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9月,云南省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审议并原则同意《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16-2020年)》,《规划》是贯彻落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与云南省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大举措。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把绿色发展理念真正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特别是要推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向科学适度有序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资源利用向节约集约和循环利用转变、能源消费结构向多元发展转变、环境治理向制度化法治化转变。

              近年来,我省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据统计,2016年我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明显下降,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新技术的运用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依托,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材料二

              精准扶贫,既要物质上脱困,更要在精神上扶志,要“富口袋与富脑袋”齐头并进。扶贫扶志,说到底就是补齐文化短板,缩小地区之间公共文化的差距,让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跟上。对此,云南省2016年出台了《关于文化扶贫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下大力气推进贫困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用文化的力量助推脱贫。实现文化育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方案》要求:各级党委、国家机关、人民政协及各族人民和社会各界务必形成联动机制。既要注重顶层设计,科学编制文化精准扶贫规划,又要大力推进“文化+”行动,引领文化扶贫新引擎。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省科技创新是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

              (2)结合材料二,从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形式角度,说明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如何贯彻方案的要求?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汽车厂家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指出,政府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的小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轿车走入寻常百姓家。2016年1月武汉新增车辆4.59万台,汽车保有量超230万限购红线。开车走在路上,堵车;回到家中,没地停车。而武汉市国税局的数据显示,人们的购车热情依然高涨,轿车销售持续火爆。针对汽车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我市出台了相应措施(如下表),并准备在重点拥堵路段限行以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措施①

              加快建设地铁、BRT专线,完善公交系统,增加或调整公交站点

              措施②

              取消部分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对机动车征收环境税

              措施③

              倡导市民节能减排、低碳出行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市家用轿车销售火爆的原因。

              (2)请指出表格中有利于解决拥堵问题的三项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粮食足,天下安,为促进粮食安全,保障有效供给,2016年12月19日至20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材料一 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玉米、小麦、稻谷库存量创历史最高纪录。我国农业出现了粮食增产、进口量增加和库存量增加的“三量齐增”现象。进口农产品被大量消费,自己增产却存进了仓库,我国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为此2017年粮食工作要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着力破解农业发展难题,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材料二 会议指出“一带一路”战略给我国农业“走出去”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资源丰富。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卡塔尔等国构建多层次政府间政策交流机制和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鼓励企业向加工、物流、码头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种子研发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关键领域投资,积极参与推动改革和完善全球农业治理,构建公平、合理的全球农业新秩序。把“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放在重要位置,保障粮食安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2017年粮食工作主线、目标和导向的合理性,并据此就如何破解农业发展难题提出合理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和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 4.

              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理念的不断普及,健康消费成为当下我国居民的一个新的消费热点。从百姓早起排队体检,到网络在线预约体检;从跑步打球,到专业的健身塑形;从便捷的健康仪器,到轻便的“互联网+”可穿戴式智能健康管理设备……健康产品、健康服务从无到有。健康消费日趋多样,健康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健康消费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与市场发展空间不协调的是,健康消费市场存在产品数量少、品质低、假冒伪劣、不法经营等问题。为此相关部门简化健康服务企业的审批、登记手续,将社会资本举办的健康机构纳入财政专项资金和政府投资补助范围,加快健康产业立法进程,以法律形式规范健康产业的生产、销售、宣传、服务行为,依法严肃查处不法行为,增强消费者对健康产品的安全感,确保健康产业健康发展。

              (1)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健康消费对我国居民的积极影响。 (2) 结合材料,说明政府是如何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健康消费的。
            • 5.

              材料一: 2011—2016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及增长率

              材料二: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加为我国网络购物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消费者基数。根据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在2016年“双十一”购物节取得创纪录的912亿元人民币(143亿美元)的交易额。但是伴随互联网购物规模的扩大网购投诉也与之剧增。2016年上半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消费者诉求385万件,增长5.5%。其中,消费者投诉77.2万件,增长30.4%。在网络购物中,微商成为近年来新兴的网络交易模式,发展迅速,但由于大部分微商是个人对个人的交易行为,且微商纳入政府监管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尚存在诸如缺乏信用保证体系、虚假宣传、维权艰难等很多问题。

              (1)结合材料一、二,请你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就如何解决网购中微商经营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目前,我国网民数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互联网用户、宽带接入用户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但随之而来的是日益突出的账号乱象。目前主要存在十大乱象:假冒党政机关误导公众,如“中纪委巡视组”;假冒媒体发布虚假新闻,如“人民曰报”;冒用他人身份,尤其是社会名人,侵害个人合法权益;假冒名人包括外国元首,如“普京”“奥巴马”;假冒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发布虚假信息;名称和头像包含淫秽色情内容,甚至公然招嫖;通过简介传播暴恐、聚赌、涉毒等违法信息,如“枪械军火商”“乡村赌场”;违背社会公德,宣扬低俗文化;公然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为此,国家网信办与2015年2月4日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简称《规定》),要求网民在账号名称、头像和简介等注册信息中不得出现违法和不良信息。

              (2)请运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的有关知识,说明对网民颁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的原因

            •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长,我国居民消费正在升级换代,人们对高质量消费品的渴求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

              材料一有人发现,中国市场却成了“质量洼地”:国外买的篮球鞋穿一年还挺好,国内买的同款鞋穿两个月就坏了;在香港采购的内地生产的牛肉,口感比内地市场销售的要好很多;“中国造”的高档电饭煲,在国内市场却买不到;国外品牌的同款小汽车出现质量问题,全球召回时唯独“中国例外”……标准低或不够细致是其重要诱因,供给水平、监管方式等因素也是重要原因。

              材料二 2016年12月2日,国务院发布《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规划》指出,当前我国消费品标准和质量还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呈现出明显的供需错配,消费品供给结构不合理,品牌竞争力不强,消费环境有待改善,国内消费信心不足造成消费外流。要组织开展消费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出口标准的比对工作,积极引进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推动我国消费品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强消费品领域科技、专利、标准一体化研究,推动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化协调发展;增加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产品如绿色产品、智能消费品的标准供给,倡导工匠精神,推广精益制造,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

              (1)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国务院发布《规划》推动我国由“质量    洼地”向“质量高地”转变的原因。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规划》的出台实施对企业和消费者的积极影响。

            • 7. 31、2014年我国信息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形式,正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预计到2015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GDP增长338亿元。进一步释放我国城乡居民的信息消费潜力,将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新着力点。

              (1)结合图文材料,说明我国培育和发展信息消费的经济生活依据。(6分)

              (2)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说明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信息消费潜力。(10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