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年来,伴随收入水平提升,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人均体育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咕咚”悦跑圈”等运动APP也迅速挤占了健身爱好者的手机内存。这一现象说明(  )
              ①生产决定消费对象的质量和水平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③收入水平决定消费观念和消费选择
              ④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2. 小王一月收入5000多元,近日贷款买了辆轿车,月供2400元。小赵和小王是同学,无业在家,见小王买了新车,自己觉得很没面子,便也贷款买了辆更好的车。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你认为(       )
              ①小王买车是适度消费,小赵买车是过度超前消费 
              ②二者都属于贷款消费
              ③小赵买车是一种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④在当前提倡扩大内需的情况下,二者的行为均应受到鼓励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 3. 江苏省“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乐观”消费。购衣、外出就餐的支出比例最高,购书、美容、娱乐、旅游度假等项目的支出成为“平常花销”的主力消费内容。这可以表明(  )
              ①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环境预期良好
              ②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因素
              ③消费信心指数取决于消费心理
              ④主力消费结构日趋合理优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4. 浙江省首份“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报告”显示,20 1 3年下半年度消费者信心指数(ICC)为10 6.45,在“乐观”区间平稳运行。“购买新衣物”和“外出就餐”的支出比例最高,“购买书刊’’、“护肤美容”、“娱乐活动”、“旅游度假”等项目的支出成为“平常花销”的主力消费内容。上述材料可以表明(  )
              ①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环境预期良好    ②主力消费结构较为合理
              ③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预期收入    ④消费信心指数取决于消费心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5. 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以“省什么别省品质,买什么别买担心”作为宣传自己产品的广告,表明某跨国公司是在利用消费者的         心理引导消费。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实心理
            • 6. 经济学家研究发现,每当经济不景气、消费萎缩之际,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这一有趣的现象被称为“口红效应”。要做“口红效应”里的那些“口红”,必须满足几大条件:首先,价格够低;其次,具备心理安慰作用;最后,相比同价位的消费品,它的安慰作用更强,竞争力也更强。下列行业有可能成为那逆势上扬的“口红”的是(  )
              A.纺织业           
              B.房地产业             
              C.汽车业             
              D.电影业
            • 7. (10分)科学离我们有多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上一般从“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等3个方面定量测度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我国的调查结果如下图:

              注: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日本在1991年为3%、加拿大在1989年为4%、欧盟在1992年为5%。
              材料二  公众的科学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虽然我们的国家实力已经能够实现“上天入地”,但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在生活中,面对“吃绿豆能治百病”、“碘盐防辐射”这些谬误信息,很多人难以辨别真假,一度出现疯狂的抢购风潮,引起了市场的波动。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公众科学素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8分)
            • 8. 酷暑难耐的盛夏时节,经常有人把室内空调温度调得很低,不料随后却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医学专家认为,将空调设置到26℃不仅是一个令人舒服且不易患病的最佳温度,也有利于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盛夏季节提倡开空调不低于26度的做法主要属于       (    )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环保消费、绿色消费
              C.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 9. 扩大居民消费必须使居民“有更多钱花”、“有钱更敢花”、“有钱花得舒心”,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措施是                                               (    )
                  ①促进就业                      ②提高恩格尔系数
              ③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④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
                  A、④—③—①       B、①—③—④       C、①—④—③       D、②—④—③
            • 10.

               《父母必读》杂志与北京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对1978-1981年出生的中国城市青年消费状况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

              月均消费

              餐饮

              化妆品、服装

              娱乐、交际

              健康

              学习

              1274元

              31.3%

              12.1%

              10.9%

              2.2%

              4.3%

              注:同期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

              上述表格数据说明我国城市青年消费者(  )

              A.消费具有较明显的享乐取向
              B.平均消费支出超过平均收入水平
              C.消费结构不够合理
              D.存在着一定的奢侈浪费现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