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成由节俭败由奢”,奢侈浪费是败家败国的祸根。然而,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的认为,是否节约是个人私事,只要“不差钱”,奢侈几把、阔绰几回没什么大不了。调查显示,超过60%的年轻人认同“人生及时行乐”的观念,并表示愿意购买奢侈品,更有甚者愿意花光所有钱来买一小件奢侈品,却不愿花几十元订一份报纸或买一本好书。
              材料二目前,我国还有相当的特殊困难群体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尊严的生存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课题。
              材料三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而我国的消费率(居民消费总额占GDP的比重)长期偏低,这既不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增长。必须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1)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
              (2)运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知识,说明材料三中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的经济学依据。
            • 2. 材料一

              注:2007年,中国开启第一列高速列车,2015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1.8万公里,且远不会停止建设。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1.8万公里高铁线路。
              材料二:随着高速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列车的商业运行速度迅速提高,旅行时间的节约,旅行条件的改善,旅行费用的降低,再加上社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高速铁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
              材料三:中国正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新丝绸之路),其首要任务就是加大对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基础设施和轨道交通建设,这又将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提供无限商机。“一带一路”涉及高铁建设规模达到2.63万公里,占全球高铁建设计划规模的28.3%,占中国有望参与海外高铁总里程的76%,项目主要集中在俄罗斯、泰国、柬埔寨及东南亚地区。也将为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包括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大力支持,进而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
              (1)图1、图2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生产与经济制度”的知识点,分析说明中国高铁不断发展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点,分析说明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积极意义。
            • 3. 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中国人已经成为节假日境外最具奢侈品购买力的消费群体,居全球之首。2015年春节黄金周,国内消费增速比2014年下降了2.3%.却有多达45万中国游客在日本花了近60亿元用于购物。在一份“春节期间出境消费人群心理访问调查”中显示,价格是国人境外消费的主要原因。海外奢侈品价格一般只有中国国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认为境外商品的质量更好。
              (1)请运用有关“消费”的知识对消费者的海外购物行为进行评价。
              (2)运用“经济常识”,就如何改变奢侈品消费外热内冷的状况提一条可行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 4. 十八大以来,“新常态”已成为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共识,安徽必须适应新常态,把握好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推进安徽新一轮发展。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抓住机遇:改革为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014年安徽省第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信息。
              材料二 简政放权:改革为转型升级提供强力保障
              自我“清权”、审批“瘦身”……去年以来,安徽省政府审时度势根据省情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和政务公开力度,以此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充分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开展督查确保政令畅通,也是安徽提升政府执行力的手段。安徽省政府就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了两轮督察,并对部分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第三方评估,接受群众监督。开展金融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政策,以确保政策落到时处,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应。
              (2)请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解读材料,并分析安徽省政府上述做法的政治生活依据。
            • 5. 鼓励大众消费,是立足形势发展、着眼国计民生提出的重大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市部分经济指标统计与对比:
                 该市  发达国家
               近年平均
               2010年 2014 年
               GDP增速(%)  11.3  8.4  2.2
               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42  38  57
               城市居民收入比  3.15:1  3.02:1  1.50:1
               消费贡献率(%)  52.6  50.2  80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的措施。
              材料二  基于旅游资源丰富、人口老龄化的现实,着眼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该市决定将养老消费、旅游休闲消费、绿色消费、教育文化消费这四大与民生最为密切相关的领域列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做法的经济意义。
            • 6. “十年磨一剑”的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于2015年2月25日完成全部文本的草签,这将对中韩及东亚的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中韩贸易概况
              国家 项目              数值 同比±%
              中国 进出口总值(单位:万亿元人民币) 26.43 出口:14.39 49
              进口:12.04 -0.6
              民营企业进出口值 9.13 5.1
              机电类产品出口值 8.05 2.6
              7大劳动密集类产品出口 2.98 4
              消费品进口值 0.936 14.9
              中韩贸易 总额(单位:亿美元) 2354.65(占韩国整体贸易额的25.74%) 对华进口:902.79 7.9
              对华出口:1451.86 -0.5
              注:中韩自贸区一旦建成,预计对中国GDP增长将贡献1-2个百分点。中国向韩国出
              口排名前三位的商品为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化工产品;同时,在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中国继续保持优势。而韩国在电气、音像设备、光学、照相、医疗设备、汽车及其零附件等方面占据优势,将给中国企业带来竞争压力。
              (1)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韩自贸区建成后,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材料二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消费正在向第三次升级迈进,大消费时代已经来临。目前中国消费需求正在发生实质性转变,旅游、4G网络、文化传媒、电子信息等消费出现大幅增长。2014年访问韩国的中国游客达720万人次,经济效益有望达22万亿韩元。仅春节期间,就有近13万人到韩国旅游购物。
              (2)据材料二,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所反映的这一经济现象的认识。
            • 7. 2008年-2012年9月我国消费、投资、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

              (1)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就如何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提出1条合理化建议。
            • 8.

              看着别人穿名牌、戴名牌、用名牌,手机、MP3、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为了不让自己在同学面前“矮半截”,抬不起头来,小磊同学不顾家庭的实际状况,也处处向别人看齐。

              (1)小磊同学的消费行为反映了他的哪些消费心理?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根据小磊的行为,分析我们应树立哪些正确的消费观?

            • 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有观点认为,当正常消费变成超前消费甚至负债消费之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必然会受影响,甚至会导致各种大学生违法事件的发生。对大学生而言,应当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业上,不必在物质享受上过分追求。

              结合此观点,说说大学生应怎样理性消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