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仍然复杂,要让“中国梦”得以实现,一定要立足于现实的前提和基础,将困难想得充分些,将问题考虑得深入些,让梦想插上现实的翅膀,脚踏实地地努力,实实在在地奋斗,中国的未来就会有更光明的前景。学生李晓归纳:圆梦需要实实在在的奋斗。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的知识,谈谈“圆梦需要实实在在的奋斗”对你的哲学启示。
              材料二  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仍在推进中,力求将全民阅读纳入法制化轨道,推动全民阅读常态化、制度化。但是,对于阅读立法,社会上存在不同看法。赞成者认为,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有利于提升国民阅读水平,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反对者认为,阅读水平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希望通过立法使其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且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你可任意选择材料二中的两种看法中的一种,对其合理性进行简要评析。
            • 2. 材料: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展望未来,中国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原则:一是目标不宜定得过高。要充分考虑到中亚特殊的地缘政治状况,以及各国的不同政治环境,切实理解相关国家的关切,照顾各国的舒适度。二是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要“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三是要加强战略自觉和统筹规划。加强对中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规划战略目标,并制订各类细致的工作计划,综合应用投资、贸易、货币、产业等各类经济手段,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更快、更好地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为中国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合理建议。
            • 3. 材料: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从过去的运榆茶叶、丝绸和瓷器,到今天的电脑、机械等无所不包;从过去的骡马运输到今天铁路运榆;从过去的道路艰辛漫长,到今天的方便快捷。
              怎样看待这些变化,请你运用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 4.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做法是:注重学习和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运用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新的传播手段,增强针对性和互动性;开展“百名优秀志愿者”、“好公民”等评选活动,用身边典型激励市民;发起“日行一善”文明实践活动,倡导市民每天做一件善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精神座标。
                  材料二   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专家指出,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采金矿”,坚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信念,又不能固步自封、盲目乐观。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该市是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 2 )结合材料二专家观点,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才能增强文化自信。
            • 5. 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需要我们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
                  材料一:历史昭示我们,不理性、不科学的文化立场和观念,对社会发展极具阻碍力。
                  其一是“文化自满”。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四夷率土归王命”一直是根深蒂固的“天下观”,致使我们长期自满自大、固步自封、排他拒外,严重阻碍了历史转轨的可能性。
                  其二是“文化自卑”。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质疑和争论空前白热化,对待传统文化更多的是否定与抛弃,表现出极大的思想自卑。一些社会精英高举“反传统”大旗,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
              (1)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有关知识,对上述两种观点的共性错误予以评析。
                  材料二:2013年,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新突破,深化了文化自觉,增强了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保山东的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山东省经济硬实力的增强,使文化的繁荣发展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立足山东人、山东历史和山东文化,深入挖掘齐鲁文化思想内涵,继承齐鲁文化基因,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民众响应。2013年,山东省在波兰举办文艺演出等活动,扩大了山东文化的影响力。
              (2)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 6.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三中全会一览表
              时间届别内容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
              1988年十三届三中全会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关注三农问题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
              材料二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继续深化改革,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统筹兼顾。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2)试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哲理,分析材料二。
            • 7. 新形势下,我国高度重视社会事业,致力于改善民生,努力让老百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  近年来,国家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三农”及民生投入力度;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的位置,积极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逐步理顺和协调收入分配格局,积极推动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加。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是如何让老百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O一O年翻一番。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国共产党应如何作为。
              材料四  改善和发展民生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关键是要建立民生发展的长效机制;民生问题要解决,坐等政策行不通,重走老路靠不住,必须立足各地实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深入挖潜,寻求科学发展之路。
              (3)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知识,分析上述认识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 8.     材料一:在政府部门的设置中,目前世界大国普遍实行大部门制的管控方式,也就是将相近的职能,尽量归到一个部门管理,避免出现职能交叉重叠等弊端,然后通过决策、执行、监督的相对分离,实行对公权力运行的监督。与西方发达国家比,我国的机构还明显偏多,2013年第二轮大部制改革中国务院组成部门将减少至25个。(见图)
                  材料二:以大部门体制为核心的政府机构改革需要目标明确、通盘规划、稳步推进。大部门体制不会一步到位,需要积累经验,逐步推进。所有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机构改革也是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组建大部门要有一定的限度,也要考虑部门之间力量和规模的平衡。
              (1)依据材料,阐明我国实行大部制改革的政治意义。
              (2)试对材料二中蕴含的哲学智慧予以揭示。
            • 9. 材料一: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受到了高度重视。国务院公布的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数民族项目共有367项,占36%。
              材料二:随着外来文化的涌入以及市场化、现代化浪潮对少数民族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消失的危险。抢救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工作必须进行创新,走特色品牌之路。
              (1)抢救、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具有怎样的政治意义?
              (2)从辩证法角度简要说明抢救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工作为什么必须进行创新,走特色品牌之路。
            • 10. 交通拥堵问题是人们时下关心的社会热点,2010年 12月23日北京治堵新政正式颁布。将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单双号限行、三环以内等重点区域提升停车收费标准以及限购等。
              对于即将出台的政策,北京市民议论纷纷。
              声音一:这些政策大多还是短期政策,限行岂能常态化,要真正解决拥堵问题,任重而道远。
              声音二:不能停留在“限”上,还应在出行方式优化和扩容上下工夫。比如,继续大力优先发展公交系统,让公交地铁的班次更加密集,乘坐的环境更加舒适,运营时间要延长。
              声音三:国家鼓励购买却限制使用,板子主要打在购车或准备购车的普通工薪阶层的屁股上,而对庞大的公车拥有群体,几乎毫无触动。
              (1)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北京市民对拥堵问题、治堵措施的看法。
              (2)如果你是北京市民,你会选择何种方式在市区内出行,并结合《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