需要创新?
              上世纪90年代的苹果公司一度濒临破产,乔布斯回归公司后力排众议,毅然砍掉没有竞争力的产品,使公司从濒临死亡的灰烬中复活。随后借助其卓越的软件和设计优势,推出了ipod、iphone和ipad等创意非凡、受到人们喜闻乐见的创新产品,成功领导企业从一家传统的PC公司转型为一家电子消费品公司,并成为了美国最有价值的企业之一。
              一般地说,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起始期”、“成长期”到“成熟期”、“失败期”的生命周期,被称为“第一曲线”。为了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避免失败,企业需要在高峰到来之前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条道路发展的轨迹被称为“第二曲线”。
              (2)从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谈谈苹果公司是如何实现“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的。
              作为引领了近十年IT业潮流的公司,苹果具有太过鲜明的乔布斯印记。很多人下意识的认为,乔布斯在,苹果兴;乔布斯逝,苹果衰。
              乔布斯的去世,短期内并不会影响到苹果产品的风格和退出频率。有分析认为,乔布斯的几度病休反而锻炼了苹果团队,培养了接班人才,并将其个人风格变成了一种创新和经营模式,由他确定的产品哲学和团队已渗透苹果公司的机理。今年的一项市场调查也显示,高达93%的受访者表示,苹果有没有乔布斯,都不会对自己购买苹果产品的意向产生实质性影响。
              不过,为了避免乔布斯去世对苹果股价造成剧烈波动,苹果公司还在美国东部时间5日19时34分宣布临时停牌,并且暂时没有公布复牌时间。
              (3)你如何看待“乔布斯在,苹果兴;乔布斯逝,苹果衰”这一观点?试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加以分析说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