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习近平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散布色情材料,进行人身攻击,兜售非法物品等等,这样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和打击。

              材料二:中消协12月12日公布的《2016年“双11”网络购物调查报告》称,16.7%的商品在11月11日当天虚假促销。此外,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投诉倍增。有专家指出,过度集中的网络促销活动,容易引发非理性的冲动消费,带来交易后续的退换货纠纷等问题。

              (1)请结合材料一,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网民应如何维护好“共同的精神家园”。


              (2)请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向政府和消费者各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 2.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15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5%.其中,城市上涨1.6%,农村上涨1.3%;食品价格上涨2.7%,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上涨1.3%,服务价格上涨2.1%。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回答: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 3.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成由节俭败由奢”,奢侈浪费是败家败国的祸根。然而,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的认为,是否节约是个人私事,只要“不差钱”,奢侈几把、阔绰几回没什么大不了。调查显示,超过60%的年轻人认同“人生及时行乐”的观念,并表示愿意购买奢侈品,更有甚者愿意花光所有钱来买一小件奢侈品,却不愿花几十元订一份报纸或买一本好书。
              材料二目前,我国还有相当的特殊困难群体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尊严的生存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课题。
              材料三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而我国的消费率(居民消费总额占GDP的比重)长期偏低,这既不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增长。必须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1)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
              (2)运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知识,说明材料三中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的经济学依据。
            • 5. 材料一

              注:2007年,中国开启第一列高速列车,2015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1.8万公里,且远不会停止建设。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1.8万公里高铁线路。
              材料二:随着高速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列车的商业运行速度迅速提高,旅行时间的节约,旅行条件的改善,旅行费用的降低,再加上社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高速铁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
              材料三:中国正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新丝绸之路),其首要任务就是加大对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基础设施和轨道交通建设,这又将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提供无限商机。“一带一路”涉及高铁建设规模达到2.63万公里,占全球高铁建设计划规模的28.3%,占中国有望参与海外高铁总里程的76%,项目主要集中在俄罗斯、泰国、柬埔寨及东南亚地区。也将为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包括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大力支持,进而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
              (1)图1、图2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生产与经济制度”的知识点,分析说明中国高铁不断发展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点,分析说明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积极意义。
            • 6. 近日一组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反映了全民阅读的新变化。

              注:数字化阅读方式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PDA/MP4/MP5阅读等。
              (1)站在一个特定视角,运用经济常识相关知识简答图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
              (2)有人认为图二中从2013到2014年成年人纸质阅读量下降是由同时期成年人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上升所导致的,请你从唯物辩证法的一个特定视角对这一观点加以分析评价。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并与其他行业相融共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材料一 网店是人们在网络上购物,并通过各种在线支付手段进行支付完成交易全过程的网络平台。网购具有便捷、价廉等优势,前景广阔,但也存在着虚假宣传、欺骗顾客、售后服务不完善等现象,影响着网店发展。大学毕业的小陈准备开家用户“点赞”的网店,为此,她搜集到以如图表信息:

              表1 中国网购人数(亿人)
              年  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网购人数 1.4 1.7 2 2.5 3.1 3.6
              (1)解读上述图表中的信息并说明经济原因。结合材料一,分析网店发展的经济影响。
              (2)你在解答第(1)题的过程中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的?
                  材料二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多地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设《网上祭英烈》纪念网页,播放抗战影视片。某校学生浏览网页学习烈士的抗战事迹,就“互联网与思想道德建设”“纪念活动的意义”问题展开讨论,形成如下两大观点:
              ★观点一:互联网延伸了现实社会的时空界限,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就要立足于互联网技术平台。
              ★观点二:70年前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使全球60多个国家卷入其中。国际社会应抓住纪念的契机,携手让持久和平的信念深入人心。各国要有担当,以史为鉴,开辟未来,倡导合作共赢,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3)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观点一。
              (4)结合观点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为实现人类持久和平提出三点建议。
            • 8. 随着汽车时代的迅速到来,小汽车数量的迅猛增长和其在出行中使用量的持续增加,交通拥堵、交通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的管理者和市民。
              (1)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我国小汽车数量迅猛增长和其在出行中使用量持续增加的根本原因并说明理由。
              (2)如何解决交通拥堵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有人认为:“国外的成功经验是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难题现成的良方。”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 9. 民以食为天,食品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注意到食品标签上的一些信息。

               
              (1)请将上边的食品标签补充完整。(1分)
              (2)这个标签上缺少了什么信息? (1分)
              (3)该标签上并未注明名称,请问此标签是什么标志? (2分)
              (4)如果你在某超市购买该商品发现有质量问题,请你选择一种途径设计一个维护自己权益的方案  。(4分)
            • 10. 环球旅行杂志《国际生活》(International Living)公布的2010年全球生活质量指数排行榜中,法国连续5年夺冠,成为世界上生活质量最高的国家。澳大利亚排在第二位,中国大陆排在了第96位。
              请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简要回答:
              (1)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2)请你为“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设计一项措施,并简要说明这项措施是如何促进生活质量提高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