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财政部印发的《关于下达2016年中央对地方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增量资金的通知》指出,地方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增量资金主要用于调整工资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支出及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该专项资金
              (  )
              ①旨在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②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③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形式                  ④为改善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脆弱且不均衡,外需持续低迷。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上不去,经济发展就不可持续。目前,我国还存在科技创新效率低下、科技成果创新含量不高、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科技创新回报率过低等问题。只有解决好创新的动力、体制和空间问题,才能打造新引擎,培育新亮点,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请你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为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几点建议。

            • 3.

              材料一:

              中国居民“勤劳而不富裕”凸显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从社会和政府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近几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劳动者和企业角度看,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下降。我国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而大部分国家这一比重基本上都在60%以上。

              材料二:

              从另一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也可以使政府更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2013年中央财政的几项重要支出分别为:教育支出2159.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82.25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389.18亿元;能源、交通支出2852.3亿元;农业水利支出1823.6亿元;经济建设支出5283.5亿元,同时采取减税政策。通过这些措施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某些行业、地区资源严重不足现象得到改善。

              (1)针对材料一这些现象,说明我国应该如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




              (2)结合材料二说明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 4.

              某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收入分配差距”调研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分配领域问题突出。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比重过小。城乡、地区和行业收入差距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大,东、中、西部职工工资相差数倍,不同行业收入差距惊人。电力、电信、金融、石油等垄断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行业内部普通员工和高管薪酬差距达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结合材料和经济知识,运用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请你为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分配公平建言献策。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发展和改革蓝皮书N0.7》指出,尽管中国基尼系数已经连续6年下降,但幅度较小。此外,城乡、地区、行业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偏高,弱势群体较多,一些单位“同工不同酬”,多劳不多得;一些领域“隐性收入”违法收入依然存在;劳动收入偏低,等等。(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为缩小收入差距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 2016年1月,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受经济下行和结构性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2015年全国财政收入152217亿元,增幅进一步放缓至8.4%,同口径增长仅5.8%,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两大主力税种国内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持续低迷。为此,国家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保障财政对农业投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继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财政收入放缓的原因,以及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 6.

              近五年来我国GDP和财政收入都大幅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也大幅度增长,经济发展迅速。但是,财政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而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却低于GDP,尤其是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速,并且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收入分配不合理。

              国务院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18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发展中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着力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体制环境,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结合材料,运用个人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该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 7.

              国家发改委指出,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为此,党和政府提出:

              材料一:今年要更好的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的作用,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中央财政将安排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水电路气房”等重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建设;财政支出继续向农业、水利、城市网管等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倾斜。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财政作用的

              材料二: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要落实以下措施:引进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资金、品牌、技术;实行员工参股、增量奖股、岗位分红等分配方式改革;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应如何推进国企业改革?

            • 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让大多数人成为中等收入群体中的一员,是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材料一:一般来说,中等收入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是释放消费红利的主力军,也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是稳定渐进的工业化力量。从数据上看,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较低,而低收入人群比重较高。初步估算,当前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大约占比为25%,而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中等收入群体大约占到70%。

              材料二:导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偏小、不稳定性偏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低端产业、低端就业占比偏大与高素质劳动者占比偏小,直接制约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二是收入分配长期存在着失衡现象,劳动者报酬总体偏低,创造性劳动与复杂劳动尚未得到充分认可;三是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尚欠公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还有很大差距,包括重特大疾病等在内的生活风险缠住了一部分人迈向中等收入群体的脚步。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扩大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W省前三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指标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累计值(元)

              8571.85

              15699

              23512.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累计增长(℅)

              8.3

              8.1

              8.4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累计值(元)

              3279.12

              5553.8

              8297.1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累计增长(℅)

              10

              9.5

              9.5

                 材料二 针对上述情况,W省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保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入;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提高保障水平;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等强农惠农政策,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民增收。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分析材料二中W省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分别体现了财政的什么作用?

            • 10. 2014年,“新常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代名词。在此背景下,某市被赋予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定位,以下是该市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些具体措施,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采取这些措施的理由。
              措 施 理 由
              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吸引和支持力度,重点培养和资助青年科技人员。 例: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培养、吸引和支持人才,能为科技创新增添动力。
              建立健全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资金保障机制,较全面地覆盖了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和环节。 ①(请不要在此答题)
              对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实施科技成果入股、股权奖励、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等多种形式的激励。 ②(请不要在此答题)
              形成了包括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在内的具有特色的科技政策体系,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的处理力度 ③(请不要在此答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