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历史使命。
                  材料一  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任务作出了部署,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材料二  G省深入农村贫困地区实地调研发现,大多贫困地区产业类同,产品无特色,没有市场;受制于销售渠道制约,一些地区的优质产品锁在深山,无法给农民带来经济收入;农村资源、资金分散,农民难以适应农村经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的发展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该省发挥市场作用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突出的脱贫成效。截止到2015年底,该省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3.4%下降到14.3%,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7%.贫困人口脱贫带来了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该省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联动作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在脱贫攻坚中如何发挥好党的领导作用。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对当地结构调整的联动作用,并说明G省如何发挥市场作用推进脱贫攻坚。
            • 2. 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材料一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比如,某企业的劳动力、资本等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都保持不变,因实行技术创新,产量增长了5%,增长的5%就是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处在结构调整和转型过程中,资本回报率不断下降,人口红利开始消失,经济增速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只有探寻新的增长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才能激发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什么能激发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材料二  在传统经济增长动力难以为继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需要从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包括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两个方面。通过体制创新完善制度环境,挖掘劳动力供给潜力,促进资源重新配置,延长传统的人口红利;通过科技创新加快技术更新速度,赢得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不可能在和风细雨中实现。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2)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分享经济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材料一  随着生产发展,经济过剩成为社会新问题。在企业层面体现为闲置库存和闲置产能,在个人层面表现为闲置资金、物品、认知盈余。分享经济是将闲置资源通过社会化平台(主要是互联网平台)与他人分享,盘活资源,取得收入的经济现象。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分享经济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意义。
              材料二  在经济新常态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分享经济。2015年10月26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分享经济”,这是第一次将分享经济写入党的全会决议中,标志着分享经济正式列入党和国家的战略规划。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指出,我国将发展分享经济,支持给予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意味着今后我国将更加注重分享经济在构建良性经济体系中的引领作用。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并强调要大力推动包括分享经济等在内的“新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进的新引擎”。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在推动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 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的对外贸易也进入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为特征的新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201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情况

              注:2013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与2013年相比,2014年全球贸易增长2%,我国贸易增长2.3%。
              2014年我国贸易伙伴构成及进出口商品结构情况
                项    目情        况
              贸易伙伴构成较2013年,新兴市场进出口比重提高0.4%,自贸伙伴进出口比重上升0.6%,发达国家市场保持稳定增长
              进出口商品结构较2013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提高0.1%,装备制造业出口增速超过10%,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5%;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速均在15%以上,消费品进口增长15.3%
              材料二  为推动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我国坚持市场主导和创新驱动的原则,全面启动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工作。培育以“技术、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政府在法律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外贸环境上加大力度;提高企业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开展跨国合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支持民营企业成为稳定贸易增长的主力军。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我国为推动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所采取措施的意义。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09-2013年某省城乡居民收入及其增速对比

              材料二:江苏省政府加快推进城乡发展规划、资源要素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把改革创新贯穿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各个环节,从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上着手拆除城乡分割的樊篱,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度不断提高。整体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劳动力就业、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体系、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与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配套改革等。
              (1)解读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2)依据材料一所体现的信息,分析材料二中江苏省政府有关举措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作用。
            • 6. 2013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意见》提出,节能环保产业年均增速要在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要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
              ①是实现科学发展这一主线的要求
              ②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增强内生动力
              ③可以引导绿色消费,促进低碳发展
              ④意在发挥消费的导向作用,实现发展生产这一再生产过程的目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2-2011年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材料一   1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若干指标(2002-2011)
              项     目2002年2011年
              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10.3947.2
              中央国有大型企业资产总额(万亿元)10.3285.37
              非公有制经济对GDP的贡献率(%)206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77022181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24756977
              --资料来源: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
              (1)简述材料一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中国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以高能耗、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依然存在;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的矛盾依然凸显;环境保护压力大,空气质量普遍较差等。
              (2)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针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继续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逐步提高消费率,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为此,党强调必须解决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矛盾和问题,着力“促消费”。
              (3)结合材料三和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党为什么要强调必须解决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矛盾和问题,着力“促消费”。
            • 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表 2011年1-6月某省轻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与全国对比
              指标单位全国指标值该省指标值
              万米印染布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万米2422.154720.78
              万米布混合数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万米1579.522562.12
              每吨锦纶用电量千瓦时/吨1787.512616.71
              每吨涤纶用电量(长丝)千瓦时/吨709.321135.03

              材料二:“十二五”该省面临更加严峻的节能形势和艰巨的节能任务。今年该省计划以“节能我行动 低碳新生活”为主题,开展节能宣传月活动,倡导社会各方面节能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积极营造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 的节能工作格局,进一步提高全民节能意识。
              (1)材料一反眏了哪些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知活知识,根据表1中所反眏的问题为该省政府改进工作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 9. 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目前,国际上被认可的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地区GDP总量的标志性比例为70%。
              材料二    2011年上半年我国“三驾马车”对GDP的贡献率
              消费47.5%
              资本形成总额53.2%
              货物和服务进出口-0.7%
              注:在正常的情况下,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应该是60%以上,不少发达国家在70%左右。
              材料三

              (1)请你分别分析三则材料蕴涵的经济信息。
              (2)请你针对材料一、二所反映的问题,说明应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结合材料三中的有关信息,请你为进一步促进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提出三点建议。
            • 10. 材料一:如表所示

              材料二: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历经沧桑、步履维艰。2008的最大问题是融资难,2009年则遭遇全球金融危机,2010年面临用工荒,2011年更是升级成多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对经济形势颇为敏感的中小企业“伤不起”。经济专家建议,中小企业“疗伤”要强化政府的责任。
              (1)结合材料一,概括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析给中小企业“疗伤”,政府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