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乱象频生:“瘦肉精”、“地沟油”、“毒大米”、“毒胶囊”等事件对人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民之所忧,我之所思”,为了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国家卫生部组织和制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经过社会公示,公开征求社会各方意见后于2012年6月12日正式实施。
              材料二:帮人民打好这场“保胃战”是人大代表义不容辞的职责。某市一人大代表一直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他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征求市民的意见,向市人大提交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议》的议案,该提案引起了市人大的高度重视,市人大将议案转发给了市卫生局、食品质量监督局、工商局等相关部门,并要求立即对全市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一次集中的整治。与此同时,该人大代表还多次对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卫生部(政府)制定并向社会公示“规划”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为维护食品安全,该市的人大代表、人大是如何履职尽责的?
            • 2.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被誉为“史上最严”环保法,要想让新的环保法真能有“钢牙刺齿”,人大的推动是绝不可少的。人大要依据宪法的有关规定,围绕今年重大工作部署,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民声民意,围绕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人大要改革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人大代表的履职水平,通过召开专题询问会等方式,依法扩大监督领域和范围,不断增强监督实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如何推动《环境保护法》的落实。
            • 3. 中医药产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16年2月14日,国务院第123次常务会议研究讨论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材料一:《纲要》指出,要健全中医药法律体系,加大中医药财政扶持力度;要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推动中药新药研制取得新进展,要推进中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要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促进中医药健康教育业、养生文化服务业、生态健康旅游业、中医药文化会展业等新业态的发展;要积极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
              材料二: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中医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近年来,人大代表纷纷建议把中医药事业纳入国家战略,保护中医药资源。国务院相关部门在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2015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医药法草案。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国务院提请的中医药法(草案)。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如何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2)结合材料二,说明推动中医药法产生的过程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我国将加快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快推进电力、天然气、医疗服务等重点领域价格改革。
              材料一    截至目前,我国有97%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经由市场形成,但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价格改革还需深化。对此,需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
              材料二    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共召开11次会议,审议通过65份文件,其中11份文件涉及到民生改革,包含了医疗、教育、环保、户籍管理等多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国家应怎样推动创新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推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 5. 全面推进“营改增”是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实施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此后,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逐步扩大。2016年3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方案,明确自2016年5月1日起,将剩下的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四个行业纳入试点范围,将房产、土地等不动产纳入增值税抵扣,投资的部分可抵扣。“营改增”全面推开后,预计2016年全年减税将超过5000亿元。李克强总理指出:“营改增”这个税制改革是当前的让利,更是在培育未来的新动能。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全面推开“营改增”是在培育未来新动能的理解。
              材料二  营业税曾经是地方政府的支柱税种,而增值税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中央和地方按75:25分成。“营改增”全面推进,将对地方的财政收入影响明显。同时,不同行业和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如何实现全面“营改增”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预期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政府应怎样顺利推进全面“营改增”。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据统计,2015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创下近年来最大降幅,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问题的比重由2011年的13%提高到2015年的17.9%;新技术的运用不仅促进了新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依托,嘀嘀打车等为代表的共享经济蓬勃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材料二  某省根据《意见》精神,把科技创新为前提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本省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现代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引导企业建立“资源节约-产品生态-工艺和谐”的生态创新管理系统,实现企业生产活动全过程节约化、生态化控制,积极构建“政府推动、市场拉动、政产学研联动”的生态科技创新体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重视科技创新的依据并谈谈科技创新是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当地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如何作为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