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我国正式启动了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任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材料一 如图、表所示
              “十二五”期间A市居民消费品支出总额 (亿元)
              20112012201320142015
              生活必需品198.1198.5198.2198.5198.2
              高档耐用品87.9112.6153.7185.3190.2
              材料二 过去一年,中国游客在国外抢购马桶盖、感冒药、电饭煲之类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而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目前国内的粮食、钢铁、家电等产品出现了“高产能、高库存、高进口”的“三高”现象。为此,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生产与消费和企业的经营发展的知识,阐述企业破解“三高”现象的措施。
              (3)结合材料,分析李克强总理的报告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常态下我国的消费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目前这一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童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要重点推进信息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体消费和养老健康家政消费六大领域的消费。(注:模仿性排浪式消费,指消费没有创新,热点比较集中,一段时间内有一种消费为主导的这种方式就称为模仿性排浪式消费,如之前的汽车爆发式消费和家电下乡等都属于这类消费。)
                  材料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作为
              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牢牢把握团结仪味主两大主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进行广泛协商。从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苹到五年发展规划的制定,从重要政策出台到重大工程朴,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到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一次次深入基层的调研考察、一场场富有成果的协商对话、一份份深思熟虑的提案建议、社情民意调查报告,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和显著作用。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模仿性排浪式消费基本结束的主要原因以及企业应该如何适应新常态下消费模式的变化。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人民政协在党和政府决策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 3. 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中国人已经成为节假日境外最具奢侈品购买力的消费群体,居全球之首。2015年春节黄金周,国内消费增速比2014年下降了2.3%.却有多达45万中国游客在日本花了近60亿元用于购物。在一份“春节期间出境消费人群心理访问调查”中显示,价格是国人境外消费的主要原因。海外奢侈品价格一般只有中国国内的
              1
              3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认为境外商品的质量更好。
              (1)请运用有关“消费”的知识对消费者的海外购物行为进行评价。
              (2)运用“经济常识”,就如何改变奢侈品消费外热内冷的状况提一条可行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 4. 近年我国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及网络购物用户数变化如图:

              (1)根据图表内容,预测2014年我国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和网络购物用户数的变化趋势。
              (2)从生产和消费两个角度,分别简要回答上述趋势产生的原因。
            • 5. 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1)运用适度消费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的原因是什么?
              (2)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如何解决汽车带来的环境和交通问题?
            • 6. 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象牙山村,原本一个东北普普通通的小乡村,随着《乡村爱情》1-7的拍摄与热播,如今成为了全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象牙山村人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象牙山,感受象牙山村村民经济、政治生活发生的可喜的变化。
              材料一  (如表)象牙山村村民家庭收入与支出情况的变化。(单位:元)
              项目2000 年2006 年2012 年2013 年
              人均年收入25533925801310079





              食品49.2542.6839.3037.81
              医疗、交通、通信9.2114.9018.2721.33
              教育文化服务12.1215.4620.2923.66
              其他商品与服务29.4226.2621.8524.58
              注:2006年我国取消农业税。
              材料二  ……长贵英勇牺牲,人们为大脚捐了一笔钱,但大脚坚决不要。为了这笔钱的用途,成立了好人好事理事会,刘能任会长,一向争强好胜的谢广坤提议再成立一个好人好事监事会,监督这笔钱的使用,并由他本人出任监事会会长,……由此导演了一出出闹剧。象牙山村坚持村民自治,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把依法办事、勤劳实干、热心为村民服务的人选举到村委会领导班子中来;村民通过村民会议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的决策;村民共同制定村规民约,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通过强化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形式,保证村民监督村委会和村干部的工作。上述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力促进了象牙山村和谐稳定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说明象牙山村村民家庭消费方面主要的变化及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明坚持村民自治对象牙山村和谐稳定发展的作用。
            • 7. 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1)请用“消费”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的原因是什么?
              (2)请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原理,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如何解决汽车带来的环境和交通问题?
            • 8. 在2013年全国“两会”上,“城镇化”“美丽中国”“中国梦”等引起了代表委员的热议。
              阅读材料,回答伺题。
              材料一    2002~2011年我国城镇化发展及从业状况表
              年份人口从业人员
              数量(万人)比重(%)数量(万人)比重(%)
              城镇乡村城镇乡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2002502126565639.0960.913664015682209585021.428.6
              2011690715307151.2748.7326594225442728234.829.535.7
              注: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而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均在80%以上。
              代表委员们认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材料二针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代表们认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三有全国政协委员认为,实现“中国梦”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是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理当成为撑起“中国梦”的重要基石。有权利公平,梦想才能起飞;有机会公平,奋斗才有动力;有规则公平,社会才能进步。只有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才能将中国“复兴之梦”向纵深推进。
              (1)概括材料一中图表(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一中图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从“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角度,说明为什么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论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解。
              (3)联系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为国家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 9. 据最近的《经济日报》报道,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制约了消费的扩大,这是近年来我国消费率偏低,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东、中、西部收入差距和城镇内部居民中高收入阶层与中低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中低收入者的收入预期不断下降,加上医疗、教育、住房等花费日益昂贵,对钱袋子产生“挤压”效应,中低收入人群消费受到压抑。
              此外,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证券投资市场动荡低迷等因素,也让一些中高收入者财富缩水,收入预期下降,使这部分群体的消费意愿受到影响。
              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导致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对经济增长贡献乏力的因素有哪些?
            • 10. 材料一: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于2011年2月23日发布的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四季度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两个季度回落,比三季度下滑4点,降至100点。消费者信心指数(ICS)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是监测经济周期变化不可缺少的依据。
              材料二:2011年我国物价上行压力还比较大,“负利率”局面也在短期内难以扭转。CPI攀升普通百姓感受强烈,最直观的感觉是从“菜篮子”到“米袋子”,从“气坛子”到“油瓶子”,从“穿的”到“抹的”,从“吃的”到“坐的”,各种商品的价格都看涨。这都是生活必需品,不买还不行。面对目前的物价上涨压力,不少人已开始注意形成科学的生活、消费习惯。与CPI相比,其实更多消费者忧心的是“物价上涨不要紧,关键是还要能降下来”。一些消费者认为,居民的收入增长跑得过CPI固然好,但不管怎样,物价的涨跌幅度不仅要符合市场供需变化,同时也希望能和老百姓实际购买力结合在一起;在对上涨的物价积极调控的同时,还应对终端市场的定价机制进行监管,防止一些商家借机抬高价格。
              材料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温总理在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充分释放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这是我国文化产业实现为支柱产业的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提高消费者的信心指数?
              (2)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充分释放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