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4个五年规划的GDP增长目标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目标

              材料二: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可以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说明国家如何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
            • 2. 材料一:2008-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幅变动情况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增加,国人的海外购物也非常火热。根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末,中国内地“海淘族”突破2000万人,年境外消费已经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淘”消费市场。
              综合以上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计算,请你判断出A、B两条虚折线中哪一条是2008-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变动图,并概述材料一中经济现象的成因。
              (2)“海淘”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企业和消费者有哪些启示?
            • 3. 鼓励大众消费,是立足形势发展、着眼国计民生提出的重大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市部分经济指标统计与对比:
                该市 发达国家
               近年平均
               2010年2014 年
               GDP增速(%) 11.3 8.4 2.2
               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42 38 57
               城市居民收入比 3.15:1 3.02:1 1.50:1
               消费贡献率(%) 52.6 50.2 80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的措施。
              材料二  基于旅游资源丰富、人口老龄化的现实,着眼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该市决定将养老消费、旅游休闲消费、绿色消费、教育文化消费这四大与民生最为密切相关的领域列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做法的经济意义。
            • 4. 大数据,或称巨量数据、大资料。其处理的流程是:首先利用多种轻型数据库收集海量数据,将不同的数据流整合到大型数据库中,然后对各个维度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各种各样的关联,最后进行一定的预测。依托这一流程,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作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决策效果精确量化,效率大幅度提高,有可能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生产模式、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
              大数据的出现给人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根据历史医疗数据,结合遗传变异、对特定疾病的易感性和对特殊药物的反应等,患者可以要求个性化的医疗;基于大数据的金融创新,可以更好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金融需求;根据大数据建立的微博营销以及微信公共账号营销,为经营者提供了免费的营销渠道……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大数据时代,网络变成了几乎是透明的虚拟世界,当人们在网上购物、发送电邮、发微博时,都会在不经意间留下一串串数字足迹;由信息网络系统所控制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水、电力、交通、银行、金融、商业和军事等庞大数据信息,都有可能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分析大数据对个人的经济生活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2)有人认为,大数据决策克服了主观判断的局限性,因而是一种科学的决策方式。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相关知识阐明理由。
              (3)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有什么潜在风险?请提出两条化解风险的措施。
            • 5. 高考历来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某校高三(1)班团支部召开了以“我与高考”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其中。
              ◆环节一:现状探究
              高考经济,即善于把握“商机”的商家们把目光投向高考这块“唐僧肉”:诸多健脑、营养补药吹得神乎其神;各类《考试宝典》充斥书店报摊;“考生客房”、“高考套餐”招揽顾客;各大网站推出专家、学者咨询答疑。商家大力推介,家长不敢省去这“关键”的钱,也绝不能比别人差,把“高考经济”炒得红红火火。
              (1)有人认为过去穷,参加高考几十、几百块钱就够了,现在高考经济如此火爆,开销变大都是因为家长们钱多了。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环节二:上下求索
              为进一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高考将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调整高考学科设置、分值比重、命题内容,突出考查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命题将更加倾向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发展。
              (2)我国高考改革的探索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的品质的?(6分)
              ◆环节三:建言献策
              某地高考方案强调要“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高考英语的分值也大幅调整,由此前的满分150分降低为100分,其中听力部分占30分,阅读写作等占70分。某地高考英语这一改革措施是对母语文化的重建,这种重建是势在必行的。
              (3)请你用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处理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的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明理由。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4~2011年我国汽车消费及相关指标
                      指标
              年份
              私人轿车保有量(万辆)GDP(万亿元)人均收入(元)汽车工业销售产值/GDP(%)
              200460016.061795.62
              2006114920.976686.70
              2008194730.1102716.31
              2010344339.8143947.54
              2011432247.11624110.40
              材料二
              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消费增长。
              (2)在国外成熟汽车市场中,汽车生产企业会以提供消费信贷的方式刺激消费需求;而通过借贷刺激社会总需求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通用的经济调控手段之一。运用《经济学常识》知识回答,最早提出以赤字财政扩大有效需求的经济学家是谁,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3)我国现在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大国,但还远未成为汽车强国。要从汽车生产大国成为汽车强国,创新是关键。请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予以说明。
              (4)成为汽车强国是产业梦,成为“有车一族”是家庭梦,青年学生也有自己的梦。青年学生的个人梦想无论多么色彩斑斓,都只有融入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之中才能实现。请分别运用《生活与哲学》和《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知识,探讨为什么个人梦想的实现必须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相联系。
            • 7. 材料一  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不仅把濒临倒闭的苹果公司带出泥潭,而且将苹果的产品上升到了流行文化的高度--苹果产品的拥趸以拥有全系列苹果产品为荣耀,这似乎代表着赶上了对生活品质、流行趋向、先进技术乃至文化追求的大潮。系列iPhone手机在中国市场深受中国消费者的热捧,相比市场上的其他手机,它的价格也高出许多。
              (1)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苹果手机受到中国消费者热捧的原因。
              材料二  乔布斯的一生都与“创新”相连,奥巴马评价他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苹果公司最早在个人PC上使用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的iPhone系列产品,利用多点触控技术创造了全新的用户体验;最新开发的ipad产品则是结合了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功能,利用四个按键就能实现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播放音频或视频等功能。
              (2)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苹果公司是如何实现创新的?
            • 8. 2011年国家财政投入更多地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我国积极发挥财政的作用来扩大消费需求。财政进一步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财政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
              材料二  国务院于2011年6月29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指出,财政教育经费的安排使用要着力解决教育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问题。要统筹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协调发展,重点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结合材料一,从“影响消费的因素”角度说明国家所采取的措施对扩大消费需求有何作用。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国家财政在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9. 读图并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1)图1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分析说明图1、图2之间的相互关系。
              (3)电脑普及率将呈何种发展趋势?从不同角度举出两条理由。
            • 10. 在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合理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某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围绕“合理消费”的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小组同学调查了本校同学对目前消费的看法,下列是三种代表观点。
              第一种:“现在物价涨幅那么大,以后还不知能长到什么程度,有钱就赶快花。”
              第二种:“物价上涨已经使得人们手中的钱无形中贬值了,现在更不能消费。”
              第三种:“消费需要考虑自己的收入情况和需要,不能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1)如果该班邀请你参加讨论,请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别对以上三种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第二小组同学在社会调查中发现,若干年前,人们消费普遍是“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然而,现如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以无法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吃饭追求营养,穿衣追求时尚,精神追求愉悦、享受”已为更多人所赏识。
              (2)请运用相关知识,简要分析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