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08年1月1日起,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  )
              ①完善了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      
              ②明确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③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④有利于构建和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2. 曾经风光的粮油管理员等职业已难见踪影,而快递员等新职业不断涌,这取决于劳动者就业择业观念的根本转变。    (判断对错)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材料一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快速增长,但出生率的下降,使婴幼儿与青少年的消费市场缩小,经济发展面临消费需求不足,老龄化日趋严重,挑战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力。计划生育也过快地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用工荒问题凸显,劳动力老龄化影响新技术的推广使用,进而影响生产率水平,降低我国经济的竞争力。
                    材料二  河南省老年人口1300多万,占总人口的13.8%.近年来,我省着力实施“文化养老”工程:加快老年文化、体育、教育设施建设,建成老年活动中心6.8万多个,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和政府兴办的旅游景点对老年人免费开放,打造一批深受老年人喜爱的戏剧、电影、电视作品;组织开展全省“敬老文明号”创建和宣传活动,积极引导23万注册志愿者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建设基层老年文体组织,全省近60%的村和90%的社区都有舞蹈队、秧歌队等老年文艺团体。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消费”和“劳动与就业”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知识,分析我省是如何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
            • 4. (2016春•泉港区校级期末)劳动力供给曲线(S1)具有向后弯曲的特性(如图),当工资增长至P0后,劳动者将不必提供更多的劳动就可维持较高生活水平,劳动供给会呈减少趋势。当前,我国已结束了劳动力低价大量供给的时代,用人单位需要通过提高工资以吸引足够的劳动力资源,这种状况处于劳动力供给曲线上的______点。(  )
              A.④
              B.③
              C.②
              D.①
            • 5. 在全国培训就业系统工作会议上,有关负责人指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将重点解决好下岗职工、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要顺利实现就业,下岗职工、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需要(  )
              ①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②加强技能训练,提高职业技能
              ③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④更新就业观念,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 (2016春•沙坪坝区校级期末)劳动者充分就业,能够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图中a、b、c、d处依次应填入(  )
              ①劳动需求增加   
               ②居民收入增加
              ③生产供给增加   
               ④消费需求增加。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①“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力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局面。②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人口第一次出现绝对下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口及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材料二 当人口红利渐行渐远,用工矛盾此起彼伏,招不到人纠结,用不起人更纠结。工资太低PK物价上涨、企业单方发言权PK民工权利、技术人才稀缺PK社会培训体系、产品技术升级PK劳动力结构,种种矛盾诱发“用工荒”。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政府解决上述矛盾出谋划策。
              材料三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对夫的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有关专家指,全面放开孩对于经济会有-个拉动作用,短期来看,新生儿的出生会促进婴幼儿市场的发展,从长远来看,随着新生人口的增加,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需求势必增加,新的人口红利将会到来。
              (3)结合材料三,说明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唯物论依据。
            • 8. 创客是指那些出于兴趣和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变成现实的人。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孕育“创客”土壤的是(  )
              ①通过财政手段提供创业贷款         ②实施大学生创业的税收减免政策
              ③鼓励企业家提供创业基金           ④提高综合素质,树立自主择业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 近年来,网络写手、私人裁缝、短信写手等新兴职业列入最赚钱十大新兴职业。新兴职业的出现(  )
              ①表明就业是民生之本
              ②要求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③有利于缓解严峻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
              ④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 10.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扬契约精神发展市场经济】
              有学者研究发现,徽州所保存的历史文书,有60%-70%是契约文书,这说明当地传统非常重视契约意识和规则意识。商品买卖讲的是诚信,诚信依靠契约、规则维持,这是徽州成为商业名镇的基础。
              (1)结合材料,从企业和劳动者的角度,分析说明当前树立契约意识和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加强普法宣传建设法治文化】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1986年,全国普法工作开始,每五年一个周期。2015年是“六五”普法活动的最后一个年头,十八届四中全会结束后,全国各地更是掀起了普法宣传活动的热潮。
              (2)为扩大普法阵地和影响力,请你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并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指出其理论依据。
              【提高立法质量完善法律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抓住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3)请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说明上述立法要求的合理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