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4年7月28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第12号台风“娜基莉”,将于7月30日之后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带来较大风雨天气。后来的观测表明,台风“娜基莉”如期而至,时间误差不超过1小时。这表明(  )
              ①预测所依据的理论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预测被证实佐证了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
              ③预测所依据的理论和数据的正确性得到观测实践的检验
              ④预测被证实证明了有用性在真理属性中的基础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2. 受自然界最为奇妙的“伪装大师”--拟态章鱼的启发,我国科学家融合仿生学、认知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提出拟态计算新理论,并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结构动态可变的拟态计算机。其应用能效比一般计算机可提升十几倍到上百倍。这一成果进一步印证了(  )
              ①正确的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②辩证否定观是联系与发展的环节
              ③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践的需要推动人们新的探索和研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3. 2014年8月,浙江义乌华溪小学开展“识农时、尝农味、知农艰”的“耕田育人”活动,组织学生跟着农民一起收割稻谷,让孩子们真正懂得“粒粒皆辛苦”,促使小学生在农事实践中健康成长。其哲学依据在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认识受实践能力制约
              D.认识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 4. 2013年3月1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在大型强子对撞机里发现的新粒子确系希格斯玻色子;4月3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探测到多余的正电子;11月21日,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首次发现了源自太阳系外的超高能中微子。这些科学发现共同佐证了(  )
              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③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④科学实验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5. 从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锁定”三农主题,11年的内容因时而异,各有侧重,但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给我国农村带来巨大的变化。一号文件的确立表明(  )
              ①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因而没有真理
              ②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的循环过程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④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
              ①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c
              材料一“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在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该县正遭受严重的内涝、风 沙、盐碱三害,焦裕禄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为了摸清“三害”灾 情,他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经过反复试验,摸索出一套简便、易 行的“三害”治理方法。他强忍病痛,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材料二  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指导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虽然焦裕祿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祿精神和井冈山 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人精神和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党中央号召全党继续 学习焦裕禄精神。
              (1)结合材料一中焦裕禄的事迹,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新时期为什么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3)请就如何弘扬焦裕禄精神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 8. 漫画《汽车屈光灯》体现的哲理是(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创新能推动人的认识发展
              C.价值观具有社会历史性
              D.不同的立场决定不同的思维
            • 9. 这一发现能够帮助人们发展新一代的低能耗晶体管和电子学器件,从而解决电子元件发热、运行速度变慢的问题。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可能带来下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杨振宁称其为诺贝尔奖级的发现。这表明(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 10. 在许多科学家眼里,科学难题正是科学进步的阶梯。如何用科学的问号吸引青少年,让他们领略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是科技界和教育界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从认识论角度看(  )
              A.人们的认识都是对事物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B.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的认识对社会实践具有决定性作用
              C.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