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1年我国粮食能再获丰收,两个方面的因素功不可没,一是减灾增产,一是平衡增产。回答20—21题。
              20.气象灾害不等于农业灾害。以冬小麦为例,在冬季和初春时的小麦休眠期,对水分需求较少,气象干旱对其影响较轻,但在返青拔节、灌浆等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小麦对水分需求明显增加,干旱会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此外,在同样的干旱条件下,不同作物、不同地块的农业干旱程度也是有区别的。这表明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不同③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在2011年的冬小麦生产中,大多数农民运用了深松整地、播后镇压等技术,极大地缓解了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这表明
                  ①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克服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②人们能够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改造世界造福人类③对规律的正确认识能够直接减少灾害损失④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2. 2011年9月5日,省人社厅发布了我省第三批新农保试点县(市、区)名单,共41个县(市、区)被纳入,我市黄山区、歙县、屯溪区、徽州区、黟县、祁门县名列其中。从辩证法角度看,“试点”体现了
              A.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重视量的积累
              C.共性与个性是有严格区别的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 3. 下表是八年来历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的关键词: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农民增收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
              现代农业
              农业基础建设
              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统筹城乡发展
              水利改革发展
              这些不同的关键词的确立,告诉我们(    )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B.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矛盾
                  C.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转化          
                  D.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 4. .右图漫画《人和武松》蕴涵的哲理是(   )
              A.人的认识随事物变化而发展
              B.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C.真理都是客观而具体的
              D.共性与个性是具体的统一                    
            • 5.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是(    )
              A.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B.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C.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D.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 6. 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    )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  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  ④“孝”的方式因人而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 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8.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本来不易表现的愁思,在古代诗人的笔下却被描写得形态万千、生动感人,让人浮想联翩。这说明(    ) 
              A.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事物的性质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人的主观世界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改造  
              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9. 专题新闻发布会,会议传递出文化体制改革推进中新的亮点,并勾画了未来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蓝图。据此回答13~14题。
               13、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说,对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是注重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要求,由政府投资提供有关的服务;对于经营性文化产业,主要是以市场为主导,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方面的需求,针对不同情况来加以实施和改进。这一说法体现了(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B.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办事情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D.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14、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正处于全面推开、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需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取得进展。这说明(     )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 10. 西湖龙井茶被誉为“中国第一茶”。良好的地理环境,优质的水源,使西湖龙井集山泉雨露之灵气,形成了与其他产地的茶叶味道不同。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   )
              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应的特性 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