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0年被称作“中国微博崛起年”,微博逐渐变成广大网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从吃、穿、住、行到揭露时弊、参政问政,微博已经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某校高三同学以“微博,改变的力量”为主题开展专题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文化感悟】
              2011年1月,一位网友通过新浪微博发出第一次呼救:“人命关天!命悬一线的金孝忠正在北医三院等待肿瘤手术,因缺O型血,无法手术,随时危及生命!”发帖当日,该微博被浏览6000多次,被各大网络论坛转发上万次,回复800多帖,有数十位志愿者为其献血。
              日本发生强力大地震后,通讯极不通畅,而网络已成为抚慰心灵、求助联络的绝佳平台。于地震发生当天发起成立的“日本地震中文求助联络”微博,短短时间内就有几万名在日中国人在此平台上报平安。
              如今,进入微博的网民越来越多,问题也五花八门。有关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底,中国互联网不重复的微博独立用户数将达1亿,2013年底将达到2.53亿。这么庞大的群体汇聚的智慧,将是难以想象的。
              (1)通过对材料中微博力量的感受,谈谈你的文化感悟。
               
              【政治评析】
              微博的发展给传播领域带来了颠覆式的变化。从报纸到广播、电视、门户网站,一直还停留在单向传播层面,而微博则开创了一对一双向互动的新时代,有人将其概括为从“受众时代”向“微众时代”的转变。
              一位网友说:“微博降低民众言论表达门槛,各种言论都有其表达空间。然而,自由不能滥用,激辩只能指向净化。无论将来怎样发展,我们都希望看到一个更干净、更真实的网络世界。”
              (2)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点评网友的观点。
               
              【经济展望】
              微博的最大优势就是界面简单、使用快捷,这直接导致使用界面不能承载过多的内容和流量,缩小了在线广告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用户驻留时间短,微博的使用行为特征就是快速浏览、快速发布,然后下线,很少有用户长时间停留在微博的界面上。如果加载广告链接,直接结果是点击量会非常低,也不能帮助微博网站获取广告收益。微博最大的优势简单、方便、快捷也是它最大的劣势,即没有获取广告收益的空间。
              (3)结合材料,预测微博的经济前途。
               
              【哲学思辨】
              “微博潮”来袭,我市不少中学生成为“微博”的忠实拥护者。从学生的微博中发现,学生们的微博大部分时间都在“直播”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不少家长从微博上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后,会忍不住干预孩子的举动。“微博上一些负面偏激的语言会影响孩子,何况写微博太分心了。”个别家长发现子女有时候上课也写微博后,马上没收了手机。
              对于家长的干预,学生们有的表示反感,有的表示理解,也有的采取应对措施不予理睬。
              (4)请你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就家长的做法和担忧,与其进行思想沟通。
               
               
            • 2. 近年来,我国每年平均有近10万人因交通事故丧生,每天都有近300人被车祸夺去生命,交通死亡事故率约占全球的15%,成为交通事故多发国家。对此,《刑法修正案(八)》作出了回应,醉驾、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正式入罪。这次关于“危险驾驶”的入罪,改变了“肇事后再处罚”的方式,不管是否造成后果,只要有危险驾驶行为都予以处罚。“酒驾入罪”走入我们的生活,彰显了保护民生的立法原则。
              (1)结合《政治生活》知识,就“‘酒驾入罪’彰显了保护民生的立法原则”谈谈你的认识。
                
              (2)简要说明上述材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 3.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某校高三(16)班聚焦地震搜集资料,他们围绕三个关键词开展探究,请你参与。
               
                 
              3月13日中午,中国救援队的15名队员抵达日本。这是日本政府迄今为止第一次接受中国的救灾援助。3月14日晚,中国政府提供的首批援助物资抵达日本东京。
              (1)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向日本派救援队和提供援助物资?
               
                
              日本发生9.0级地震引发核电危机,面对日本的核电危机,各国政府对于核电发展方向的态度却迥然不同。
              从成本上来看,各国的核电成本都略低于当地的上网电价,所以从实用性上,核电相对其他新能源优势明显。正如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能源专家所言,在传统能源进一步枯竭、风电和光电还不稳定且价格偏高的时期,核电的过渡作用不可替代。
              一边是核电站的核泄漏带来的世界性风险,一边是核电的能源过渡支撑作用和低廉的发电成本,在舍与得之间,核电的存废,长期看仍将是世界难题。
              在中国,虽然多数人依然表示赞成核电站建设,但其比例也下降了10%以上。
              (2)请用唯物辩证法的道理对中国发展核能的前景进行分析。
               

              3月10日,我国云南盈江发生地震;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今年以来,全球相继发生多起重大灾害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身在其中的中小学生也受到极大伤害。天灾、人祸,一次次带来了人间悲剧,一次次用血的教训敲响了安全的警钟。在这样的背景下,把学生安全放在第一位,愈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3)以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为主题,为自己班级设计一项加强和改进安全教育活动方案。(提示:活动方案应包括活动名称、指导思想、活动过程等。)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请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宪法赋予公民监督权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列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合法渠道(方式)?
              (3)公民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
               
            • 5.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列宁说:“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所以资本一掌握这个最好的外壳,就能十分巩固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权利,以致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无论人员、无论机构、无论政党的任何更换,都不会是这个权利动摇。”
              (1)上述材料蕴含了国家学说的哪些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请结合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实践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某市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面临着以下问题:(1)房价上涨比较快,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房屋严重供不应求;(2)某些政府公职人员失职渎职,导致多家化工企业严重污染环境,市民怨声载道;(3)刑事发案数高居下降,社会秩序不稳定。
              该市政府坚持“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针对上述问题在网上公开征集市民建议,开展“市民论坛”活动,问计于民。
               (1)请你运用所学《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回答该市政府问计于民的做法的依据。
               
              (2)假如你被选为该市“市民论坛”代表,从《政治生活》角度,你觉得你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3)在“市民论坛”上,该市政府宣布正在酝酿提高水价,而与会的普通市民则是一片反对声。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 7. 被称为“中华第一刊”的《半月谈》,是一本“以‘谈’取胜,”,“代表官方、不打官腔”,一头担着中央精神,一头担着百姓愿望的优秀刊物。该刊在扉页上公布新华网网址,辟出《热点声音》专栏,欢迎广大网民对社会热点问题谈自己的看法。下面是几位网民的留言:
              留言一:“如果‘有房没人住,有人没房住’,老百姓就觉得GDP增长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因此,与老百姓实惠挂钩的GDP增长才是能够持久的增长。”——全国政协委员刘某
              留言二:“网络管理方面,政府已出台很多制度、政策,但哪一个真正落实了?”——网络研究专家陶教授
              留言三:“民众有权问(政府)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花我们钱的,这些钱都是为我们花的吗?”——浙江温岭网民
              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哪些?广大网民上网留言质问、批评政府属于其中的哪种方式?(5分)
              (2)广大网民能够上网留言质问、批评政府的理论依据是什么?(3分)
              (3)你作为公民,该怎样负责地行使监督权?(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