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4年和2015年我国GDP增速分别为7.3%和6.9%.结合图,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注:按国际惯例,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幅连续超过3%时,即意味着有通货膨胀风险;CPI同比增幅低于1%时,则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①物价持续上涨,通货膨胀预期增大
              ②消费总额增加,经济结构趋于优化
              ③经济总体平稳,物价处在合理区间
              ④产能过剩凸显,经济下滑压力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供求平衡。
                  材料一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向更多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即消费取乏或者没有创新,热点比较集中,一段时间内,以一种消费为主导)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等一系列转变。
                  材料二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发挥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指出,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供给创新释放消费潜力,政府必须把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制定和实施好,给企业和市场先相对稳定的预期,提高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消费者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追求自主消费和安全消费的同时,将个人的消费与国家经济转型发展需求联系起来,践行文化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居民消费出现的新趋势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并说明企业应如何应对这一变化趋势。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知识,阐述政府、消费者在“消费升级、供给创新”中应发挥的作用。
            • 3. 消费养老是新崛起的一种养老模式,其核心是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企业把消费者的消费视为对企业的投资,并把企业的利润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给消费者。这种养老模式有利于(  )
              A.为企业提供充足资金,但会减少利润
              B.降低当前消费成本,实现未来养老无忧
              C.增强消费预期,规避养老风险
              D.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共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实现居民收入目标倍增的原因是(  )
              ①增加收入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②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③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5. 近年来,我国政府年年强调促进消费,然而2010-2013年我国消费增速分别为18.3%. 11.1%, 14.3%和13.1%,逐年回落。这种情况对经济的影响是(  )
              A.消费增速回落→投资需求增加→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B.消费增速回落→产品积压严重→企业增效困难→经济增速放缓
              C.消费增速回落→物价总体走低→的买欲望增强→刺激经济增长
              D.消费增速回落→存款增长乏力→胜资成本增加→创约经济增长
            • 6.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运用经济常识阐述,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的必要性。
              要求:(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 7. 读图并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图:2010年和2012年消费、投资、出口对我国GDP的贡献率

                          注:贡献率(%)=某因素增量/总增量×100%
              (1)如图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3年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运用经济常识回答,我国牢牢把握这一战略基点的原因。
            • 8. 某校高三(1)班学生围绕“发展的主题主线”开展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到以下材料和问题,请你参与研究。

              材料一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议: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就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
              (1)描述图l与图2显示的经济信息,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实现材料一中的建议?
              材料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全省人民的幸福感。
              (2)据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省委、省政府应如何提高人民的幸福感?
              材料三 2013年山东省把城镇化作为扩内需的最大拉动力,正确处理城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城镇布局,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实施百镇建设示范行动,走符合发展规律、具有山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3)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山东省城镇化建设所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 9. 图表

              注:就世界平均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60%以上,发达国家在70%左右。
              请用所学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如何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10. 上海市委、市政府强调: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终是为了百姓有更好的生活。我们讲经济质量,讲转型发展,最后的落脚点一定是民生,持续地改善民生。上海坚持“民生优先”导向,明确政府职责,改善民生不满足于被动回应,而是主动对接民生需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2011年上海市主要经济指标变化(与前一年同期增加%)
              区域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第一产业
              增加值
              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
              上海8.20.312.316-0.76.59.5
              注:2010年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额507.19亿元,比上年增长9.5%.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568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9%
              (1)①上表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创新、扩大消费需求、经济发展道路、改革开放等因素有密切的联系,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其中两个因素对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
              (2)运用政府建设和党的领导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