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国家发改委检查组通过调查发现,在电商价格大战中,有三家电商涉嫌价格欺诈行为,并据此对这三家公司进行了处罚。上述事例表明(  )
              ①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加强管理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③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加强管理     
              ④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2.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4月24日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副司长陈谮表示,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有“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格的处罚和最严肃向责的要求”。国家制定最严《食品安全法》的依据是(  )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②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③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               ④国家具有监管的职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 2016年3.15晚会围绕“共筑消费新生态”的主题,先后曝光了网络订餐、手机应用软件,网络信用评价等方面存在的侵害消费者权益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引起各方关注。这启示我们(  )
              ①市场具有自发性,要建立健全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②新闻媒体要加强市场监察,维护网络消费新秩序
              ③消费者要提升安全防范意识,理性回归实体店消费
              ④企业要遵守市场道德,注重品质,提升竞争力。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 4. 近年来,在房地产的开发热潮中,制造业房地产化严重,很多传统产业涉足房地产。产业空心化蔓延,严重伤害到实体经济。这说明(  )
              A.两极分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B.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C.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
              D.没有计划经济也就没有真正的市场经济
            • 5. “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食品安全法》规定: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实施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对出厂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实施逐批检验,保证食品安全。支持此规定的经济理由有(  )
              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等固有的弊端
              ③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④商品的有用性决定着商品价格的高低。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 6. 2015年国庆节期间,“青岛大虾”(游客在某饭店点菜时向老板确认过“海捕大虾”是38元一份,结账时却变成38元一只)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青岛大虾”事件的发生体现了市场调节存在的弊端是(  )
              A.盲目性
              B.滞后性
              C.自发性
              D.顽固性
            •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科学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1)市场调节存在哪些固有的弊端? 
              (2)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3)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
            • 8.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需要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理念,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就法治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而言,市场经济本质就是规则经济、法治经济,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是市场经济的内核和市场良好运行的前提。真正的法治不仅可以确保市场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且可以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
              (l)结合材料,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分析今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市场与法制之间的关系。
              (2)请列举两个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分别简述其在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 9. 2015年10月4日,广元游客肖先生一家在青岛旅游,吃饭前明明问清楚了“38元一份”,的大虾,结账时却“身价”倍增,变成了38元一只,并被老板威胁。后经当地派出所“调解”,2150元的菜钱硬是被迫支付。此事一经网络曝光,便引起轩然大波,各种调侃的段子纷至杳来,青岛市的形象遭到严重破坏。对这一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缺陷
              ②企业要讲究诚信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③国家需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④消费者可采取一切手段维权。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 10. 电子商务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先涨价再打折、换下新款销售旧款、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特价商品”缺货等行为。这些行为(  )
              ①扰乱了市场秩序,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②体现了市场调节的滞后性
              ③体现了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④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