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审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表决通过了《关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在会议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纷纷通过网站、博客和公共微信号与民众沟通,就群众关心的热门话题,如推进供给侧经济结构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围绕群众消费需求升级需求,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成长,提升传统产业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与社会公众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和交流。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2)结合材料,运用全国人大职权的知识,分析全国人大是怎样行使职权的。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勾画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清晰蓝图,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一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
                  材料二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收入与分配”的相关知识,为国家推动创新发展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2)有专家指出,党中央公布“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到全面实施还需要一个过程,在政策落地之前“抢生”二孩者仍属违法,地方政府可按规定进行处罚。运用“党、人大、政府及其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专家的观点。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梦,不仅是富强中国梦,也是美丽中国梦。而且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没有美丽中国,就很难有富强中国,因为资源与环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短板”。建设美丽中国,政府、个人应该共同努力。同呼吸、共责任,这个责任政府方面首当其冲。此外,环境问题,全社会各个成员也都责无旁贷。这需要树立全民意识,需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
                 材料二:在治理雾霾天气的过程中,江苏省人大代表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加快出台《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议案”。省人大常委会收到该议案后,组织相关委员会随即进行调研,考察了大气环境质量检测等设施和施工现场。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将《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列入立法计划,在立法过程中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召开论证会和听证会。
              (1)结合材料一,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2)结合材料二,说明人大和人大代表在治理污染过程中应如何发挥各自的作用。
            • 4. 2014年,文化部、财政部制定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提出把该区域建设成具备引领示范效应的特色文化产业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藏羌彝文化走廊位于我国西部腹地,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南来北往、繁衍迁徙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廊道,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沉积带。《规划》指出,要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和保护,培育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富民。当前,相关地区正积极行动,根据国家的总体规划,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实现本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简要分析材料二所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
            • 5. 协商精神比金贵。通过协商,可以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历时半年,修改了四五十稿。一些研究单位、智库的专家参与了起草工作,报告亦广泛征求了社会各方面和国外专家的意见。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大会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务院是如何贯彻协商精神的?
              材料二  民生环保首入政府工作报告主要预期目标。对此,代表委员们认为,应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间、国家间合作。要分区域、分阶段、分行业确立、实现环保目标。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环保问题任重道远,我们要有水滴石穿、久久为功的毅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促进环保事业发展?
            • 6.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财税体制改革,发挥财政对国家治理的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受国际市场影响,从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国内成品油价格已出现十二连跌。与此同时,自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依据国务院制定的《消费税暂行条例》,连续三次上调产品油消费税,实现了提税与降价同步。连续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对消费产生了影响,但是最终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材料二
              2013年3月,32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合提交了《关于终止授权国务院制定税收暂行规定或者条例的议案》。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2014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首次在立法中明确了税收法定原则。根据税收法定原则,明确税种、纳税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该修正案草案将提请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提高成品油消费税为什么能够通过影响消费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确立税收法定原则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 7. 2014年9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新形势下,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他强调:“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国体与政体关系,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照搬西方议会制?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显著、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并说明怎样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我国,有人算过一笔账,高污染企业每吨废水的治理成本一般在1.2-1.8元,偷排每日的净收益往往能达到几十万元,而环保部门依法最高罚款限额仅为10万元。这样,环保执法常常会陷入“排污--查处--罚款--继续排污--继续查处--继续罚款一一再继续排污”的怪圈。有的执法部门“以罚代法”,在有些领域甚至还存在法律空白。发展环保产业是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市场化程度不高,许多建设项目由政府补贴营运;产业政策亟待完善,标准体系不健全,在国际规则和人才的储备等方面尚未完全适应国际环保市场的发展需要。
              材料二
                  1989年12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环境保护法》;
                  1995年至2011年,全国人大代表共有2474人次提出修改环境保护法的议案78件,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五年立法规划论证项目;
                  2011年,全国人大成立环境保护法修改小组,多次听取环保部等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并分赴各地进行调研和召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进行研讨;
                  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两次在中国人大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共有10404人次提出14082条意见;
                  2014年4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的《环境保护法》;
                  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开始正式施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概括我国环境保护方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人常委会是怎样立法的。
            • 9. 2014年,文化部、财政部制定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提出把该区域建设成具备引领示范效应的特色文化产业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藏羌彝文化走廊位于我国西部腹地,自古以来酒杀众多民族南来北往、繁衍迁徙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廊道,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沉积带。《规划》指出,要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和保护,培育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富民。当前,相关地区正积极行动,根据国家的总体规划,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实现本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1)简要分析材料一所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二  四川在藏羌彝文化走廊建设过程中,坚持以突出民族特色为核心,充分挖掘、利用本地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一批文化精品,形成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品牌;建立数字化品牌传播和产品营销渠道,支持藏羌彝文化产品参与国内外营销和竞争;充分发挥项目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积极招商引资,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开发促保护、促传承,实现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双赢”。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四川是如何推进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的。
            • 1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3月1日,新修改的(公司法)正式第一次,标志着以简化程序,降低企业登记门槛的商事制度改革开始全面实施。

              注:①全国新登记信息传输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14.67万户,同比增长97.8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6.59,增长83.5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6.26万户,增长70.32%.②材料中数据统计截止2015年2月25诶,来自国家工商总局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商事制度改革通过激发市场活力,最终使企业和劳动者受益。联系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商事制度改革是如何使劳动者受益的。
              材料二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立法工作中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此,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善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草案。下面表中列举出针对部分现实问题进行的新修改。
              现实问题《企业法》修改后的相关规定
              ①过去法律制度制定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法律案有关问题存在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涉及利益关系重大调整的,可以召开听证会,听取基层和有关群众代表、有关部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有关专家等方面的意见
              ②全国设区的市有284个,按照修改前的《立法法》规定,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只有49个依法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规定设区的市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③一些行政机关出台芙蓉文件出现了给百姓设定义务、增加义务,剥夺和限制权利的规定,如限行、限购等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2)结合材料二,分析表中(立法法)修改后的相关规定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