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本届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2016年9月3日出席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的主旨演讲。习近平在演讲中指出,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中国如何实现自身发展。






              材料二:习近平倡议二十国集团成员立即采取行动:

              第一,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各国要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和争端,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第二,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平等相待,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以平等为基础,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新现实,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 2.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央扶贫会议中提出的“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意义,并分析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 3.

               2010—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元)


              注: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到2015年我国居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65%下降到45%左右,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始终在4.5%~5.5%之间。

              (1)材料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依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指出如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 4.

              我国“十三五”规划指出,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至今的城乡居民收入比1978年为1:2.56,其后随着农村率先进行改革,到1983年,这一数据将至1:1.82;20世纪九十年代初城乡居民收入总体变化不大,但到了1999年,随着重工业增速超过轻工业并引领工业化进入中后期,这一数据明显攀升。201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4565元,农村居民为7919元二者之比为3.1倍。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达0.47。

              材料二,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关系等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要加强社会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为解决材料一、二中存在的问题提建议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实现社会公平的意义

            • 5.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共享发展这一理念引起了某校高一(9)班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围绕“共享发展”的理念,搜集了一些材料开展了探究活动。

                 名词链接: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共建是共享前提,要共享“蛋糕”,就必须先共建“蛋糕”。改革开放38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版图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但我国经济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实力转化为国际制度性权力依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1)请你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我们该如何共建“蛋糕”,把蛋糕做大。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

              观点一:收入分配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人人平均、不存在差别才是公平。

              观点二:收入分配公平不在于没有差别,而在于差别必须给人以激励,使经济具有活力和效率,就是公平。

              (2)请你参与观点的交锋,谈谈你对收入分配公平是如何理解的。

              [平而后清 清而后明]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不容忽视。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处在全球平均水平0.44之上,2008年达到最高点0.491,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注:基尼系数是测量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3)请你为我国如何“分好蛋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贡献你的经济学智慧。

            • 6.

              李克强总理再三明确强调,工资调整方案必须尽快落实到位。教师的工资应该采用“教龄+其他+绩效”动态评价三元结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激励教师的专业发展,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变为现实。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是(   )

              ①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和效率的表现      ②再分配注重公平和效率的表现

              ③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状况      ④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但根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 是当前大多数手中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房屋修建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支出,让许多老百姓平时总想着如何攒钱而不敢花钱。另一方面,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力不足,占全国人口2/3以上的农民,只消费了全国1/3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此,有识之士指出,政府应该综合采取多方面措施,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同时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让更多的人能更大胆地花钱?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2008年~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保障支出情况(单位亿元)

              年份项目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国内生产总值

              300670

              340903

              401513

              473104

              519470

              568845

              财政收入

              61330

              68518

              83101

              103874

              117253

              129143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2761

              3401

              4503

              4715

              5753

              6550

              2008~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元)

              注: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到2013年我国居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65%下降到45%左右;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始终在4.5%~5.5%之间。


              (1)依据材料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指出如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 9.

              材料一、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即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某地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具体做法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标准!村民先填申请表,首先由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进行比较,再经由村民会议比选!并张榜公示,如无异议则将贫困农户确定识别出来。

               材料二 、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传幛。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持续加大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k4扶贫投入力度,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要完善扶贫脱贫扶持政策,健全全员广泛参与机制,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支撑。

              材料三、  习近平指出:“人是科枝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用好人才,释放创新潜能,让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展身手。 

              (1) 依据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某地是如何做到“精准识别“的。 

               
               (2) 结合材料二,从政府职能的角度,谈谈为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政府应如何发挥作用。 

              (3)结合材料二,就国家如何激发人才的创新动力提两条建议  

            • 10. 材料一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收入倍增计划。广东是国内第一经济大省,也是第一富省。但广东老百姓还不能称为“富民”,近几年广东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存在一定的差距;增长率也大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实行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分享广东经济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得到实惠。

              (1)材料一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广东如何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