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非历来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和奋斗历程,让中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非洲国家在很多国际问题上给予了中国大力支持,中国也支持非洲国家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并提供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经济援助,中非携手事关24亿人福祉,向世界彰显了发展中国家团结的力量,促进世界更加均衡、包容和可持续发展。这说明(  )
              ①共同的国情和友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②中非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③南南合作是解决国际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
              ④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 由我国倡导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2016年1月16日正式运营。作为最大股东国,我国完全有资格获得亚投行贷款项目支持。然而我国却作出决定,在亚投行成立初期暂不考虑申请资金支持,并向即将设立的项目准备特别基金出资5000万美元,以支持欠发达成员国开展基础设施项目准备。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①帮助欠发达国家实现经济发展是我国应有的国际担当和义务
              ②我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是国际发展体系的建设性贡献者
              ③打造“命运共同体”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当今时代主题
              ④中国政府的举措实现了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公正合理有效。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 3. 2015年11月,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四个有利于”,即巴黎大会应有利于实现公约目标,引领绿色发展;应有利于凝聚全球力量,鼓励广泛参与;应有利于加大投入,强化行动保障;应有利于照顾各国国情,讲求务实有效。 这反映了(  )
              ①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②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已经初步建立
              ③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应当成为各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④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深化合作是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 2016年4月28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五次外长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凝聚共识促进对话  共创亚洲和平与繁荣的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和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凝聚共识,促进对话,加强协作,推动构建具有亚洲特色的安全治理模式,共创亚洲和平与繁荣的美好未来。材料表明(  )
              ①当今世界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安全和经济利益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④合作、交流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5. 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合作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2015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全球迎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这主要是基于(  )
              ①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各成员国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
              ③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方向
              ④我国对外合作与发展的现实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 2016年2月23日,外交部长王毅在华盛顿同美国国务卿克里共同会见记者时,就朝鲜半岛局势阐述了中方立场。中美就朝鲜核问题达成一致,表示不能接受朝鲜的核导开发计划,不能承认朝鲜的拥核国地位。这表明(  )
              ①中美两国具有相同的国家利益    ②外交政策必须服从于国家利益的需要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国际交往以尊重双方利益为出发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7.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代表参见了纪念活动,开展这一纪念活动体现出(  )
              ①呼唤和平、渴望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各国普遍遵循的准则
              ③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④力量日趋均衡的新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 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一  报告指出,一年来,全方位外交成果丰硕。我们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加强与各主要大国协调合作,建设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与地区国家持久和平相处、联动融合发展。深化南南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合法权益。建设性参与解决全球性和热点问题。加快海外利益保护能力建设,切实保护我国公民和法人安全。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不懈努力!

              材料二  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2016年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粮食连续增产,为稳定物价、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也面临库存大幅增加、市场价格下跌等问题。要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养结构,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合理收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巩固发展全方位外交成果。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政府采取上述措施的依据。

            • 9.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大会上,中国全面阐述了亚洲合作政策,并特别强调要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共建“一带一路”(  )
              ①展现了中国发展区域合作共赢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②有利于实现主导世界市场、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的目的
              ③有利于平衡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高各国经济运行效率
              ④对提升世界经济发展与和平稳定进步具有深远意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10.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是中国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快向东南亚、中亚、南亚、非洲开放而提出的,是中国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战略构想。
              材料一:“一带一路”为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过剩产能化解提供了广阔的战略迂回空间。东部地区多重因素的影响,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已是强弩之末,低端制造业向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的地区逐步转移已是大势所趋。李克强指出,要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在走出去中提升竞争力。“一带一路”将政策重心放在中西部地区,有利于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增强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动力。同时,“一带一路”有利于实现我国资源、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同时也为保障海上资源能源运输线的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材料二: 2014年11月北京APEC会议中,习近平表示,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宣布将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早投入运作,同时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这些获得APEC会议成员的一致同意,同许多经济体都有战略契合点。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正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反对“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主动承担大国责任,从各国互助互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平等协商、相互尊重、携手共建现代丝绸之路和全球新秩序。
              (1)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意义。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什么会赢得APEC会议大多数成员国的广泛赞赏与支持。
            0/40

            进入组卷