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应该是保证法律的严格实施。各级政府作为执法主体必须在党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
              (1)作为执法主体的政府为保证法律的严格实施,应加强履行什么职能?
              (2)运用政治常识简要回答,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突出问题,作为执法主体的政府应如何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 2.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法治是改革创新的重要保证。
                  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相关数据
                        项目
              年份
              GDP增长速度(%)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亿元)消费需求对经济的贡献率(%)
              2010年10.353827706343.1
              2011年9.458705868751.6
              2012年7.8630051024051.8
              2013年7.7676021190650
              2014年7.4723131331251.2
              (注: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国内生产总值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
                 材料二:2015年,H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常用行政权力从2500多项削减到1474项,削减幅度达41%,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全面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再次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积极推动消费维权便利化、智慧化、规范化、社会化;完善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体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民生保障领域……该政府正以新作为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1)揭示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生产与经济制度的知识回答,H市政府的一系列做法所体现的道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H市政府积极做好权力“减法”的原因。
            • 3. 法治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是市场良好运作的前提。
              (1)如何让市场起到决定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三张清单勾勒出清晰的路径。拿出“权力清单”,明确政府该做什么,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给出“负面清单”,明确企业不该干什么,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理出“责任清单”,明确政府怎么管市场,做到“法定责任必须为”。
              从国家政权机关的角度,就如何才能切实贯彻“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新思维,例举2条不同措施。
              (2)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很不完善:法律规范尚不健全;对市场主体的行政干预过多,市场监管多采取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手段;市场准入和竞争还存在地方保护、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现象等等。为此,政协委员张某拟提交一份《关于加强市场经济法治化建设的几点建议》的提案。
              运用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就解决上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帮助张某提出1个建议,并说明理由。
            • 4. 2014年4月11日,安徽省政府发文要求,各地政务公开要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适应现有媒介发展趋势,用群众能“听懂”、“看懂”的方式做好政务公开。还要建立健全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机制,建立政务信息发布和舆情处置联动机制,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及时回应公众关切。这样做有利于政府部门(  )
              ①密切联系群众,建设有限政府    ②回应社会关切,创新服务方式
              ③强化管理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④拓宽民主渠道,广泛集中民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洽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治建设要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氛和落脚点。各级党组织要带头依法办事,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执道上开展工作,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体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成,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材料二   李克强指出,今年简政放权的力度不能减,要进一步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要把那些含金黄高的、管用的,真正能够激发市场活力的直接放给市场、放给企业。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如何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将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4 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要求,各级政府要把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不断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要制定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整体方案,加强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新闻网站、商业网站等媒体的作用。
              材料二: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决策咨询机构认为,目前书店、图书馆正慢慢失去一些读者群,他们都转向网络和新型媒体的阅读。“低头族看手机,也算一种阅读,这样一种阅读不能抛弃,应把网络阅读也纳入阅读的范围,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纸媒,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要网络化、公共资源化,让更多的中低阶层的民众也能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快乐和魅力。”
              (1)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我国各级政府坚持材料一做法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大众传媒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回答,读者转向网络和新型媒体的阅读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 7. 近来不少城市饱受雾霾困扰“雾露中国”遮蔽了“美丽中国”的身影“PM2.5”一再引起各方热议为此一些地方政府加大力度从严处理工程项目环评的审批。这种现象表明(  )
              A.政府必须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B.政府应该强化行政服务职能
              C.政府要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D.政府必须自觉履行职能
            • 8.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目前,上海、山东、江苏、广东等地的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已经很高,继续依靠投资增长 的模式,发展成本过高。因此,这些省市已经开始放缓GDP增速,积极寻求战略转型。
              材料二: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7.5%,这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八年来 首次低于8%.2012年广东省生产总值预期增长8.5%,也比去年降低0.5个百分点。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网友们认为:建设生态文明要靠群众也要靠政府。
              (1)材料一(含注)描述了哪些经济现象?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调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对于实现经济平稳 较快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论证建设生态文明要靠政府的合理性。
            • 9.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在先后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2011年1月19日经国务院第14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该条例取消了行政强制拆迁。如被征收人超过规定期限不搬迁的,由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新条例的出台过程和施行,表明我国政府(  )
              ①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        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④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0. 近年来,网络日益成为公民传播信息、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也成为政府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但与此同时,各类谣言也借助网络平台迅速传播,对社会秩序构成极大的危害。对此,各国采取多重措施,全力打击网络谣言这一全球“公害”。
              用政治常识简要回答:
              (1)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角度,简要回答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应当遵循怎样的原则?
              (2)谣言止于真相。政府应当如何更好地回应社会关切?(提一条建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