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分)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必将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具有划时代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9分)

              材料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要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国各方的共同责任。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依据材料分别说明各政治生活主体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应该怎样做?(11分)

               

            • 2.

              (31分)

              材料一

              注:2012 年底全国政府性债务的总负债率为39.43%,低于国际通常使用的60%的负债率

              控制标准参考值。

              材料二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审计署于2013 年8 月至9 月组织全国审计机关5.44 万名审计人员,按照“见人、见账、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对中央、31 个省和5 个计划单列市、391 个市、2778 个县、33 091 个乡的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并于2013年12月30日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

              材料三  从债务资金投向看,截止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支出投向情况如下:在已支出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1188.77 亿元中,用于市政建设项目支出37935.06亿元、土地收储项目支出16892.67亿元、交通运输实施建设项目支出13943.06亿元、保障性住房项目支出6851.71亿元、教科文卫项目支出4878.77亿元、农林水利项目支出4085.97亿元、生态建设项目支出3218.89亿元、工业和能源项目支出1227.07亿元。这些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的支出总计87806.13 亿元,占87.98%。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的知识分析审计机关监督政府性债务的必要性。(12分)

              (3)面对人均将近2万元的政府性债务,有人说:“既无内债,也无外债一身轻是最理想的财政收支状态。”结合材料三,运用“国家财政”的知识说明政府合理举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3分)

               

            • 3.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2009年,光伏行业就被国家定位为十大产能过剩行业之一。但能创造高额GDP的光伏行业,仍然吸引了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竟相上马。S企业就是在地方政府的全方位扶持下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并迅猛发展为全球四大光伏企业之一。由于缺乏核心技术,S企业只能与美、韩企业签订长期订单,高价购入原料,而市场价格的波动使之背负巨大的成本压力。在未来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企业技入3亿多美元建成的生产线,因缺乏竞争力而不得不很快就停产。2013年3月,该企业被法院裁定实施破产重整。

              (1)概述上图反映的经济现象。(4分)

              (2)结合上图和材料,根据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S企业破产对同行业发展的警示。(12分)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政府应如何正确发挥作用。(12分)

               

            • 4.

              材料四 福建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福建人民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当前,福建省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了新矛盾新难题新挑战,这需要福建人以“敢闯”的锐气和“会闯”的睿智,研究和制定新形势下的改革开放政策,开创全省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材料五 福建省政府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2013年12月印发《2014年全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方案》。提出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在闽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全市场准入制度,研究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

              (1)分析材料四主要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12分)

              (2)结合材料五,运用市场经济相关知识分析福建省政府是如何深化改革的?(10分)

               

            • 5.

              (23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一方面,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改革目标和任务,强调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据此,有人认为:“反腐的关键是要发挥制度的作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材料二   廉政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全面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和青少年廉洁教育,能使他们树立廉政思想道德,养成廉洁观念,奠定终身廉洁做人的品德基础。青少年的廉洁教育加强了,对于反腐倡廉工作乃至净化整个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稳定和谐,都具有重要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对“反腐的关键是要发挥制度的作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一观点进行评析(13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进校园的意义(10分)

               

            • 6.

              (26分)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也是我国市场经济起步比较早的地区。

              材料二 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材料三 政府购买服务是指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政府购买服务在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欧美。在中国,早在90年代中期,深圳即已从城市环境卫生领域开始尝试,慢慢发展到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进一步厘清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6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理论依据。(8分)

              (3)运用《政治生活》关于政府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意义。(12分)

               

            • 7.

              (2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始建于1912年的济南老火车站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被二战后联邦德国出版的《远东旅行》一书列为最值得一看的第一站。然而,1992年,济南市政府为扩大站场,不顾众多市民、学者的强烈反对将其强行拆除。2013年8月1日,济南市政府突然宣称将投资15亿元对其进行复建,结果又引来一片质疑之声。时下,像这种因决策失误造成资源和财政巨大浪费的例子屡见不鲜。

                  材料二  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的中国珠算与韩国泡菜、日本和食一同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引起人们对中国“非遗”保护现状的反思。相比较韩国泡菜和日本和食,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可申遗项目可谓资源丰富、品质优良。但是我国在非遗项目的包装和文化内涵的发掘上做得还很不到位,有人甚至借申遗大搞所谓的产业开发,破坏了中国“非遗”的形象。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减少决策失误?(10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放异彩?(12分)

               

            • 8.

              (30分)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到经济升级和社会转型。

              材料一      2008年--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注: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 7.8 %

              2008年--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构成情况       (单位:元)

              年份

              城镇居民收入构成

              农村居民收入构成

              工资性收入

              经营净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工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2008

              11299

              1454

              387

              3928

              1854

              4302

              148

              397

              2009

              12382

              1529

              432

              4515

              2061

              4404

              167

              483

              2010

              13708

              1714

              520

              5092

              2431

              4937

              202

              549

              2011

              15412

              2210

              649

              5709

              2963

              5940

              229

              701

              材料二 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变动在财富分享方面的反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达到惠及更多百姓的目的,需要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全过程和深层次来把握,需要用勇气和智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如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加大“三农”投资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实施一系列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领域的“顶层设计”。 

              (1)指出材料一中图12和表2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运用财政、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分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4分)

              (3)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说明用勇气和智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依据。(10分)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欧盟高等法院已于2012年11月15日下达判决书,裁定奥康诉欧盟皮鞋案措施涉及欧盟反倾销法规某些条款的解读是正确的,并推翻了欧盟普通法院做出的一审裁定,高等法院认为一审判决不当。奥康赢得了抗辩欧盟反倾销的胜利。

              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中国对外贸易额的大幅增长,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等变化多端的贸易摩擦也相伴而生,过去政府对企业的直接保护,也必将逐步让位于世贸组织规则的约束。

              (1)简要概述图1和图2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及二者的关系。(6分)

              (2)针对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对实现我国稳增长的目标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我国政府应怎样促进企业发展?(10分)

               

            • 10.

              2010年6月25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行政监察法的决定》。修改后的《行政监察法》加大了对举报人的保护力度。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0年12月9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条例》同时废止。

              分析材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0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