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和有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两个阶段。由于各国政府干预的程度、方式等不同,当前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其中较为典型的有美国、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这些市场经济模式各具特点,但它们的基本点是相同的,对世界各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影响。
              (1)分析美国、德国和日本三种市场经济模式的相同点。
              (2)针对美国、德国和日本三种市场经济模式的相同点,我国应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1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前往广州市南沙新区,考察广东自贸试验区规划、筹备和新区简政放权等情况,寄望广东自贸区争创审批“特区速度”。审批时间从799天缩短为145天、各类证件从103种精简为10种--这是李克强总理5日在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考察时见到的成果。总理说,“时间就是金钱”最早就是从广东喊出来的,自贸区要做的就是简化审批流程、激发市场活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争创审批“特区速度”。
                  材料二: 广东自贸区的建设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自贸区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要弥补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缺位,搞好社会治理;要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坚持先行先试,既要积极探索政府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又要防范各类风险,推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贸区,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
              (1)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广东设立自贸区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广东 自贸区争创审批“特区速度”的重要意义。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政府的知识,在推动中国自贸区建设中,对国家行政机关提出了哪些要求。
            • 3.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是中国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快向东南亚、中亚、南亚、非洲开放而提出的,是中国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战略构想。
              材料一:“一带一路”为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过剩产能化解提供了广阔的战略迂回空间。东部地区多重因素的影响,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已是强弩之末,低端制造业向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的地区逐步转移已是大势所趋。李克强指出,要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在走出去中提升竞争力。“一带一路”将政策重心放在中西部地区,有利于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增强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动力。同时,“一带一路”有利于实现我国资源、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同时也为保障海上资源能源运输线的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材料二: 2014年11月北京APEC会议中,习近平表示,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宣布将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早投入运作,同时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这些获得APEC会议成员的一致同意,同许多经济体都有战略契合点。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正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反对“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主动承担大国责任,从各国互助互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平等协商、相互尊重、携手共建现代丝绸之路和全球新秩序。
              (1)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意义。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什么会赢得APEC会议大多数成员国的广泛赞赏与支持。
            • 4.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法治中国将释放出“法治红利”,助推经济升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然而法治基础目前依然相对薄弱。强政府弱市场是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产权保护不力、商业贿赂、地方债务风险等诸多问题与过度行政干预有关;我国企业每年所订立的经济合同的履约率仅为60%,每年因为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6000亿。
              材料二  法治历程与改革实践密切相关。以下是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国”路线图: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
              1997年 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002年 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007年 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2年 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014年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定为会议主题。
              材料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覆盖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过程。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
              (1)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针对材料一中所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2)材料二中这一“路线图”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3 )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们作为国家公民,可以从哪些方面参与和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